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及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及对策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及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及对策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正源[1](2021)在《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及防御规划》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破坏对各项事业的影响愈发变大,社会公众对防雷减灾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均受雷电灾害影响造成人员伤亡的数量约为一千人,财产损失达到亿元左右,而内蒙古自治区近15年来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高达1.75亿元。因此,全面认识和评价内蒙古自治区雷电灾害风险水平既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风险管理决策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开展的研究主要以盟市或旗县为最小评价单元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而实际情况则是各个盟市、旗县范围内的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亟需开展精细化尺度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构建了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将内蒙古地区划分为4.7×104个5km×5km的网格,采用熵权-TOPSIS方法进行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且对内蒙古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规划对策和建议。首先,通过对收集到的内蒙古地区2014—2018年闪电定位仪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年平均发生地闪次数为292545.8次,其中负地闪246364.6次,占总地闪的84.21%,正地闪46179.4次,占总地闪的15.79%。每年6-8月份发生地闪的频次最多约占全年总地闪次数的81.94%,其中,7月是发生地闪次数最多的月份,从8月份开始逐渐下降。按季节划分来看,夏季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午12时至24时,在1时至11时发生地闪活动较少,地闪活动的高峰期为13时至18时。地闪强度的大小主要集中在10-50k A之间,约占总地闪的77.46%,其中地闪强度为20-30k A区间发生的次数最为频繁,约占总地闪的28.65%。其次,统计全区2008—2018年雷电灾害事故结果显示,雷电灾害月际变化分布呈单峰型,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人员伤亡数量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峰值均出现在6月,发生雷电灾害事故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228次,约占总次数的84.44%。分析不同盟市灾情可知,通辽市科尔沁区和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分别发生了31次和25次雷电灾害,属于高频雷灾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苏尼特右旗和新巴尔虎左旗等地区为中频雷灾区;其他地区为低频雷灾区。再次,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承灾体脆弱性角度出发筛选评价因子,构建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以5km×5km海量空间栅格数据为评价单元,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Arc GIS软件相结合,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并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高风险地区主要位于人口与GDP密度较高,同时地闪密度和强度等致灾因子较强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赤峰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左旗、锡林浩特市和海拉尔区等地区的城镇所在地,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17.38%;雷电灾害风险中等地区主要为人口密度较低,但地闪密度与强度等致灾因子偏高的呼、包、鄂、乌城镇圈周围以及东北部阿鲁科尔沁旗、新巴尔虎左旗、巴林左旗、苏尼特右旗、扎赉特旗等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23.65%;其他地区是雷电灾害低风险地区,如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以及锡林郭勒盟等,地广人稀且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最低的地区,上述地区占内蒙古面积的58.97%。同时,将风险评价结果与内蒙古地区2008—2018年历史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进行对比验证可知,87.77%的雷电灾害事故处于雷电灾害风险中等以上地区,由此可知本文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事故基本吻合。最后,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其原因分析,并对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与脆弱性和灾情特征等综合分析,提出了防雷规划与减灾对策建议。其中,高风险地区是以人口和GDP密度较高的城镇地区为主,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较高,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呼和浩特市区为例,根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地闪密度的分布特征,从城市防灾规划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建筑物高度的适宜范围以及对建筑物防雷分类的规划建议;对于中、低风险地区主要是以城镇周围以及其他偏远地区,本文亦对农村和畜牧业地区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可[2](2021)在《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历史悠久。中国境内江河众多,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流域文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流域环境特点孕育了不同的流域文化,流域村落是流域文化的主要载体。村落文化景观是各流域文化的直接体现。在发掘、保护和传承流域文化的过程中,以村落文化景观作为切入点,探寻流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规划设计策略,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景观研究作为一种的遗产保护研究方法,其研究领域不仅局限于单一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研究的领域。结合本文研究对象黑龙江流域村落,依托于风景园林学科,基于文化地理学对于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基础,提出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包括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对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内涵进行论述,为后文的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研究提供更清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位于黑龙江流域20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了流域内村落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其中,黑龙江流域物质文化要素包括聚落环境、生产景观和生活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歌舞文化、民俗节日、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知青文化和戍边文化等。通过对以上不同要素的归纳整理,从而总结出在黑龙江流域村落发展中文化景观的特点。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流域位置的村落,得出其不同村落的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势与问题。为下一步的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信息,最后选取黑龙江流域村落北极村、外三道沟村、外四道沟村进行文化景观优化设计分析。论文最终以问题为导向,以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为指导,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黑龙江流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性策略。探索以黑龙江流域村落为代表的边境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候云飞[3](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陈昭地[4](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王韶晗[5](2020)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衡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是人工干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公园内部功能最为复合、游人需求最为多样的区域,是整个公园游览序列的开端,也是游人对森林公园最直观的印象。因此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为提升该地区森林公园品质,保障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地区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相关文献总结、经典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设计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3方面的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专家打分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确定相应的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量化计算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四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空间质量进行对照评价;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总结其建设效果受限成因,在宏观层面以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为根本要求,凝练适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形成整体设计策略,从而指导该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总体建设工作;同时将此要求贯彻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要素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各项设计要点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形成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而全方位满足各项指标的建设效果,建设出符合空间使用者需求,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兼具地域文化美感度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科学、准确的指导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效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寒地区域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工作提供参照。

么李金锋[6](2020)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背景下井陉矿区景观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黄千慧[7](2019)在《长西铁路突泉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突泉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南部,是兴安盟所属旗县之一。突泉县地处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过渡地带,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突泉县紧靠东北三省,临近京津冀,货运与客运需求逐年增加。长西铁路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资源开发性铁路,是客货兼顾的区域性铁路,铁路全线长约393.41km,其中内蒙古段长约88.11km,长西铁路的建成,将对突泉县路网进一步完善、沿线经济发展、优质资源输出、加强人文交流等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以长西铁路突泉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电源不满足对突泉牵引站外部供电的前提下,运用现场考察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为今后该项目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突泉县经济发展与铁路牵引站外部供电需求,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内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开展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研究。第四部分,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与评价。第五部分,归纳本文结论,并从项目管理角度,提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曲蒙[8](2019)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文中指出中东铁路建筑遗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热点。然而,纵观当前对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大多数只针对某一方面,缺乏将整个铁路附属遗产相互关联、统一为整体的系统性研究。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跳出传统保护思路,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和遗产廊道整合至同一体系内,增强中东铁路文化遗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破以往分析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组构理论,构建针对于遗产区域格局特征和空间演化过程的量化模型以及针对中东铁路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并对各项遗产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为例,重新解读概念意义和特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遗产地斑块-遗产廊道-城镇基质”的研究思路。同时,借鉴景观生态学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景观指数浓缩景观特征信息,将其中反应斑块结构特征和内部物种特征的指数提取并引至遗产保护中,结合空间组构理论,建立空间量化模型,解读该模型在研究遗产区域空间演化机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具体量化干线遗产地空间特征奠定基础。继而,将该研究思路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相融合,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该遗产体系的形成背景、分布规律、发展特征,解读中东铁路时期各遗产地斑块的布局模式和肌理形态,揭示其在遗产廊道内所承担的历史功能和风貌特点,据此分析在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受铁路工业促发而形成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空间地域特征及其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其次,将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样本导入分析模型,对遗产地斑块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对比其在中东铁路时期与当前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导致改变的诱因,揭示其空间特征和遗产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将遗产地斑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地图导入模型,模拟遗产地斑块在城镇基质中的时空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城镇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遗产地空间目前在城镇基质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将模型中能够高度概括上述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取出来,并结合其他针对遗产本体品质的指标,归纳、总结、建立针对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该模型从遗产地斑块的形状特征、遗产地斑块的空间异质性以及遗产地斑块与周边基质的关系三方面评价。根据结果为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划分等级,通过对每一级别遗产地特征的聚类分析,揭示遗产区域在遗产廊道内的保护现状和存在价值,并为后续遗产廊道划分价值区段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本文从遗产廊道、遗产地斑块和城镇基质三个层面对中东铁路干线遗产进行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的探索。遗产廊道层面提出将所有遗产元素关联重构,在整合遗产要素的同时,融合沿线景观,通过分类评级系统重估遗产廊道价值区段。遗产地斑块层面注重历史信息的传递和山水格局的稳定度以及优势度保持,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遗产地的空间品质。城镇基质层面注重调整历史空间当前角色,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历史城镇发展,并适当进行良性干扰以达到遗产地斑块与城镇基质的动态性可持续发展。

胡阳阳[9](2019)在《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立体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和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保护森林区域资源,稳定森林区域治安秩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促进森林区域立体化治安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安治理水平,建立起良好的森林区域治安秩序,保护森林区域资源安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文献查阅、比较分析、实践观察等方法撰写本文。结合我国森林区域治安状况分析国内外森林区域治安治理差异;深入研究当前森林区域的治安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和问题:首先,森林公安机关作为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的重要治理主体,其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存在局限性,难以发挥森林公安机关的专业化治理作用;其次,关注森林警察执法过程中凸显的现实性问题,结合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环境,突出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的现实需求;根据森林区域治安治理过程中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参与情况,从不同角度分析制约多元化治理主体参与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的因素;最后,审视当前森林区域治安治理过程中现实性保障措施和治理方式。结合森林区域治安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针对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的立体化建设,从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环境、治理主体和治理模式等方面研究,要树立起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的科学观念,指导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理顺管理体制和各方面机制,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整合国家治理主体和社会治理主体的力量,发挥专业化的森林公安主体和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形成共治善治的良好局面;改善森林区域治安治理模式,更新森林区域的治安治理措施,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发展情况,完善各项治安治理防护设施,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治理方式,促进形成立体化的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

赵欣[10](2017)在《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阿尔山冰雪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域性景观是某一地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总和,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的地域性特征鲜明,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应该是能够反映地域性景观特征的片段。然而,在当前我国的景观建设中普遍缺乏对地域性景观特征的关注和反映,园林景观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高寒地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类型,具有冬季寒冷而漫长的突出气候特征,客观上对景观设计形成了一定制约。我国高寒地区的景观建设普遍缺乏对冬季气候的关注,对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探索较为被动,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潜在的冬季景观资源,最终导致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与地域特色。采用理论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重点探讨高寒地区地域性景观特征的表达。以阿尔山冰雪公园为例,在反映地域地貌和植被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以冬季冰雪景观为特色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通过理论结合项目实践,得出高寒地区地域性景观设计的一般性思路和策略:通过对场地地形、植被以及水系等自然要素的组织、整治,反映地域的整体山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挖掘冬季景观资源,对突出的地域气候条件作出积极的反应。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及防御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雷电数据与处理方法
    2.3 雷电灾情数据与处理方法
    2.4 社会经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处理方法
第3章 内蒙古地区雷电活动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闪次数特征分析
        3.1.1 地闪次数月际变化
        3.1.2 地闪次数日变化
    3.2 地闪强度特征分析
    3.3 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3.3.1 雷电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3.3.2 雷电灾害地域分布特征
        3.3.3 雷电灾害损失类型分析
第4章 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
    4.1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
    4.2 熵权-TOPSIS评价方法
        4.2.1 熵权法确定权重
        4.2.2 TOPSIS排序法
        4.2.3 自然断点分级法
        4.2.4 构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4.3.1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的选取
        4.3.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4.4 承灾体暴露性分析
        4.4.1 承灾体暴露性指标的选取
        4.4.2 承灾体暴露性评价
    4.5 承灾体脆弱性分析
        4.5.1 承灾体脆弱性指标的选取
        4.5.2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4.6 雷电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议
    5.1 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的基本原则
    5.2 研究区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区划
    5.3 研究区雷电灾害风险原因分析
        5.3.1 不同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
        5.3.2 高风险区雷电灾害原因分析
        5.3.3 中风险区雷电灾害原因分析
        5.3.4 低风险区雷电灾害原因分析
    5.4 研究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与对策建议
        5.4.1 高风险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议
        5.4.2 中风险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议
        5.4.3 低风险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与结论
        6.1.1 讨论
        6.1.2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综述
    1.4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文化景观
        2.1.3 文化景观特性
        2.1.4 村落
        2.1.5 村落文化景观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文化地理学
    2.3 黑龙江流域概述
        2.3.1 黑龙江流域自然环境
        2.3.2 黑龙江流域历史人文
    2.4 村落文化景观要素分析
        2.4.1 文化景观的物质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要素
    2.5 章节小结
3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调研
    3.1 黑龙江流域村落调研
        3.1.1 流域四市调研情况
        3.1.2 村落调研
    3.2 黑龙江流域各村落历史沿革与概况
        3.2.1 漠河市村落概况
        3.2.2 黑河市村落概况
        3.2.3 伊春市村落概况
        3.2.4 同江市村落概况
    3.3 黑龙江流域村落生态环境
        3.3.1 村落自然环境
        3.3.2 村落自然资源
    3.4 村落文化景观物质要素调研
        3.4.1 聚落环境
        3.4.2 生产景观
        3.4.3 生活景观
    3.5 村落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调研
        3.5.1 歌曲艺术
        3.5.2 舞蹈艺术
        3.5.3 民俗节日
        3.5.4 宗教信仰
        3.5.5 饮食文化
        3.5.6 知青文化
        3.5.7 戍边文化
    3.6 章节小结
4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4.1 文化景观物质要素现状分析
        4.1.1 聚落环境问题
        4.1.2 生产方式单一
        4.1.3 规划思想滞后
        4.1.4 景观同质性
        4.1.5 自然资源缺乏保护
    4.2 村落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现状分析
        4.2.1 村落文化缺乏认可度
        4.2.2 文化延续性缺失
    4.3 章节小结
5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塑造
    5.1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塑造的原则
        5.1.1 真实性原则
        5.1.2 以人为本原则
        5.1.3 生态性原则
        5.1.4 艺术性原则
        5.1.5 经济性原则
    5.2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塑造对策
        5.2.1 完整、真实性原则进行全方位塑造
        5.2.2 经济性原则完善村落建设,保护文化生态
        5.2.3 以人为本,重视人才资源
        5.2.4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机制
        5.2.5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5.3 村落文化景观优化设计——以典型村落为例
        5.3.1 黑河市外四道沟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3.2 黑河市外三道沟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3.3 漠河市北极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4 章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2.1.1 新民居的内涵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3.2.1 建筑平面布局
        3.2.2 院落平面布局
        3.2.3 空间功能关系
        3.2.4 建筑空间特性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3.3.2 建构手段
        3.3.3 建筑热工性能
        3.3.4 资源利用方式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3.4.1 屋顶形态
        3.4.2 外立面形态
        3.4.3 院落形态
        3.4.4 宅边空间形态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5.4.3 合村并居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5.5.3 农业发展型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寒地城市
        2.1.1 寒地城市定义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2.2 郊野公园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2.3 生态修复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生态修复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2.4 其他理论基础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2.5 小结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3.1.1 自然特征
        3.1.2 产业特征
        3.1.3 人文特征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3.4 小结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生态修复策略
        4.1.3 参考价值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分析
        4.2.3 参考价值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设计目标
        4.3.3 生态修复策略
        4.3.4 参考价值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4.4.1 项目概况
        4.4.2 生态修复策略
        4.4.3 参考价值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4.5.1 项目概况
        4.5.2 生态修复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4.6.2 修复措施
        4.6.3 借鉴意义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4.7.1 区域概况
        4.7.2 生态问题
        4.7.3 修复措施
        4.7.4 借鉴意义
    4.8 小结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5.3.1 场地生态修复
        5.3.2 植被生态修复
        5.3.3 水体生态修复
        5.3.4 大气生态修复
    5.4 小结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6.2.1 生态高敏感区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6.3.1 功能组团营造
        6.3.2 道路布局优化
        6.3.3 植物配置优化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6.4.1 构筑物设计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6.4.3 基础设施设计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6.5.1 冰雪节事营造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6.6 小结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
        7.1.3 城市概况
        7.1.4 周边环境
        7.1.5 场地分析
    7.2 设计愿景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总平面图
        7.3.3 功能分区
        7.3.4 鸟瞰图
    7.4 分区设计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7.4.2 中心观赏区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7.4.6 深坑花园区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7.5 专项设计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7.5.3 交通专项设计
        7.5.4 水系专项设计
        7.5.5 智慧专项设计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7.6 经济技术指标
        7.6.1 用地平衡表
8 总结
    8.1 研究总结
    8.2 经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相关界定
        2.1.1 概念界定
        2.1.2 功能特性
        2.1.3 影响因素
        2.1.4 布局分类
        2.1.5 构成要素
    2.2 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2.2.1 行为需求
        2.2.2 空间场所
        2.2.3 可持续与环境承载力
        2.2.4 景观美学
    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3.2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特征分析与总结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初定
        3.1.2 指标筛选
        3.1.3 指标体系建立
    3.2 评价体系建立
        3.2.1 评价标准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2.3 综合分级
    3.3 研究对象概况
        3.3.1 区位概况
        3.3.2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3.3.3 入口空间调研概况
    3.4 统计结果分析
        3.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3.4.2 层次分析结果
        3.4.3 对比分析
        3.4.4 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现状成因与设计策略
    4.1 现状特征成因分析
        4.1.1 区域条件所限
        4.1.2 管理体制不完善所限
        4.1.3 规划设计滞后所限
    4.2 总体设计原则
        4.2.1 功能性
        4.2.2 生态性
        4.2.3 美感度
    4.3 基本设计策略
        4.3.1 确定空间选址
        4.3.2 划定设计范围
        4.3.3 明确容量尺度
        4.3.4 场地地形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平面设计与空间组织
    5.1 平面设计
        5.1.1 功能组织
        5.1.2 交通组织
        5.1.3 平面形式
    5.2 空间组织
        5.2.1 空间的划分
        5.2.2 空间的围合
        5.2.3 形式的丰富
        5.2.4 序列的组织
    5.3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要素与可持续设计
    6.1 要素设计
        6.1.1 基面要素
        6.1.2 维护面要素
        6.1.3 设施小品要素
    6.2 可持续设计
        6.2.1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6.2.2 空间小气候设计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长西铁路突泉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2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涵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长西铁路突泉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3.1 项目概述
        3.1.1 项目建设规模及范围
        3.1.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3.1.3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3.2 项目投资环境与政策环境分析
        3.2.1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3.2.2 项目政策环境分析
    3.3 项目建设筹资分析
        3.3.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3.2 项目建设筹资方案设计
    3.4 项目建设站址分析
        3.4.1 站址选择原则
        3.4.2 站址方案选择与评价
    3.5 项目建设供电技术选择
        3.5.1 供电技术方案选择原则
        3.5.2 供电技术方案分析与选择
    3.6 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设计
        3.6.1 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3.6.2 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设计
第4章 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4.1 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4.2 项目财务评价
        4.2.1 财务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2 财务评价指标概述
        4.2.3 生产能力分析
        4.2.4 成本控制能力分析
        4.2.5 盈利能力分析
        4.2.6 敏感性分析
    4.3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几点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内容简述
    1.3 研究综述
        1.3.1 中东铁路与干线城镇的研究
        1.3.2 景观生态学与遗产保护的研究
        1.3.3 空间分析法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3.4 遗产地评价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 景观的结构层级和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1.1 景观结构层级与遗产保护
        2.1.2 景观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2 斑块和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1 斑块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2 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3 空间量化模型与遗产保护
        2.3.1 景观指数与空间量化
        2.3.2 其他模型与空间量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生态学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
    3.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的形成
        3.1.1 中东铁路的起源与概况
        3.1.2 遗产地斑块的分布特点
        3.1.3 遗产廊道的内涵
    3.2 遗产地斑块的初始格局
        3.2.1 总体格局
        3.2.2 功能组群格局
    3.3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历史职能与特色
        3.3.1 度假休闲职能
        3.3.2 工商业及商品集散职能
        3.3.3 资源开采职能
        3.3.4 军事防御职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的格局变化与时空演进
    4.1 量化模型与研究范围
        4.1.1 量化指标的选择
        4.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4.2 斑块空间发展的演进形态
        4.2.1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形态
        4.2.2 斑块格局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4.2.3 当前时期斑块空间的构型特征
    4.3 斑块与基质的空间关系量化
        4.3.1 轴线模型的生成
        4.3.2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的组织机制
        4.3.3 当前时期斑块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在廊道中的分类评级
    5.1 依据遗产地斑块特征选取指标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建立层次结构
        5.1.3 评价因子释义
    5.2 依据专家系统确定权重
        5.2.1 确定权重原则与方法
        5.2.2 建立评分标准
    5.3 评级系统在遗产廊道中的应用
        5.3.1 分类评级系统的优势体现
        5.3.2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等级划分
        5.3.3 依据等级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的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
    6.1 廊道遗产的结构性完善
        6.1.1 遗产要素的关联整合
        6.1.2 沿线景观的动态融合
        6.1.3 主体区段的价值重估
    6.2 斑块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6.2.1 历史信息传播的延续性与无阻抑流通
        6.2.2 山水格局的稳定性与优势度保持
        6.2.3 自然生态的系统性恢复与景观重塑
    6.3 基质景观的动态性发展
        6.3.1 历史空间的角色适应与定位调整
        6.3.2 边界空间的协调过渡与过滤渗透
        6.3.3 历史城镇的整体调控与良性干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专家问卷
附录2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权重计算
附录3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空间句法分析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立体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观察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森林区域治安治理概述
    第一节 我国森林区域的范围
        一、森林
        二、林地
        三、湿地
        四、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我国森林区域治安特点
        一、违法行为类型不同
        二、治安问题发生的时空差异
        三、隐蔽性强
        四、取证难度高
    第三节 我国森林区域治安治理的核心主体
        一、森林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二、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能和管理体制
        三、森林公安机关的治安治理方式
    第四节 国外森林治安治理情况及国内外比较
        一、国外森林治安治理情况
        二、国内外森林治安治理之比较
第二章 我国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建设的困境
    第一节 森林公安机关体制性障碍
        一、职权划分模糊
        二、机构设置冗杂
        三、人员结构不科学
    第二节 森林区域治安执法实践凸显的现实性问题
        一、执法需求与法律建设的矛盾
        二、执法实践与法治追求的矛盾
        三、执法协同与机制建设的矛盾
        四、治理过程监督与结果改进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主体参与度有限
        一、国家治理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公众参与度有限
        三、单位合作活力不足
        四、社会组织治理力量参与不充分
    第四节 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保障措施不力
        一、经费装备难以保障
        二、人员激励效果不佳
        三、大数据战略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活力
        四、情报信息资源滞后
        五、治安防范措施落后
第三章 构建森林区域立体化治安治理体系
    第一节 树立森林区域立体化治安治理理念
        一、服务理念
        二、风险理念
        三、平等理念
        四、绿色发展理念
    第二节 发挥警察主体作用
        一、职权分配清晰化
        二、优化力量结构
        三、人员管理科学化
    第三节 提升森林区域治安治理能力
        一、完善法律体系
        二、营造文明治理环境
        三、扩展合作空间
        四、落实监督结果
    第四节 发挥多元主体治理力量
        一、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二、增强社会公众治理力量
        三、整合单位参与治理力量
        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活力
    第五节 改进森林区域治安治理方式
        一、提升装备配置
        二、突出人文关怀
        三、完善治安治理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阿尔山冰雪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分析
        1.4.3 实践探索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发展
2 地域性景观
    2.1 地域的内涵
    2.2 景观的内涵
    2.3 地域性景观的内涵
        2.3.1 地域性景观的概念
        2.3.2 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
        2.3.3 地域性景观两个层次的内涵-领土和场地
3 地域性景观设计
    3.1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3.1.1 以领土景观为依托,融于领土景观
        3.1.2 以场地特征为基础,塑造场地个性
    3.2 地域性景观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影响分析
        3.2.1 气候
        3.2.2 地形地貌
        3.2.3 动植物
        3.2.4 水体
        3.2.5 土壤
4 高寒地区地域性景观设计
    4.1 高寒地区的概念和气候特征
    4.2 高寒地区气候要素影响分析
        4.2.1 气温
        4.2.2 风
        4.2.3 太阳辐射
        4.2.4 降雪
    4.3 高寒地区植物景观特点
        4.3.1 植物种类有限
        4.3.2 观赏时间较短
        4.3.3 季相景观分明
    4.4 我国高寒地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4.4.1 对冬季气候因素考虑不足
        4.4.2 植物造景方式单调
        4.4.3 景观设施未考虑到冬季的使用需求
        4.4.4 景观设计缺乏地域特色
    4.5 高寒地区冬季景观设计策略
        4.5.1 冰雪景观的营造
        4.5.2 植物景观
        4.5.3 场地选址与小气候营造
        4.5.4 铺地材料
        4.5.5 景观设施
5 相关案例研究
    5.1 苏塞公园
        5.1.1 概况
        5.1.2 设计策略
        5.1.3 启示
    5.2 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
        5.2.1 概况
        5.2.2 设计策略
        5.2.3 启示
    5.3 日尔兰公园
        5.3.1 概况
        5.3.2 设计策略
        5.3.3 启示
    5.4 商丘植物园
        5.4.1 概况
        5.4.2 设计策略
        5.4.3 启示
    5.5 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修编
        5.5.1 概况
        5.5.2 设计策略
        5.5.3 启示
    5.6 北欧国家的冬季景观设计经验与启示
    5.7 札幌冰雪节
6 阿尔山冰雪公园景观设计
    6.1 前期分析
        6.1.1 阿尔山市区位及概况
        6.1.2 公园基址概况
        6.1.3 阿尔山地域景观特征分析
        6.1.4 基址现状分析
        6.1.5 分析总结
    6.2 理念构思
        6.2.1 设计定位
        6.2.2 设计原则
        6.2.3 设计目标
        6.2.4 设计策略
        6.2.5 关键议题
        6.2.6 设计依据
    6.3 设计方案
        6.3.1 功能分区
        6.3.2 景观结构
        6.3.3 景观分区
    6.4 专项设计
        6.4.1 交通规划
        6.4.2 竖向设计
        6.4.3 种植规划
        6.4.4 冰雪活动规划
        6.4.5 服务设施规划
        6.4.6 标识系统设计
    6.5 节点设计
        6.5.1 节点一——主入口区
        6.5.2 节点二——缓坡山丘
        6.5.3 节点三——综合服务区
        6.5.4 节点四——雪雕展示与滑雪草坡
        6.5.5 节点五——康体健身区
    6.6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及防御规划[D]. 刘正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2]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D]. 李可.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王韶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资源枯竭型城市背景下井陉矿区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 么李金锋.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7]长西铁路突泉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可行性研究[D]. 黄千慧.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8]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D]. 曲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森林区域治安治理体系立体化建设研究[D]. 胡阳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阿尔山冰雪公园为例[D]. 赵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筑物及构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分析、研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