一、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威[1](2021)在《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水驱开发砂岩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成本持续走高,基于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如何更高效利用已投产井,在较少措施和低操作成本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出程度,维持老井稳产,一直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保持老区产能稳定,成为当前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形态、非均质程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等,油田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逐渐形成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水淹状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散富集。随着时间和应用轮次的增加,常规注采优化措施收效甚微。通过储层方向性特征优化匹配的研究将储层静态特性与注水开发措施联合进行系统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本文首先从储层静态方向性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储层物源、主渗透率、地应力和压裂缝、断层、构造倾角和边底水方位等因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机理,归纳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包含的内容;以储层渗透率矢量为代表,研究了渗透率矢量性特征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古水流方向、沉积相和主渗透率方向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将储层沉积特征、渗透率标量有机结合用于渗透率矢量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动态方面,以水驱程度和方向为代表分析了油田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水驱的矢量性特征,通过井组灰色关联分析来实现水驱方向的定量表征。然后以渗透率矢量和井网两组核心参数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各向异性地层中井型、井网与储层渗透率矢量的优化匹配关系,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中井型、井网与人工压裂缝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流程方面,以矢量化井网理论为指导,根据储层矢量性特征分析成果结合优化匹配方法,形成调整井优化部署原则。然后研制了流场优化算法,算法以均衡流场或常用生产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井类型、射孔空间位置界限、注采速度界限为边界条件,以部署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老区调整过程中调整方案约束条件复杂的问题,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个体有效性检验模块,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开发优化遗传算法,完成自动优化。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软件来实现考虑储层矢量性特征的多目标注采优化。以濮城油田W51北区为实例,开展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矢量化调整方案设计、最优化方案模拟求解和最优化方案预测对比;优化方案增油量提高20t/d,综合含水降低约2%,证实了矢量性特征优化匹配技术及相关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姚倩倩[2](2019)在《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随着油田开采程度不断提高,剩余油的挖潜也越来越难,储层特征研究因此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在储层研究中,无论是前期最基础的岩芯资料,还是较为精细的非均质性研究,都是指导最终储层评价工作和剩余油分布预测的依据。因此,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分析储层特征,进行储层分类评价,对于后期剩余油分布预测以及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以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油藏的岩芯资料、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了沉积相类型,总结相带的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了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等特征。最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为以后的油藏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测井资料、岩芯资料,建立小层对比的连井骨架剖面,利用标志层控制下的旋回对比在全区进行小层的重新划分和对比。以岩石学、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分析储层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确定沉积微相的划分,进行单井相—连井相的分析,编制了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明确研究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综合取芯井资料、铸体薄片、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石物理性质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岩石学特征、孔隙和喉道类型、储层物性特征。根据沉积微相及物性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区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平面非均质性研究。此外,分析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小层砂体平面分布情况。最后在研究区储层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基础上,选取评价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研究区主要分为三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储集性能最好,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江志强[3](2015)在《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决定了剩余油的分布,因而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成为储层表征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层内、层间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垂向上不同的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特征及沉积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向韵律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华强[4](2014)在《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而国内大多数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稳产基础薄弱,针对国内石油短缺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的增产稳产成为石油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重要话题。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注水开发时间长达三十多年,现在处于高含水期,剩余油赋存规律认识不清,而该区夹层较为发育,夹层对剩余油控制作用尚不清楚。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基本的构造格局保持不变,新增小断层7条。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远砂微相、深湖-半深湖相等5种沉积微相。考虑泥质含量的影响对该区孔渗物性进行重新解释。结合取芯井资料与测井曲线研究,利用微电极、微梯度及自然伽马回返幅度建立不同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夹层的分布规律与距离物源的远近、沉积微相有一定的联系。距离物源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夹层发育规模和夹层厚度大小。夹层集中发育在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微相中。前缘席状砂微相中,夹层稳定性在4种沉积微相中最好。对7个主力小层稳定夹层进行追踪,计算其对储量的控制作用,稳定夹层控制储量占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地质储量的18.01%。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念夹层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定性研究,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对剩余油进行定量研究,分具体小层、不同小层类型、不同含水级别、不同剩余油饱和度范围及剩余油具体类型进行剩余油定量评价,寻找剩余油富集地区,寻找挖潜重点方向。鉴于夹层对剩余油具有较显着的控制影响作用,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包含夹层的实际油藏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平面、纵向赋存规律的影响作用,为针对性挖潜措施的提出打下基础。2012年油藏描述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不断的将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开发中,已实施措施油井20井次,水井16井次,累计增油2287t,投入产出比1:1.6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稳定夹层上下油层存在较多剩余油的实际情况,对剩余油富集区油水井采取相应调整挖潜措施,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开发预测。采收率提高幅度达6个百分点以上。
张俊茹,岳玉红,刘运霞,潘明[5](2013)在《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李红南,于文文,刘伟[6](2012)在《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文中指出本文以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为例,分析了末端扇储层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末端扇沉积模式,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末端扇储层分为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中部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分流河道侧翼过渡区及近水道漫溢、远水道漫溢和分散的井网难控制的小透境体中,垂向上集中在正韵律顶部和反韵律底部等物性差的地方。二砂组主要富集在S23、S24小层的近气顶区,三砂组主要富集在S34、S35小层的濮53、文17断块构造高部位及注采不完善的地区。
任孟坤[7](2012)在《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平井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增产和老井挖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水平井技术用于中原油田濮城油田的老油藏挖潜中,濮城油田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常规方法在经济效益等方面已很难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濮城油田水平井挖潜试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进行了地质再认识研究,水平井布井方式研究,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水平井与油藏沉积特征配伍研究等内容,通过矿场试验表明,本文研究得到的方式应用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以濮城油田沙一下1油藏为例进行高含水油藏地质特性表征研究,在单井地层精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合开发动态资料,编绘了2m等高距、1∶5000大比例尺分砂体顶面的精细构造图;2.根据沙一下1砂组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及电测曲线特征的变化,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及泥坪五种微相,依据岩心观察编制了相应的沉积相综合柱状图。通过对各流动单元油层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进行精细评价,编制了有效厚度等值图和物性等值图;3.在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目标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濮城沙一下油藏主力小层水淹区域大,基本覆盖全区;水洗效果好,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储量低,仅在构造高点、断层和边角油层变薄、物性较差部位分布;4.采用渗流力学理论计算法、与直井类比法等方法预测水平井产能;利用实际水平井生产数据回归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水平井产能的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产量递减符合双曲递减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水平段的长度、油层层内非均质性、水平井的泄油面积、油层厚度、能量的补充等因素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水平井适应性筛选技术,水平井目标区精细三维建模技术、水平井段走向优化设计及目标油藏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对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5.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从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入手,按构造、储层、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特征、产能等细节逐一把握,而后统筹考虑,筛选出适合钻水平井的油藏、井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动静结合,定量分析目标区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优化靶区。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厚油藏顶部、井间水动力滞留型、断层遮挡型及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进行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剩余油富集类型的水平井部署方案;6.通过对濮1-平1、濮5-侧平5、濮4-平1、文51-平14口水平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总结,认为开窗侧钻水平井稳产期长,可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显着,在有条件的油藏水平井挖潜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牛连峰[8](2010)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濮城油田沙三上5-10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虽然实施了部分技术改造恢复井网的工作量,但开发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高含水期沙三上5-10未进行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油藏开发调整缺少必要的地质基础研究成果;井网损坏严重,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开发指标低。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盐岩蠕动等原因,油水井损坏严重;层间储层物性差异大,油藏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动用程度由井网完善时的51.6%下降到目前的39.6%,层间矛盾突出,注采关系失调,给实施增产措施带来了许多困难。工艺技术不完善、应用不配套,水淹层解释精度低。濮城油田具有高温、高盐、埋藏深的特点,工艺措施难度大,分层压裂、分层注水工艺不完善、不配套;封窜堵漏技术成功率低,深部调驱技术不成熟;作业过程中对储层有伤害;水淹层解释存在着精度低与生产实际吻合程度差,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足。通过研究,在以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潜力评价的基础上以层系与井网优化重组技术研究为关键,以井网恢复、高压分层注水、深部调驱、油层分层改造、低渗油藏油层保护、水淹层解释等攻关和配套技术为支撑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对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进行综合调整治理,进一步提高该油藏开发水平,同时形成特高含水油藏开发配套技术在同类型油藏的推广应用。
孙静[9](2010)在《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储层的非均质性作了系统研究,本区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层间渗透非均质性较弱,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粒内容蚀孔为主。孔吼组合以中孔隙,中细吼道为主。在开发生产中反映以层内矛盾为主,因此研究层内非均质及剩余油挖潜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徐卫东,游小淼[10](2009)在《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文中研究说明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内因。因此,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垂向上不同的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特征及沉积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向韵律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平面上砂体内渗透率的变化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分流河道微相表现出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而漫溢相的平面非均质性相对较弱。
二、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常规井网及注采优化方法 |
1.2.2 矢量井网及注采优化设计 |
1.2.3 基于优化算法的注采优化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的方向性特征 |
2.1 物源方向与沉积方向 |
2.2 主渗透率方向 |
2.3 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 |
2.4 断层走向和构造倾角 |
2.5 边底水的侵入方向 |
第三章 渗透率的矢量性特征 |
3.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定量表征 |
3.1.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
3.1.2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
3.2 渗透率的方向及其表征 |
3.2.1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表征 |
3.2.2 差变函数分析储层渗透率方向性 |
3.2.3 TDS技术确定油藏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 |
3.2.4 裂缝性油藏主渗透率及主裂缝方向识别方法 |
3.2.5 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 |
第四章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的矢量性特征 |
4.1 水驱程度的非均匀性及其表征 |
4.1.1 水驱程度的表征参数 |
4.1.2 水驱程度的时变特性 |
4.2 水驱方向的量化分析 |
4.2.1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水驱方向分析方法 |
4.2.2 方法的软件实现 |
第五章 井网与矢量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
5.1 矢量化井网的优化原则 |
5.2 排状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
5.3 面积注水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
5.3.1 反七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3.2 五点法、矩形五点、菱形五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3.3 九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4 水平井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
5.4.1 水平段方位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
5.4.2 水平段长度与储层砂体展布的匹配 |
5.4.3 水平井注采井网与主渗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
5.5 井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匹配 |
5.5.1 直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
5.5.2 水平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
第六章 基于油藏矢量性特征的优化方法 |
6.1 深度水驱均衡驱替模式 |
6.1.1 实施均衡驱替的优点 |
6.1.2 实施均衡驱替方式 |
6.1.3 实施均衡驱替的数值模拟分析 |
6.2 均衡驱替的流场表征与评价 |
6.2.1 水驱强度的综合表征参数体系 |
6.2.2 水驱强度的计算 |
6.2.3 流场优化调整原则与方法 |
6.3 最优化数学模型 |
6.3.1 目标函数 |
6.3.2 约束条件 |
6.4 数学模型求解 |
6.4.1 改进的多变量开发优化遗传算法 |
6.4.2 约束问题的处理 |
6.4.3 遗传编码方法 |
6.5 优化算法的软件实现 |
6.5.1 ECL数据接口 |
6.5.2 流场表征模块 |
6.5.3 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
6.5.4 遗传算法模块 |
6.5.5 流场优化软件实现 |
6.5.6 测试实例 |
6.5.7 软件设置 |
6.5.8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基于矢量性特征的矢量井网重构实例 |
7.1 油藏概况 |
7.1.1 地质概况 |
7.1.2 开发历史 |
7.1.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 |
7.2.1 物源方向与砂体分布特征 |
7.2.2 渗透率的矢量化 |
7.2.3 断层走向与构造倾角特征 |
7.3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
7.3.1 井排的方向性特征 |
7.3.2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
7.3.3 剩余油分布的方向性特征 |
7.4 调整潜力区的识别 |
7.5 潜力区局部剩余油分布矢量特征 |
7.6 矢量化井网重构原则 |
7.7 调整方案设计优化 |
7.7.1 调整思路 |
7.7.2 调整方案优化计算 |
7.8 调整方案预测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油藏基本特征 |
第3章 地层对比与构造特征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3.2 测井曲线优选 |
3.3 确定标志层 |
3.4 连井剖面地层对比 |
3.5 地层对比结果 |
3.6 构造特征 |
第4章 沉积特征研究 |
4.1 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 |
4.2 沉积相特征 |
4.3 单井相分析 |
4.4 连井相分析 |
4.5 平面相分析 |
第5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5.3 储层物性特征 |
5.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5 储层分类评价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和沉积特征 |
2油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
2.1构造因素 |
2.2沉积因素 |
2.3成岩因素 |
3沙二上2+3油藏非均质性分析 |
3.1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
(1)层内非均质类型划分 |
(2)储层物性随深度变化关系 |
3.2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4结论 |
(4)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工区开发简历及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计划安排 |
1.6 工作量 |
1.7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8 创新点 |
第2章 工区地质概况研究 |
2.1 工区构造研究 |
2.2 工区地层研究 |
2.3 小层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储层物性研究 |
3.1 储层物性解释 |
3.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3.3 储层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夹层定量识别与成因研究 |
4.1 夹层定量识别 |
4.2 夹层成因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5.1 夹层平面分布规律 |
5.2 夹层纵向分布规律 |
5.3 夹层井间分布规律 |
5.4 夹层对储量的控制影响 |
5.5 夹层与沉积微相关系 |
5.6 小结 |
第6章 概念夹层数值模拟研究 |
6.1 有无夹层的影响 |
6.2 夹层分布位置及面积的影响 |
6.3 夹层渗透性的影响 |
6.4 射孔位置与夹层相对位置的影响 |
6.5 韵律性油层夹层的影响 |
6.6 正交试验研究 |
6.7 小结 |
第7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7.1 剩余油分布定性研究 |
7.2 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 |
7.3 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现场实施效果及剩余油挖潜对策 |
8.1 现场实施主要措施 |
8.2 剩余油挖潜对策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厚层精细地层划分再认识 |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1.2 利用层内夹层进一步细分小层 |
1.3 厚油层层内夹层的精细刻画 |
2 厚油层细分后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 |
3 现场应用效果 |
4 认识与体会 |
(6)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末端扇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末端扇沉积特征 |
(1) 分流河道微相: |
(2) 泥滩微相: |
(3) 近水道漫溢微相: |
(4) 远水道漫溢微相: |
3 末端扇沉积模式 |
4 末端扇与剩余油分布 |
4.1 平面剩余油分布 |
4.2 垂向剩余油分布 |
5 结论 |
(7)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2.2 水平井渗流特征及试井分析发展现状 |
1.2.3 东濮地区应用水平井状况及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濮城油田地质特点及开发现状 |
2.1 油田地质概况 |
2.2 油田开发状况 |
2.2.1 开发简历及开采现状 |
2.2.2 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3 剩余油分布 |
2.3.1 构造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2 储层非均质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3 井网因素控制剩余油 |
2.4 濮城油田具有应用水平井挖潜的条件 |
3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性表征 |
3.1 精细构造研究 |
3.1.1 构造基本特征 |
3.1.2 含油断块划分及其特征 |
3.1.3 储层微构造特征 |
3.2 储集层精细描述 |
3.2.1 流动单元划分 |
3.2.2 沉积微相研究 |
3.2.3 储层物性解释模型 |
3.3 油层分布特征研究 |
3.4 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
3.4.1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3.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 高含水油藏水平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水平井的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
4.2 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
4.3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研究 |
5 高含水油藏水平井与油藏的配伍性研究 |
5.1 利用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剩余油(沙一下 12) |
5.2 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沙一下 1~3) |
5.3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水动力滞留型剩余油(沙二上 2~4) |
5.4 利用水平井挖潜断层遮挡型剩余油(文 51 块沙二上) |
5.5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沙三上 2~2) |
6 水平井挖潜的应用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油藏地质开发概况 |
2.1 油藏基本特征 |
2.2 油藏开发历程 |
第三章 油藏精细描述 |
3.1 构造特征再认识 |
3.1.1 断层特征 |
3.1.2 断块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
3.2 流动单元的划分及评价 |
3.2.1 流动单元的划分与对比 |
3.2.2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
3.2.3 流动单元评价 |
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3.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3.3.2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
3.4 储量计算 |
第四章 开发状况分析 |
4.1 开发现状 |
4.1.1 开采现状 |
4.1.2 水驱动用状况分析 |
4.2 水驱指标评价 |
4.2.1 注水利用率和存水率评价 |
4.2.2 含水上升率评价 |
4.3 水驱特征分析 |
4.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潜力评价 |
5.1 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 |
5.1.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
5.1.2 历史拟合 |
5.1.3 油藏数值模拟结果 |
5.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2.1 综合分析评价 |
5.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 |
5.3.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2 流动单元潜力分析 |
5.3.3 分砂组剩余油潜力分析 |
5.3.4 剩余油分区潜力分析 |
第六章 开发技术政策论证 |
6.1 细分层系可行性分析 |
6.2 井网适应性研究 |
6.3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
6.4 工艺技术要求 |
第七章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 |
7.1 井网调整、精细注水方案(方案Ⅰ) |
7.2 细分层系(方案Ⅱ) |
7.3 简单恢复方案(方案Ⅲ) |
7.4 指标预测 |
7.5 方案实施要求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2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
2.1 层内垂向韵律特征 |
2.1.1 水道微相 |
2.1.2 前缘席状砂微相 |
2.1.3 远砂微相 |
2.2 层内非均质参数 |
3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4 微观非均质性 |
5 认识和结论 |
(10)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和沉积特征 |
2 非均质性 |
2.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
2.1.1 微相非均质性 |
2.1.2 砂体微相与储层性质关系 |
2.1.3 渗透率非均质性 |
2.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2.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2.3.1 砂体的连通性 |
2.3.2 孔隙度、渗透率表征参数的平面分布特征 |
3 结论 |
四、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D]. 张国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濮城油田南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研究[D]. 姚倩倩. 长江大学, 2019(10)
- [3]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 江志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3)
- [4]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华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5]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J]. 张俊茹,岳玉红,刘运霞,潘明. 价值工程, 2013(12)
- [6]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J]. 李红南,于文文,刘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4)
- [7]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D]. 任孟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8]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D]. 牛连峰.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
- [9]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 孙静.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6)
- [10]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储层非均质性[J]. 徐卫东,游小淼. 断块油气田,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