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主观斗志”文论的历史影响

胡风“主观斗志”文论的历史影响

一、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论的历史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尹传兰[1](2021)在《巴人“胡风批判”与“日丹诺夫模式”的“亲缘性”》文中研究表明巴人1956年《文学论稿》从政治立场、哲学方法、美学观点三个维度批判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较之1948年与1955年的胡风批判更具理论性。其理论资源与1954年春在北京大学讲学的毕达可夫讲稿《文艺学引论》相同,皆取自"日丹诺夫模式",由此可反思文学理论是否尊重了文学的审美性。

易纾曼[2](2020)在《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今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胡风新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身份一直被强调,而作为旧体诗人的胡风却鲜少有人关注。本论文旨在讨论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论。根据胡风的人生经历、文艺思想与旧体诗词文本,来探讨其间歇式地、爆发式地、“否定”式地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梳理其旧体诗词的主要思想意蕴,发掘其旧体诗词背后的古今演变渊源。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根据胡风的成长经历和思想立场来探讨其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一方面胡风少年时代的旧学修习经历是其创作旧体诗词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则根据胡风的创作时期分开来谈,抗战时期他以五四文学为中心、不完全否定旧形式的民族形式立场是其小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而狱中时期强烈的情感抒发需要与旧形式的诱惑则是其大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第二部分探讨的是胡风旧体诗词的思想意蕴,以时间和写作主题为线索,结合诗人的创作心理与经历,分为五个部分来谈:抗战风云、狱里狱外、怀旧忆友、监外酬唱、以古讽今。第三部分采用古今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究胡风旧体诗词的艺术风格渊源与创作心理渊源:第一是胡风创造的“连环对”体诗歌一定程度上从中国传统诗歌中汲取了营养,第二是其旧体诗——尤其是七律,在意象、语体、章法结构和精神意识等方面有着对鲁迅旧体诗的借鉴和传承,第三是其在创作中呈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情怀与儒家政治文化心理、传统退隐意识交织在一起的多面诗人形象。本论文从作家创作动因、旧体诗词主题意蕴及古今演变探源三个角度,对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从而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

王祺[3](2019)在《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关于邵荃麟的解读主要呈现两种态势:出于政治批判而认为其文艺思想政治性不足而审美性有余;出于审美立场而强调对其进行“去政治化”处理。近几年则主要是试图将两种态势融合,但是又有“去语境化”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抗战后期,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所阐发的文艺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还原历史语境,从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切入,探讨为其鲁迅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新现实主义“典型论”、体现审美功利性的新人道主义,揭示“典型论”和功利性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最后,考察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邵荃麟文艺思想由最初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到后来背离“主观论”的转变,揭示出背后两种文艺范式的复杂纠葛。从而以邵荃麟为视角呈现抗战后期国统区左翼文论界的转向路径。本文首先考察了邵荃麟抗战时期围绕阿Q进行的鲁迅研究。具体来说,邵荃麟利用阶级论区分了阿Q与阿Q主义,指出阿Q主义作为奴隶失败主义是应该被批判的,而阿Q作为阿Q主义的受害者,是值得同情的。由此,邵荃麟的鲁迅研究一方面继承了国民性批判对阿Q国民劣根性(即阿Q主义)的否定,另一方面,则将阿Q作为一个受害者而加以同情,从而实现了对国民性批判范式的突破。此外,因为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受到过冯雪峰的影响,所以本文结合冯雪峰对阿Q的讨论,说明阶级论对启蒙论国民性批判范式的延续与改写,正体现了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对阶级论与启蒙论国民性批判的整合。而这种整合同时内在于邵荃麟抗战时期对革命的民族文化的理解之中。其次,本文在第二部分讨论了邵荃麟文艺思想的核心,即新现实主义与新人道主义。其中,以“典型论”为中心的新现实主义论述,不仅是邵荃麟的鲁迅研究所诉诸的理论资源,也是其从事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不过,受制于国统区左翼文艺理论界对创作主体问题的关注的影响,邵荃麟在揭示“典型论”的内涵和阶级论本质时,不可避免地突出了作家主观思想力的作用。而新人道主义则主要体现为对战斗性的强调。这一强调首先是以批判资产阶级美学的面目出现,通过批判远离现实的个人化审美,邵荃麟强调了审美的现实功利性,尤其是战斗性。然而无论是新现实主义“典型论”对作家思想力的要求,还是新人道主义功利性对作家情感的突显,都指向了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最后,本文通过梳理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的具体经历,来考察邵荃麟在国统区背景下学习、理解《讲话》的过程。正是在对《讲话》的逐步深入的理解过程中,邵荃麟由最初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转变为对“主观论”的背离;对作家主体性的突显也转变为强调作家应通过深入人民群众,改造自身思想情感,从而进行阶级改写,成为新的历史主体中的一员。邵荃麟的这一思想转变其实也是一种从鲁迅左翼传统转向带有鲜明阶级立场和党派性的延安文艺方向的重要变化,由此也可窥见国统区左翼文论界在抗战后期的变化图景。

白玉兰[4](2018)在《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文中提出胡风研究既是一个老的课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老"表现在胡风研究很早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新"表现在研究者都聚焦在了胡风思想的研究上,其中"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现实主义文学"等方面的文章居多,而研究胡风与日本关系的成果却非常少,即使有文章论及,也都是附带提及,基本没有专门的这方面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最基础的研究上也存在不少遗憾,例如胡风的生平研究里面关于他的留日生活,

张丹[5](2018)在《“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风,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家,他的“战斗”和“发见”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理论话语。他的小说、诗歌、电影以及文艺现象批评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位拥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文艺理论家,一方面他坚持用“战斗”的立场去探究作品和作家,极为重视作家的“受难”精神和“战斗”品格,另一方面他从关怀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去“发见”作品的真实以及人物的“精神奴役创伤”。同时,在这种理论术语的建构中,胡风树立起了他“战斗的诗人”、“战斗的理论家”形象。同时目前已有的胡风的文学批评或者文艺批评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探讨他的文艺思想尤其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中体现出来的实践品格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少量的论文中有不成体系的探究。本文鉴于此,着重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这一背景中探究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中国1930到1940年代的传播作出相应的回应,最重要的是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找到理论背景。本论文第一章通过探究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追溯实践观以及梳理胡风的实践观的背景,勾勒出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强烈的现实主义个性以及忠实的五四情怀,其中涉及对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吸收与转化对胡风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为“战斗”和“发见”的实践品格的现实性做背景梳理。第二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之于作家、作品的意义。即他的文艺批评展示出来的实践品格:“战斗”和“发见”。其中“战斗”主要是针对作家的评论,主要探讨国内外现实主义大师的人格,尤其是受难人格的精神气度和战斗立场,以及关注人的存在的人道主义情怀。“发见”是针对小说、诗歌、电影等文本。在小说批评中去发见民众的“精神奴役创伤”,探究人性,启发民众实现真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诗歌批评中去“发见”真正的作家和诗人,“发见”诗歌的真实性和主客体化合的创作原则;第四章讨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关于战斗的强调与左翼批评家矛盾和周扬的实践观的悖离之处,与京派批评家朱光潜和李健吾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观,发现人性的相通之处。第五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在不同时期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结语部分主要是把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放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来探讨,同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后产生的新的含义,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叶元[6](2018)在《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史上,胡风是一个独特的文艺理论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胡风的文艺理论来源庞杂,其中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不容忽视。所谓接受,是指胡风接受了黑格尔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所谓反抗,是指胡风反抗了黑格尔哲学和美学的影响。当然,接受与反抗并不总是截然对立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20世纪前后,黑格尔哲学、美学在日本和中国的传播是胡风接受黑格尔的前提。1929至1931年间,胡风留学日本,正值日本掀起翻译、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热潮;胡风回国之后,恰逢中国也掀起翻译、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热潮。在这种学术氛围中,胡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黑格尔哲学与美学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胡风参与的三场文艺论争中,论争双方有意无意地引用黑格尔的观点作为论据,使得胡风不得不直面黑格尔,以至最后系统地阅读黑格尔着作。在前两场论争中,胡风还是被动的接受黑格尔;在第三场论争中,胡风主动接受黑格尔,把黑格尔的观点作为理论武器。这三场论争呈现了胡风对黑格尔接受与反抗的历史过程。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也促进了他的理论建构,他所提出的几个主要理论,如“主观战斗精神”、“自我扩张”、“精神奴役的创伤”和“受难”相应地与黑格尔的“主观精神”、“自我发展”、“主奴关系辩证法”和“情致”之间关系密切,从术语形式的借鉴到理论内涵的汲取,无不展现出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胡风的悲剧在胡风研究中历来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从理论上来讲,根本原因是胡风的文艺理论与毛泽东的文艺观点之间的冲突。在胡风的文艺理论渊源之中,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又是重要的构成因素。因此,胡风的悲剧与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之间也存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风既没有全面接受黑格尔,又没有全面反抗黑格尔,这是造成其悲剧的理论症结。

余巧英[7](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刘东玲[8](2017)在《七月派及左翼文化政治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七月派的文学写作以独特的姿态呈现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的现代文坛,七月派对作家主体性的凸显及对启蒙意识的侧重,拓展和深化了左翼文学的表现空间。七月派是特定社会政治文化语境的产物,更是其精神领袖胡风基于特定政治文化语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造性的发展,集政治、文化、审美于一体的另一维左翼文学格局,也是左翼文学内部自身的反思一维。1945年抗战后胡风对七月派文学的理论建构,在《讲话》发布后具有文化政治的倾向,其所继承的新文学启蒙批判立场,与左翼政治立场(阶级理性)建构了左翼文化政治的另一维,其文学实践折射出左翼自身具有的反思性。

蔡洞峰[9](2017)在《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文中研究指明“鲁迅传统”作为一种话语建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建构以及“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契合与精神关联。本文以胡风与“鲁迅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梳理和文本研究的方式,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下,探讨胡风与鲁迅的关系。绪论部分重点论述在“左翼”语境下“鲁迅传统”建构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周扬、冯雪峰、胡风对“鲁迅传统”的建构。三种模式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第一章通过材料梳理的方式和细节分析,探讨胡风生平以及思想历程,在“左联”时期以及“两个口号”论争中的经历,揭示胡风走进鲁迅的历史过程。第二章主要探讨胡风在鲁迅生前和去世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胡风阐释的“五四传统”与“鲁迅传统”以及两者之间关联与契合,着力探讨胡风建构的“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胡风在文学实践中如何进行鲁迅精神的传承。第三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胡风与鲁迅精神契合的渊源;胡风思想中的“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精神”以及“精神界战士”契合背后的传统思想资源。这种传统在现代语境下是如何转化为胡风与鲁迅思想的精神资源并促使其思想的契合。结语部分探讨鲁迅文学的实质以及胡风对其核心精神把握,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资源,两者都将文学作为介入现实人生,通过文学实践改变现实的存在。强调文学与人的精神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尊严,以及胡风文学思想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王银辉[10](2017)在《论胡风对卢卡奇的接受与“遮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本留学期间,胡风从日本无产阶级革命及文艺运动中,间接感知到卢卡奇的理论,归国后接触并译介了他的文艺理论着作,主要在文艺创作方法与作家世界观的关系、文艺的典型与真实性、作家的主体性三个方面受到卢卡奇的深刻影响。但胡风接受卢卡奇的同时亦有"遮蔽",二者所理解的典型与真实虽然都指向社会生活,指涉的群体对象却存在鲜明的阶级与政治属性差异;胡风接受卢卡奇重"体验"轻"描写"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却遮蔽了其背后隐藏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性,淡化了作家创作方法背后隐含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

二、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论的历史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论的历史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巴人“胡风批判”与“日丹诺夫模式”的“亲缘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风批判”的三个历史现场
二、活用“日丹诺夫模式”
三、《论稿》与《文艺学引论》之比较

(2)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发掘胡风旧体诗词的价值
        (二) 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构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
        (二) 对胡风新诗创作的研究
        (三) 对胡风旧体诗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胡风旧体诗词创作动因分析
    第一节 胡风早年的旧学修习
    第二节 胡风的“民族形式”立场
    第三节 政治受难与旧形式的诱惑
第二章 胡风旧体诗词思想意蕴管窥
    第一节 抗战风云:“几人欢笑几人悲,莽莽河山半劫灰”
    第二节 狱里狱外:“廿载心花成镜影,春光荡漾上囚衣”
    第三节 怀旧忆友:“广邀智者成亲者,共跨南端到北端”
    第四节 监外酬唱:“心交万里不愁遥,耻笑雎鸠占鹊巢”
    第五节 以古讽今:“传情今鲁迅,授愿古曹沾”
第三章 胡风旧体诗词古今演变探源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借鉴
    第二节 鲁迅旧体诗传统的追寻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诗人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框架
2 整合启蒙论与阶级论:邵荃麟的鲁迅研究
    2.1 区分阿Q与阿Q主义:国民性批判的继承与改造
    2.2 奴隶的反叛及其阻碍:来自冯雪峰的影响
3 新现实主义与新人道主义:邵荃麟文艺思想的核心
    3.1 新现实主义:以“典型论”为核心
    3.2 新人道主义:战斗的审美功利性
4 告别主观论:《讲话》与邵荃麟的思想转变
    4.1 桂林时期: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
    4.2 重庆时期:“整风”环境下的思想转变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参考型阅读文献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二、胡风与外国思想文化的关系研究
三、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日本
四、结语

(5)“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胡风文艺批评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内容、思路以及方法
第一章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建构
    第一节 实践观的讨论
        一、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黑格尔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三、列宁的实践观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
    第三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作家论:“战斗”的创作主体批评
    第一节 “战斗”的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一、“战斗”的国内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二、“战斗”的国外现实主义作家批评
    第二节 “战斗”的新人批评
第三章 作品论:“发见”的作品批评
    第一节 “熔铸”:小说批评
        一、发现“精神奴役创伤”
        二、践行“经济性”原则
        三、探索人物的“交涉”
        四、发现真实
    第二节 “突入”:诗歌批评
        一、斗争化的诗学
        二、主客体化合论
    第三节 “拥入”:电影批评
第四章 悖离与暗合:胡风文艺批评与左翼、京派批评
    第一节 悖离:胡风与左翼之于现实主义批评之异
    第二节 暗合:胡风与“京派”“主体性”批评之通
第五章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反思
    第一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的合理性
        一、“左联”时期的纠偏意义
        二、“一体化”时期的可塑性意义
        三、新时期的拓展性意义
        四、当下的延展性意义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论
    一 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二 研究缺失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 黑格尔的“突进”与胡风的“接受”
    一 黑格尔在近代日本的“突进”与胡风的“接受”
    二 黑格尔在近代中国的“突进”与胡风的“接受”
第二章 文艺论争中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
    一 “现实”问题论争中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
    二 “典型”问题论争中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
    三 “主观”问题论争中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
第三章 胡风在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中的理论建构
    一 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与黑格尔的“主观精神”
    二 自我扩张:胡风与黑格尔的“自我发展”
    三 精神奴役的创伤:胡风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
    四 受难:胡风与黑格尔的“情致”
余论“黑格尔的鬼影”与胡风的悲剧
    一 “黑格尔的鬼影”
    二 胡风的悲剧
注释
参考文献

(7)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小结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小结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小结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9)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左翼“鲁迅传统”阐释的三种模式
    二、周扬的“鲁迅传统”阐释
    三、冯雪峰的“鲁迅传统”阐释
    四、胡风的“鲁迅传统”阐释
    五、胡风的“鲁迅传统”及其文艺理论的建构
    六、胡风研究概况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目标
第一章 走向鲁迅的胡风
    第一节“我从田间来”:胡风的生平及心路历程
        一、身世和求学
        二、接受新文学和鲁迅影响
        三、在日本
    第二节“左联”风波中的相识相知
        一、相遇与相知
        二、理解与配合
    第三节“两个口号”论争:站在同一战壕
        一、“左联”的解散
        二、“两个口号”论争
        三、为胡风辩护
第二章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胡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
        一、鲁迅生前胡风对其思想的阐释和扞卫
        二、鲁迅身后胡风对其精神传统的阐释
    第二节 胡风阐释的“鲁迅传统”和“五四传统”
    第三节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胡风文艺理论建构的关联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的“主观主义”
        二、“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国民性批判”
    第四节 文学实践中的传承:以《七月》为中心
        一、创办《七月》杂志
        二、培养文坛的闯将:以路翎为例
第三章 鲁迅与胡风精神契合的传统思想渊源
    第一节“个人”、“精神界战士”、“主观战斗精神”核心思想背后的“传统”
        一、“个人”、“主观”与“精神”:鲁迅思想中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资源
        二、内向超越:中国传统士大夫“儒道互补”思想形成
        三、鲁迅精神与儒学传统
    第二节“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价值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天人合一”
        二、胡风与鲁迅的相遇:以传统为契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科研项目
后记

(10)论胡风对卢卡奇的接受与“遮蔽”(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风对卢卡奇接受之产生
二、胡风对卢卡奇之接受
三、胡风对卢卡奇之“遮蔽”

四、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论的历史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巴人“胡风批判”与“日丹诺夫模式”的“亲缘性”[J]. 尹传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D]. 易纾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D]. 王祺. 重庆大学, 2019(09)
  • [4]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J]. 白玉兰. 百家评论, 2018(04)
  • [5]“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D]. 张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6]胡风对黑格尔的接受与反抗研究[D]. 叶元.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2)
  • [7]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8]七月派及左翼文化政治建构[J]. 刘东玲. 兰州学刊, 2017(04)
  • [9]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D]. 蔡洞峰. 苏州大学, 2017(04)
  • [10]论胡风对卢卡奇的接受与“遮蔽”[J]. 王银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标签:;  ;  ;  ;  ;  

胡风“主观斗志”文论的历史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