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不明海流

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不明海流

一、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未知海流(论文文献综述)

樊丛维[1](2021)在《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不断在印证这一事实。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心路历程也在告诫着我们,只有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此为背景,中国适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也需要运用更加多维、更加独特的视角,从而为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多力量。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在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海洋事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科技兴海应当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文章第一部分是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首先要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科技与海洋战略的关系,从传统海洋战略理论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中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探寻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对现有官方文件的全面解读,可以将海洋强国战略划分成四个维度,即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海洋科技。由此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其中一个层面。因此,科技兴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兴海对于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其他三个维度的变量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施加影响,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全局的作用。文章第二部分注重研究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在科技兴海的助推下,中国应当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建设和平性海洋强国;同时,发挥科技要素的核心作用,实现规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引领,建设引领型海洋强国;最后,要不断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建设负责任海洋强国。进而以目标为指引,推动中国加速建设海洋强国。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科技的进步扩充了海洋安全的内涵,同时也加剧了海洋权益争端,进而强化国家间了海上对抗的风险,海洋安全形势因此变的更为复杂;同时,科技要素强化了世界上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与意愿,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极化趋势明显;最后,在科技要素的推动下,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了新的特征,新兴海洋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且海洋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海洋政治议题不断增多。有鉴于此,应当准确定位当前挑战,仔细审视现实问题,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文章第四部分拟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路径选择。中国为了更好地迎接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发挥科技要素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国需要依照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目标,对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做出筹划。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维护地区海洋安全、提升海洋行为能力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并通过科技要素对这三个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撑,有序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卢静达[2](2021)在《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神话与神道信仰是日本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古事记》作为神道原典,是该领域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古事记》是日本古代为规范皇权世系尊卑而编纂的官修典籍,融汇了神话传说、历史记事、文学作品、民间歌谣、宗教祭祀、地方风俗等多种内容,囊括了古代日本社会的各色面貌,对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神道理论的形成,以及日本宗教思想的成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的神灵信仰不论是在早期发源阶段还是在后来的宗教化过程中,都牵涉到诸多问题,因而很难以一条主线完全呈现出在不同时期、地域内,不同外来宗教、文化影响下日本神灵信仰的完整形象。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在神灵信仰的形成期——融合渡来人文化、借助外来宗教理论形成《古事记》神代史,在神灵祭祀的发展期——追求“实用性”、着重强化自身体系和完善内部结构,还是在神道理论的成熟期——醉心于强调宗教的“民族性”精神、片面夸大自身民族优越性,都隐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思维逻辑,即日本宗教在完成了对外来文化、宗教理论的受容后,便随即开始了“去中心化”过程,淡化、否定神灵信仰中存在的外来因素,强调其民族性价值,并不断通过回溯上古神话来找寻或建构自己民族精神的“根”。以此为线索,本文以《古事记》神代卷文本为基础,结合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研究成果,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日本神灵信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古事记》的成书背景、撰史动机,以及神代史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进行体系化分类,系统总结出了对后世神灵信仰影响较大的神话元素,并着重论述了神代史叙事中神话世界三层架构的内在原理和其中蕴含的神代思想多元化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古事记》成书以前“渡来人”与倭王权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本在与外来族群长期混融、与外来文化相互浸润的过程中,保存了中华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古色。同时,当外来的神灵崇拜与祭祀礼俗对日本固有的宗教传统产生冲击之时,日本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开始大量借助外来文字和神话理论,与本土信仰相结合,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第三章论述了在通过编纂《古事记》将口传记事转为笔录文字之时,日本对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古事记》所载“创世”神话借助阴阳、道家思想提出了对“自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创生”神话又暗藏了以“秽”为禁忌、“祓”为手段、“罪”“罚”为结果的宗教法则。神代卷对世界本源和人类生死问题的终极探讨,奠定了日本民族宗教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剖析了《古事记》神话中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祭礼内涵,并以此还原了《古事记》中以众神为核心的祭祀之道,即神道的宗教发源。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神道理论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其先后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理论神道、国家神道和教派神道等发展阶段,并与儒佛等思想学说和宗教派别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妥协、调和,最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性、覆盖面极广的民族宗教思想体系。第五章重点对日本国家祭祀的形成和神道思想在后世的流变进行了解读,通过厘清祭祀礼俗由乡土民间传入宫廷系统、地方氏神转化为天皇族神的过程,发现其中隐含了神国正统思想中“神道”与“王道”意识的早期结合。而中世以后日本致力于对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建构,通过神道复古的实践,以及学界对神道思想中“原质”“古层”“古道”等核心观念的讨论,引发了日本对宗教“民族性”价值的追捧,更刺激了日本独立于中华体系之外的自立愿望的产生。尤其近代,神灵信仰被皇权政治恶用,成为皇国史观主导下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这种意识形态的成因和影响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金鑫[3](2019)在《关于《话说韩国地理》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硕士学位论文为翻译实践项目,是以《话说韩国地理》为文本进行的韩汉翻译实践工作。本报告对《话说韩国地理》的翻译过程,翻译实例以及翻译策略进行了实践总结。该文本作者崔在熙作家,作为韩国现任地理老师兼EBSI在社会探究领域授课,旨在向韩国青少年普及韩国地理自然与人文知识。全书包括24章节,韩文共计约13万字,该项目选取前16个章节,原文89771字,译文54918个字,历时3个月,暂无中文译本,由译者独立完成。本翻译实践报告共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个章节为引言,简单叙述选题背景和选题原因;第二章是介绍作品,作者及叙述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第三章对作品体裁,写作风格,作者行文习惯进行分析,做好译前准备;第四章从词语翻译和句子翻译等方面,对翻译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重难点分析,其中词语部分涉及到多义词,专业术语,成语俗语等翻译问题,而句子翻译则通过归化翻译,引申转化译法,分译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结语,总结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同时简述了译者的翻译心得。

李健[4](2018)在《明代前期中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前期是中琉国交的建立期和琉球统一国家的形成期,明前期奠定了有明一代双方交往的政策基调和制度基础,是深刻理解此后双边关系发展、演变的起点和前提。对明前期中琉关系的解读,不能单纯局限于明琉两方,也不能仅止于基本史实的脉络梳理,而是应该从当时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出发,做整体性、关联性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洪武五年明琉国交的建立展开。首先,通过与其他海外国家的比较,说明了明朝招抚琉球的相对滞后性。进而从“归道琉球”和“角色凸显”两个方面,探讨了明朝招抚琉球的阶段性,认为阶段性的存在是造成招抚滞后性的直接原因。接下来,从明日关系的现状和即将北征的现实出发,论述了洪武五年明朝正式招抚琉球的意图:其一,藩屏东海与牵制日本;其二,强化正统与配合北征。但从本质上说,都是对北元战略的组成部分。最后,在“贸易取利”说和“竞争优位”说之外,从琉球中山面临的内外情势出发,对中山王察度响应明朝招抚,遣使入贡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一方面,是为了依靠明朝权威,强化王权;另一方面,是想借助明朝的威势,对抗涌入琉球的日本势力,巩固国防。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洪武七年李浩往琉球市马。首先,对李浩“市马”是为获得马匹这一通说提出了质疑。具体来说,从明初面临的马匹危机及琉球产马两方面,肯定了李浩“市马”说的合理性。进而从市马数量、马匹形质、气候差异、饲养环境、时效性、安全性、保有率等方面对李浩“市马”说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又对《明太祖实录》中有关李浩市马的文本进行了细读,认为李浩此行更多地是满足琉球方面的需求,其本身的市马意味并不强烈。其次,论述了洪武七年明朝的耽罗“索马”、琉球“贡马”与李浩“市马”的内在关联性。概而言之,从洪武五年至六年东亚地区局势的波动着手,详细说明了洪武七年明朝向高丽索要耽罗马,进而促成高丽征讨耽罗的原因,即探查高丽国内政局与促使高丽对元切割,摧毁反明势力巢窟与威逼日本事大服属。在此基础上,从情报传递的角度和明朝调整海外贸易政策的现实两方面,分析了洪武七年琉球中山王首次遣使贡马的起因及其目的。接下来,结合洪武七年吴祯在“琉球大洋”捕获倭寇和同年中山王首次贡马两事件,论述了朱元璋对琉球认知和定位的转换,并由此引出了派遣李浩前往“市马”的意图,即羁縻琉球,防止琉球继耽罗之后成为反明势力在海外聚集的新巢窟。此外,又推测了李浩在马匹之外另行收买硫黄五千斤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洪武十六年梁民出使琉球。首先,从洪武七年至十五年东亚局势的演进出发,说明了洪武十三年山南王入贡对明朝东亚外交设计的潜在冲击。接下来,从文书类型、具体内容两个方面,对梁民所携带的三通国书进行了细读,认为单从国书文本看,梁民出使的意图是以“恩威并举”的方式,实现琉球三王对明服属。进而选取国书中的“赐印”和“市马”两个问题,深入探讨了梁民出使并非只是针对琉球一国的外交行为,而是联动影响东亚整体地缘政治走向的战略决策。具体来说,通过对明初册封海外国家的惯例和印章本身的凭信特性的探讨,认为赐印并不等同于册封,而是与下赐金符的举措相互配合的,整备环东海海域秩序的举措。从明朝国内市马尚且正常运转出发,认为“市马”可能并非只是为了获得马匹。接着结合明朝对琉球认知的转换和相关国家产马的现实,论述了市马的主要政策目标,即实现琉球三王入贡、逼迫高丽倒向明朝、剿捕倭寇与震慑日本,并将之归结为是对北元,特别是对纳哈出政策的一环。第四部分主要聚焦于洪武二十一年的“地保奴事件”。首先,对截至洪武二十年明朝对归附的故元宗室的处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接下来,通过对《明太祖实录》中相关文本的细读,对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因“怨言”将地保奴移居琉球一事提出了质疑,进而将“地保奴事件”置于明丽关系演进的视域下进行考虑。具体来说,从“口宣圣旨”这一形式、不对高丽界定“铁岭”所指、铁岭置卫设站的意图、在高丽使者陈情后暂时停止收回四个方面,分析了洪武二十年明朝经略铁岭的初衷,即限制高丽向东北面的扩张与威压高丽诚心事大。接着详细论述了“地保奴事件”与铁岭经略后明朝转换对高丽政策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向高丽释放缓和双边关系的信号;另一方面,请求琉球代为探查高丽国内情报。第五部分相对系统地论述了永乐、宣德时期的明琉关系。首先从东亚国家关系的演进与明朝对外政策的转换着手,概括了永乐前期明琉关系的特点,即明朝对琉球的重视程度有所弱化。与之相对,琉球却频繁入贡,积极对明示好,并列举了琉球积极示好的具体事例——“山南王弟汪应祖”入贡和永乐八年中山王主动遣使贡马。进而从永乐十五年明朝关联日、朝、琉的举动及永乐十七年吕渊借助琉球“引路”出使日本两方面,探讨了永乐后期明朝东亚战略中的琉球角色。最后,论述了宣德时期明朝三次派遣柴山出使,循序渐进地向琉球提出了充当明日复交中介的请求。但是,出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琉球不愿介入明日交涉,并一手制造了“八郎事件”,最终导致明朝借助琉球重开对日国交的政策以失败告终。明代前期的中琉关系与北元、高丽/朝鲜、日本等皆有内在联系,体现了当时东亚海域内部的广泛关联性和联动性。可以说,琉球实则是明朝前期构建东亚区域秩序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宣德以后,明日国交正常化,倭寇侵扰逐渐销声匿迹,明鲜关系也基本稳定,“东海晏然”持续近百年。在此情势下,琉球的重要性再度降低,对琉球的系列优待政策也渐趋衰退。较之其他海外国家,明朝对琉球的态度越发具有了“一视同仁”的色彩。直至嘉靖时期,“宁波事件”发生,明日关系恶化,沿海倭患复炽,琉球才又重新获得了明朝的关注和重视。

陈唯[5](2018)在《中国沿海短蛸(Octopus ocellatus)谱系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蛸(Octopus ocellatus)又名饭蛸、小蛸(台湾)、短腿蛸,隶属于头足纲(Cephalopoda)八腕目(Octopoda)蛸科(Octopodidae)蛸属(Octopus),广泛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列岛海域。对我国海洋头足类资源的开发,尤其是短蛸资源的开发必然要求能够深入了解其种群遗传结构。基于此,本文采集我国不同海域野生短蛸群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多元分析法与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简化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从形态到线粒体及核基因组学水平对中国沿海短蛸群体谱系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进行了研究,为管理保护短蛸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采用形态学测量法对6个自然地理群体(辽宁旅顺、江苏南通、上海、浙江舟山、福建东山、广东湛江)的短蛸共12个形态变量(体长(L)、胴长(DC)、胴宽(DK)、头长(TC)、头宽(TK)、漏斗长(CC)、漏斗口宽(CK)、第一对腕长(W1)、第二对腕长(W2)、第三对腕长(W3)、第四对腕长(W4)、腕间膜长(WM))指标进行多元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共构建了三个主成分,主成分一贡献了47.549%,主成分二贡献了13.679%,主成分三贡献了8.497%,累计贡献率达69.743%;由主成分一和主成分二构建的散点图清晰显示出短蛸南北地理群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限。聚类分析将这6个群体聚为3支,其中大连和南通等长江以北2个群体聚为一支,上海、舟山和湛江等长江以南3个群体聚为一支。而东山群体聚为单独的一支。2.采用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手段分析了我国沿海短蛸8个地理群体(辽宁大连、山东烟台、青岛、江苏南通、上海、福建厦门、东山、广东湛江)共14个个体的遗传地理格局,结果表明我国短蛸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短蛸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15977 bp-15990 bp,GC含量在22.40%-22.93%之间。编码13个基因(COI,COII,COIII,ATP6,ATP8,ND1–6,ND4L),22个tRNA,2个rRNA以及一个D-loop区。14个短蛸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含1540个可变信息位点,其中984个简约型信息位点。短蛸线粒体基因组中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在0.016-0.06513之间。14条序列共1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322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514.57。聚类分析表明8群体明显分化为两个类群,一个由大连、青岛、烟台和南通等长江以北群体组成,另一个由上海、东山、厦门和湛江等长江以南群体组成。两类群的遗传距离为0.048;分化系数达0.63544(P<0.01)。选取线粒体基因组中遗传变异较高的ATPase 6和ND2基因测序技术进一步对上述8个短蛸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异进行多样本群体分析,得出的群体分化结果同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分化结果一致。在575 bp长度ATPase 6基因片段序列中共检测到46个多态位点,8个群体163个个体中共存在1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7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283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K)16.434;在639 bp长度的ND2基因片段序列中共检测到69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11.52%,8个群体共152个个体中共存在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1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332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892,此物种的遗传变异水平较其他多数海洋头足类高。聚类结果表明,我国的短蛸群体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5),8个群体已明显分化为一个由大连、青岛、烟台和南通等北方群体组成的类群,一个由上海、东山、厦门、湛江等南方群体组成的类群。两类群在ATPase 6基因中显示的分化系数达0.98471(P<0.01),基因流0.0078(Nm<1),AMOVA检测显示98.47%的遗传差异存在于群体间,1.53%的遗传差异存在于群体内部;两类群在ND2基因中显示的分化系数达0.91252(P<0.01),基因流0.048(Nm<1),AMOVA检测显示,96.05%的遗传差异存在于群体间,群体内部存在3.95%的遗传差异率。3.基于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技术对6个短蛸野生群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扫描。本研究采集6个野生短蛸群体(辽宁旅顺、山东青岛、江苏南通、浙江舟山、福建东山和广东惠州)共计72个样本进行实验。数据经过滤后共得到了1821 M个标签序列,通过对平均每个个体约10 M个resds的拆分处理得到了共900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遗传分化FST和STRUCTURE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形态学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结果,长江南北两大类群分化显着。适应性进化分析表明,除中性进化外,适应性进化可能在群体分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BAYESCENV和LFMM两种方法对位点进行筛选分析共找到了1817个可能受环境选择的位点,通过SEED2软件使其跟参考双斑蛸基因组进行关联分析,两种方法共同筛选出22个SNP位点,通过在NCBI上blast比对得出这些受选择基因主要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以及形成一些信号通路相关。最终推测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的海水温度、盐度、溶氧量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有关。本研究为丰富保护短蛸种群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家兴[6](2017)在《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文中认为古代造船航海技术有限,加之海上风浪等不确定因素共同催生了“漂流人现象”的产生。史籍类书中所辑之漂流人故事生动详实,涉及到东亚海域周边诸多国家,是研究中外关系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考察由漂流人所反映出的唐代中外交通情况,可以发现,唐时期不仅登州、明州、泉州、广州在中外交往中位置尤为突出,青州、海州等地也是沟通中国与海外往来的重要据点,并且通过对漂流人故事的分析考证,唐与新罗、日本、虾夷国、琉球群岛等东北亚地区以及南海的交通情形可从中窥探一二。考察漂流人的地域特征,可见耽罗(今韩国济州岛)与其关系甚为紧密。该岛地理位置尤为重要,漂流至此或从此出海的难民亦明显较多,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与耽罗海上交往的诸多联系。漂流人群体由于不成规模,分布零散,看似对历史发展进程作用极为有限,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考察其活动经历可知,漂流人对历史时期各政权、国家间政治交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宋元时期,东北亚地区就曾出现多起漂流人传送军事情报的情况,虽漂流人是偶然因风漂来,但其在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元日战争等过程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漂流人与政治联系之紧密。当然,许多漂流人故事荒诞不经,其中多夹杂有神佛传说。然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我们发现,这只是佛、道教传播教义,吸引信众的一种手段,但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外佛、道教传播的状况。通过某商客偶然漂至域外乐天院的奇异经历,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唐时期白居易在他国的影响。分析探讨上述从漂流人事例中反映出的中外交通、政治关系、文化交流等三部分内容,5-14世纪期中国与东亚诸国的交通交往情形可作一概览。

梁文力[7](2014)在《“南岛路”与8至9世纪唐日之间的海上交通》文中研究表明古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在公元8至9世纪随着日本佛教的兴盛和律令制国家建设的展开达到了高峰。而同一时期,南方兴起的海上诸航路取代了长期以来的联系大陆与日本诸岛的新罗故道,成为沟通唐王朝与日本的重要交通线路。然而作为这一时期海上航路之一的"南岛路",其存在与否以及航路的具体情况,学界长期聚讼而无定谳。本文从地理环境、航海时间、港口位置、船只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认为"南岛路"确是这一时期遣唐使时代的主要航路;而日本学者所谓的"大洋路"则是基于东亚民间商业贸易需求而在9世纪前期形成的新航路,并非遣唐使的主要航路。

李文君[8](2012)在《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部分金属元素组成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是地球物质循环“源—汇”过程中的重要通道,海洋生物生产及其产物的迁移、转化等过程对海洋物质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黄、东海域浮游植物主要成分及相应形态的金属元素的含量与组成,对探讨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生产对海洋颗粒物与沉积物的贡献以及对金属元素迁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9年5月在黄、东海现场拖网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应用连续提取法提取分离并测定各主要成分的含量,分析了浮游植物样品中各生源成分的含量、分布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测定网采浮游植物全样和主要成分中金属元素(Mg、Al、Ca、Sr、Ba,Ti、V、Mn、Fe和Cr、Co、Ni、Cu、Zn、Pb等)和磷的含量,将全样消解中测得的部分金属元素分别对磷和钛进行归一化,了解各元素与陆源输入和生物生产等主要过程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不同主要成分对各金属元素的清除作用大小。得到主要结果如下: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生源成分以有机物为主,其次是生源硅,碳酸钙含量最低。有机物与生源硅的在海水中的含量都呈现出近岸含量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有机物的含量在整个研究区域内比较稳定,碳酸钙含量分布与生源硅含量分布呈相反趋势,反映了黄、东海春季浮游植物的种类在近海以硅质生物为主,外海以钙质生物为主的特点。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元素总体上符合近岸高于外海的特点(除Zn)。网采浮游植物样品中金属元素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样品中的元素Al、Fe、 Mn、Mg、Sr、V主要来自于陆源贡献,黄海网采浮游植物中的Cu、Zn、Co元素和东海浮游植物中的Co、Ni、Cr、Cu、Zn、Ba主要为生物成因。黄、东海春季浮游植物生源组分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Ca、Sr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结合态,Fe、Mg、Zn主要赋存于有机态中,生源硅结合态只检测出Fe和Ba元素。

李正宝[9](2011)在《具有时空多变性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基础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简称UASN)是指将能耗低、低成本、具有通信与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节点部署到监测海域,节点以无线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分布式水下监测网络。水下传感器网络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海洋资源勘探、海洋信息监测、水下目标跟踪和定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并逐渐成为当前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水声信道特性对水下传感器网络性能的影响,从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时间同步机制三方面对基础协议设计进行研究,设计了可扩展的、通用的水下移动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了适应于水下传感器网络时空多变性、高误码率和高延迟特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AC)和时间同步算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水下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受限和异构互联问题,分析已提出的容迟网络体系结构,指出由于其通用性差,不适用于水下移动传感器网络。进而研究水下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基本特征,提出可扩展的、通用的新型容迟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体系结构的各层在组网通信中的作用和对协议设计的需求,指出网络协议研究中的关键技术。2、针对水下三维网格拓扑结构,分析三种不同通信模式对数据包的传输方向和传输时延的影响,研究节点坐标和数据发送时间的关系。根据网络节点单位圆干扰模型,推导出节点坐标位置和节点时隙分配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基于三维网格结构的集中式MAC协议:USS-TDMA。USS-TDMA算法采用冲突避免机制,由基站管理时间片分配,并通过广播同步消息保持全网络同步运行,能极大地提高水声信道的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降低时延。3、研究TDMA算法中节点时隙分配的本质规律,提出一种能量高效的分布式MAC协议:UD-TDMA。UD-TDMA算法将求解并发通信节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求解极大独立集的理论问题,设计分布式算法获得每轮发送节点的极大独立集,进而确定节点时隙分配和发送周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2跳邻居节点集的度的最大值。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试验,证明UD-TDMA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UD-TDMA的性能和效率。4、针对水下节点移动导致数据传播时延动态变化的问题,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移动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规律,建立节点移动和传播延迟的关系模型,提出适用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算法:E2DTS。E2DTS通过求解相邻数据包的接收/发送时间差值,采用线性回归方法估计时间漂移率和时间偏移,减少了数据交换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模拟实验证明,与已有算法相比,E2DTS的能耗较低,精度至少提高30%。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具有时空多变性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基础协议方面进行的探索,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程铭[10](2011)在《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地缘政治思想是一个国家基于其地理条件对国家空间需要的一种思考,它服务于国家地缘战略的制定。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建立在其岛国地理环境的基础之上,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灾害频发,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向邻近大陆扩展生存空间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日本的对外行为表现出非常高的扩张性,自明治维新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殖民侵略的铁蹄遍布东亚各国,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这些伤害性的记忆直到今天仍然让东亚各国对日本国家的发展怀有疑虑和不安。那么,日本究竟持有一种怎样的地缘政治思维又是如何对其国家地缘战略的实施进行服务的日本的对外行为对东亚的安全与稳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论文正是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意识来对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进行考察的,论文力图在历史的脉络中将日本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历程梳理清楚,以思想透析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用地缘政治学的分析总括其演变的特征及其影响。论文分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三个时间段,对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的演变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论文认为日本始终坚持海陆两分的地缘政治观,获取区域主导权的地缘政治思维也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日本获取区域主导权的方式和所设定的地缘政治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地缘战略,对把握日本未来的战略走向、制定中国的对外战略及对地区安全的认识都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未知海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未知海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述评析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海洋战略理论
        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维度
        一、海洋安全维度
        二、海洋经济维度
        三、海洋环境维度
        四、海洋科技维度
    第三节 科技兴海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一、维护海洋安全的核心要素
        二、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支撑
        三、改善海洋环境的主要路径
第二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
    第一节 和平性海洋强国
        一、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二、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
        三、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
    第二节 引领型海洋强国
        一、规则引领
        二、理念引领
        三、路径引领
    第三节 负责任海洋强国
        一、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二、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三、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
第三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科技要素促使海洋安全形势更为复杂
        一、扩展海洋安全内涵
        二、加剧海洋权益争端
        三、强化海上对抗风险
    第二节 科技要素加速世界海洋格局极化趋势
        一、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
        二、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涉海意愿
        三、科技要素推动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
    第三节 科技要素引导国际海洋政治议题增多
        一、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新特征
        二、新兴海洋提议不断涌现
        三、海洋提议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联系日益紧密
第四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释放科技潜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提升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品质
        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秩序职能
        三、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第二节 匹配科技实力,维护地区海洋安全秩序
        一、坚持防御性海洋安全战略
        二、科技升级提升蓝水海军战力
        三、科技助力拓展海军职能
    第三节 借助科技路径,提升中国海洋行为能力
        一、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海洋管理能力
        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质量
        三、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技成果
致谢

(2)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与方法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第一章 《古事记》神话溯源
    第一节 《古事记》的成书过程
        一、《古事记》的成书背景
        二、《古事记》神代卷的形成
    第二节 《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
        一、天孙降临系神话
        二、出云系神话
        三、日向系神话
        四、伊势系神话
第二章 《古事记》以前的“渡来人”与文字受容
    第一节 古史文献中的“渡来人”与倭王权
        一、《古事记》成书前的“渡来人”
        二、邪马台国论争与九州王朝溯源
    第二节 日本文化的载体:汉文的接受与变容
        一、文字体系的传承期
        二、文字体系的定型期
第三章 《古事记》中的“自然”与“生死”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自然”观念
        一、《古事记》中的“混沌”思想
        二、《古事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三、《古事记》中的“创世”与“创生”
    第二节 《古事记》中的生死意识
        一、基于日神信仰的“祓秽”意识
        二、《延喜式》中的“罪”与“罚”
        三、《古事记》“他界观”中的“黄泉”与“常世”
第四章 《古事记》中的祭祀礼俗与“神道”的形成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稻作”与“祭祀”
        一、稻作农耕的传入
        二、祭祀礼俗的产生与变迁
    第二节 “神”的形象与“神道”的确立
        一、“神”的特征与神格
        二、“神道”理论的成立
第五章 国家祭祀与神道思想的再探讨
    第一节 氏神祭祀与王权意识的变化
        一、氏神信仰的流变
        二、国家祭祀的统合
    第二节 神道的“虚构”与“变装”
        一、神国正统思想中的“神道”与“王道”
        二、复古神道的出现与神道思想的历史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关于《话说韩国地理》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语翻译
        4.1.1 专业术语翻译
        4.1.2 成语翻译
        4.1.3 多义词翻译
    4.2 句子翻译
        4.2.1 归化翻译法
        4.2.2 引申与转化译法
        4.2.3 分译法
        4.2.4 语序的处理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4)明代前期中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明朝建立后的东亚区域形势
    一、蒙元时期的东亚关系
    二、元明鼎革与东亚局势
    三、琉球国内的动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洪武五年明朝招抚琉球
    一、明朝海外招抚的成行
    二、明朝招抚琉球的前期筹划
        1.明朝招抚琉球的相对滞后性
        2.明朝招抚琉球的阶段性
    三、洪武五年明朝招抚琉球的意图
        1.藩屏东海与牵制日本
        2.强化正统与配合北征
    四、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动因的再探讨
        1.“君臣道合”:强化王权
        2.“蛮夷不侵”:巩固国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洪武七年李浩出使琉球
    一、对李浩“市马”说的质疑
        1.明代以前中国的马匹来源
        2.明朝建立初期的马匹危机
        3.李浩“市马”说的诸多疑点
        4.《明太祖实录》中相关“市马”文本的再探讨
    二、洪武七年明朝的耽罗“索马”
        1.洪武五年至六年东亚局势的波动
        2.耽罗“索马”非为马
        3.耽罗“索马”与调控东亚秩序
        4.高丽征讨耽罗的内在考量
    三、洪武七年琉球首次入明“贡马”
        1.贡马的缘起:从耽罗马到琉球马
        2.贡马的意图:打破对明贸易僵局
    四、李浩“市马”的成行
        1.“市马”与羁縻琉球
        2.马匹之外的硫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洪武十六年梁民出使琉球
    一、洪武七年至十五年东亚局势的演进
        1.出使前夕的东亚局势
        2.洪武十三年山南王入贡的影响
    二、梁民出使琉球的文本分析——以所携诏令文书为中心
    三、“赐印”的内涵
        1.“赐印”并不等同于册封
        2.“赐印”与对环东海海域的统合
    四、“市马”的意图
        1.梁民“市马”说的再检讨
        2.“市马”与“三王入贡”
        3.“市马”与“逼丽向明”
        4.“市马”与“御倭震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洪武二十一年的“地保奴事件”
    一、明朝对归附的故元宗室的处置
    二、“地保奴事件”的发生与明朝的应对
    三、“地保奴事件”与明丽关系
        1.洪武十七年至十九年东亚局势的演进
        2.经略铁岭与明朝对高丽的限制、威压
        3.遣使移居地保奴与明朝对高丽政策的转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永乐、宣德时期明琉关系的变容
    一、永乐前期的明琉关系
        1.洪武末年至建文时期的明琉关系
        2.永乐前期明琉关系的特点
        3.琉球对明朝的积极示好
    二、永乐后期明朝东亚战略中的琉球角色
        1.明日国交的再度断绝
        2.永乐十五年明朝对日、朝、琉的关联
        3.永乐十七年吕渊使日与琉球“引路”
        4.琉球入明朝贡“空档期”的出现
    三、宣德时期柴山三次出使琉球
        1.宣德前期的明琉“经贸外交”
        2.明朝的“转谕”要求与琉球的应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朝前期遣使琉球一览表
附录二 :明代前期琉球三山入明一览表
附录三 :明代前期琉球与高丽、朝鲜遣使往来一览表
附录四 :明代前期琉球与日本往来一览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沿海短蛸(Octopus ocellatus)谱系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海洋生物系统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的影响因素
        1.1.1 外在因素
        1.1.2 海洋生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研究海洋生物系统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的好方法
        1.2.1 分子系统地理学简介
        1.2.2 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概况
        1.2.3 分子系统地理学的主要分子标记研究手段
    1.3 群体基因组学是当前海洋生物系统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的前沿技术
        1.3.1 群体基因组学的概念及优势
        1.3.2 群体基因组学在海洋生物系统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中的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形态学的短蛸系统地理格局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2.3.1 主成分分析
        2.2.3.2 聚类分析
        2.2.3.3 单因素方差分析
    2.3 结果
        2.3.1 主成分分析
        2.3.2 性状差异性的统计分析
        2.3.3 聚类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短蛸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3.2.4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3.3.2 线粒体全基因组及ATPase6和ND2基因的扩增
        3.3.3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短蛸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4 基于线粒体ATPase6和ND2基因的短蛸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2b-RAD核基因组技术的短蛸系统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4.2.4 2b-RAD建库流程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基于2b-RAD的短蛸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4.3.2 短蛸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群体结构
        4.3.3 适应性进化位点分析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6)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漂流人定义及成因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由唐代漂流人看中外海上交通
    第一节 由漂流人看唐与日本、虾夷的交通
    第二节 从漂流人故事看唐与朝鲜半岛的交通
    第三节 从漂流人故事看唐与南海、琉球群岛的交通
    小结
第二章 由漂流人看宋代中国与耽罗的海上交往
    第一节 耽罗对中国王朝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二节 由漂流人事例看耽罗在宋与高丽造船技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由耽罗之特殊地位看宋朝对其与高丽、日本漂民救助待遇的不同
    小结
第三章 漂流人与中外政治交往
    第一节 漂流人对中国与南海诸国政治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由漂流人事件看中、韩、日政治交往
    第三节 宋代漂流人与情报传递
    小结
第四章 漂流人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 白居易在海外的影响
    第二节 漂流人故事与佛、道教传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部分金属元素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与海洋浮游植物有关的生态学研究
    1.2 与海洋浮游植物有关的化学研究
        1.2.1 浮游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营养盐限制作用
        1.2.2 金属元素与浮游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1.2.3 海洋污染
    1.3 海洋浮游植物中元素的组成研究
        1.3.1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样方法
        1.3.2 浮游植物细胞外铁沉积物的清洗方法
        1.3.3 浮游植物总元素的测定方法
        1.3.4 浮游植物中元素组成的化学计量关系
        1.3.5 浮游植物中元素分形态测定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2.2.2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1 浮游植物主要成分的提取方法步骤
        2.3.2 浮游植物残渣消解及全样消解
    2.4 主要成分含量及元素的测定方法
3 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主要成分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3.1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碳酸钙含量分布特征
    3.2 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生源硅含量分布特征
    3.3 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残渣态含量分布特征
    3.4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有机物及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3.5 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生源组分之间的关系
    3.6 小结
4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及来源影响
    4.1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点
    4.2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金属元素的来源特征
        4.2.1 残渣态元素含量与残渣含量之间的关系
        4.2.2 生源和陆源指示元素
        4.2.3 金属元素来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4.3 小结
5 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样品中主要成分中金属元素含量及组成特征
    5.1 黄、海网采浮游植物主要成分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点
    5.2 长江口 05 断面网采浮游植物中元素的相对富集程度
    5.3 浮游植物有机态中元素组成的计量关系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具有时空多变性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基础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下传感器网络概述
        1.2.1 网络通信技术
        1.2.2 网络特点
        1.2.3 网络架构
    1.3 相关研究
        1.3.1 研究现状
        1.3.2 基础协议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2 新型容迟网络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典型应用场景
    2.3 网络基本特征
    2.4 网络体系结构
        2.4.1 代表性问题
        2.4.2 体系结构设计
    2.5 关键技术
    2.6 小结
3 集中式三维网格 MAC 协议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网络模型和假设
    3.4 算法设计
        3.4.1 广播通信模式
        3.4.2 汇聚通信模式
        3.4.3 本地通信模式
    3.5 算法特性
        3.5.1 稳定性和自适应性
        3.5.2 能量效率
        3.5.3 网络拓扑自适应
    3.6 仿真分析
        3.6.1 广播通信仿真分析
        3.6.2 汇聚通信仿真分析
        3.6.3 本地通信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能量高效的分布式 MAC 协议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2.1 基于竞争的MAC 层协议
        4.2.2 无竞争的MAC 协议
        4.2.3 混合MAC 协议
    4.3 网络模型
        4.3.1 干扰图模型
        4.3.2 TDMA 算法本质
    4.4 分布式MAC 协议
        4.4.1 初始时隙分配
        4.4.2 发送周期
        4.4.3 能量效率
    4.5 性能分析
    4.6 仿真实验
        4.6.1 仿真实验方案
        4.6.2 邻居节点集的影响
        4.6.3 算法比较
    4.7 小结
5 高精度时间同步算法
    5.1 引言
    5.2 时间同步
        5.2.1 问题概述
        5.2.2 影响精度的因素
        5.2.3 设计需求
    5.3 相关工作
    5.4 算法设计
        5.4.1 算法假设
        5.4.2 参数估计
        5.4.3 误差分析
    5.5 仿真分析
        5.5.1 参数设置
        5.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总结
        6.1.1 新型容迟网络体系结构
        6.1.2 集中式三维网格MAC 协议
        6.1.3 能量高效的分布式MAC 协议
        6.1.4 高精度时间同步算法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 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
    六、论文的研究结构
第一章 地缘政治研究与日本的地缘环境
    一、地缘政治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 地理对人种、民族和国家的影响
        (二) 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三) 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比较
    二、日本的地缘环境
        (一) 日本的自然地理
        (二) 日本自然地理中透射出的地缘环境
第二章 “海外雄飞”——近代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
    一、近代日本的海洋国家论
        (一) 日本对海洋认知的开始
        (二) 海权意识的崛起——从“海防论”到“海权论”
        (三) 被扩展的海洋意识
    二、近代日本的大陆发展论
        (一) “大陆政策”的思想渊源
        (二) “大陆政策”的推进
    三、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一) 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华夷秩序观
        (二) 从亚洲主义到亚洲侵略主义
第三章 “北进南进”——二战时期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
    一、德国地缘政治思想与日本
        (一) 豪斯霍弗的地缘政治思想与日本论说
        (二) 德国地缘政治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三) 日本接受德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原因
    二、日本的地缘政治研究流派
        (一) 日本地缘政治协会
        (二) 京都学派
        (三) 日本地缘政治研究的特点
    三、“北进南进”战略与地缘政治思想指导
        (一) “北进南进”战略
        (二) 满洲特殊权益论
        (三) 东亚协同体论
        (四) 大东亚共荣圈论
第四章 “海洋立国”——战后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
    一、战后日本海洋地缘政治意识的重建
        (一) 现代新综合海权观
        (二) 日本“海洋国家”身份的建构
        (三) 日本的国家海洋战略
    二、战后日本的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战略
        (一) 地区主义
        (二) 冷战时期日本的地区主义与区域战略——亚太意识与雁型发展战略
        (三) 冷战后日本的地区主义与区域战略——亚洲主义思维与东亚共同体构想
第五章 日本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日本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的特征分析
        (一) 坚持海陆两分的地缘政治观
        (二) 对地缘政治区域认识与控制的转变
        (三) 地缘政治目标的转化:从领土地缘政治到海洋地缘政治
    二、日本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对东亚及中国的影响
        (一) 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二) 对中国及中日关系的影响
    三、日本地缘战略的未来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后记

四、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未知海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D]. 樊丛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D]. 卢静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关于《话说韩国地理》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金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4]明代前期中琉关系研究[D]. 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中国沿海短蛸(Octopus ocellatus)谱系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研究[D]. 陈唯. 浙江海洋大学, 2018(09)
  • [6]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D]. 刘家兴. 暨南大学, 2017(04)
  • [7]“南岛路”与8至9世纪唐日之间的海上交通[J]. 梁文力.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4(02)
  • [8]黄、东海春季网采浮游植物中部分金属元素组成研究[D]. 李文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具有时空多变性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基础协议研究[D]. 李正宝.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10]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 程铭. 吉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日本列岛东部海域发现不明海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