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

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

一、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姜辉,曹春锋,魏涛,陈强,伍红成,张世福[1](2018)在《网络化测井地面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传统测井系统采用的通讯总线对系统扩展的限制是明显的。随着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技术在测井仪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开放性特征的网络化测井系统,利用嵌入式ARM芯片、高性能DSP芯片及FPGA器件等技术,实现了测井地面系统不同系列井下仪器的扩展配接,同时减小了板卡以及地面系统的整体体积。整个系统按照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讯,仪器只要符合相应的TCP/IP通讯协议及相应电气标准,就可以挂接到新型测井地面系统中。该系统对5700、EXCELL2000等系列多种井下仪器实现了成功挂接以及现场作业。

冯宝文[2](2016)在《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文中指出单井地震勘探技术是指将地震波激发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在一起,置于同一口井中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工作的技术。由于地震波激发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在同一口井中工作,因此能够避开地表低速带对地震信号高频成分的吸收,大大提高了采集系统的分辨率。本文在现有地震勘探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本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通用的七芯测井电缆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其次,采用脉冲式井下震源、基于MEMS的数字式检波器以及Σ-Δ型Α/D转换器等先进的设备仪器使得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低失真度等技术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脉冲式井下震源、震波发生器、基于MEMS的数字式检波器、Σ-Δ型Α/D转换器以及通用七芯测井电缆等设备仪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别就它们的功能特点和使用规范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然后,重点介绍了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对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行了说明。系统的供电方案和工作过程,是本文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系统在设计时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分别对该系统中的震源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震源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管状直线电动机的设计和震波发生器的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是以ADS1282芯片为核心,分别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供电电路等进行了设计。之后,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所使用的测井电缆进行了性能分析,介绍了测井电缆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最后,对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 PLC作为主控器件,设计了系统的电气控制方案,编写了控制程序,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赵冠[3](2010)在《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日益扩大和电压运行等级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难以满足电网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具有高绝缘、无饱和、测量范围大等优良性能的电子式互感器成为互感器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和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本文首先对传统电磁式互感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电子式互感器所具有的优点进行了介绍,概括了电子式互感器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以及电子式互感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根据传感头部分是否需要电源,电子式互感器分为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和无源电子式互感器。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包括五部分:传感头、高压侧数据采集系统、光纤传输系统、供电系统和合并单元。本文对高压侧数据采集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和供电系统做了重点研究,如下:1、高压侧数据采集系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的第三章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A/D转换器、低通滤波器、积分器等。因为数据采集系统都是由电子部件组成的,需要电源对其供电,所以选择低功耗的数据采集系统很重要。本文选择了ADI公司的ADE7569电能计量芯片,它只需供电端提供3.3V的电源,正常工作时总体功耗电流不超过5mA。同时,ADE7569具有内置的8052内核可以直接对数据采集进行控制,简化了电路结构。2、光纤传输系统具有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它将高压侧采集的信号传输到低压侧合并单元。它的作用:一是用来传输被测电流、电压信号,二是保证了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电气隔离,减小误差。本文介绍了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的几部分:光纤、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发送机采用Agilent公司的HFBR1414,光接收机采用与其配套的光接收模块HFBR-2412。光纤选用62.5/125μm多模玻璃通信光纤。3、高压侧线路供电问题是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研究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几种供电方式的比较,选择激光供能方案作为研究对象。文中对激光供电方案中所需的关键器件激光器(LD)、光电池、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做了详细的描述,对激光器的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做了深入的研究。由于ADE7569拥有先进的智能电池管理模式,它有两个电源输入接口,除了常供电接口接3.3V激光供电电源外,还存在着一个备用电池接口,当外电源无法正常供电时,会自动接通3.7V备用电池进行供电。另外,光纤传输系统供电(5V)也是由激光供电系统提供的。

康瑞雪[4](2010)在《基于FPGA的分布式光纤光栅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电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缆常置于地下,其潜在的老化和缺陷不易被发现,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有可能因为电缆过热或者短路而导致火灾,如能在事故发生早期通过温度测量进行预报并迅速采取措施,就能有效避免此类事故。由于在高压传输环境中电压高、电流大、磁场强,传统的电类测温不适用,而且只能对局部位置进行测温,无法对整条线路进行温度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热反应时间短,测量信号不受光纤的弯曲损耗、连接损耗、探测器老化、电流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对目标温度的快速准确测量,维护成本低,适合于在线监测使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结合热传导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电缆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出了电缆表皮和电缆缆芯的温度关系,为监测电缆温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了光纤光栅特性的基本理论,均匀周期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特性和光纤Bragg光栅对温度和应变的传感机理。其次,研究了分布式光纤光栅的解调技术,在比较各种解调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调法布里-珀罗滤波器(FFP-TF)的光纤Bragg光栅光纤电缆温度传感器系统,可以监测电缆多个点的温度。对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多次试验,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性。最后,设计了基于XILINX XCS250E FPGA的传感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光电转换及放大电路、F-P滤波器扫描电压信号发生电路、数据采集、液晶显示等功能模块,仿真及实验验证该系统可行。

田霖[5](2009)在《过套管技术在深井地层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电法测井一直是地层勘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今,地球可开采油气资源越来越稀少,很多油井已开采多年,早已打下了很深的金属套管。过金属套管地层电阻率测量方法能对已开采的套管井周围地层进行探测,在寻找剩余的含油层和其它矿物层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方法作为电法测井方式之一,具有技术相对成熟、测量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然而,由于早期的技术条件限制,该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直到上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关键点才得以突破。本文通过对已有地层过套管电阻率测量技术的研究,结合目前比较成熟的测井仪器设计经验,利用现有测控技术及相应的器件,设计了过套管电阻率深井地层探测系统。内容包括过金属套管电阻率测量方案、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测量部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等几个方面。该设计采用了一个以PC机作为主控机、多个单片机作为从控机、以RS485作为现场总线的远程测控系统。上位机作为主要计算和控制设备,井上和井下测控装置采用基于ATmega系列高速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以有效控制成本和体积;由于通常传输距离非常远,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采用基于曼彻斯特编译码的数字化传输方式。文中涉及到的某些功能组件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的设计,将为过套管测量仪的研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聂锐利[6](2006)在《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油田动态测井就是通过矿场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对油气藏的动态特征,包括了解油层内所含流体性质、产出能力、压力分布、井间连通状况、水井注入情况、注采平衡和措施效果等进行测井,并取得储层物性、油藏边界和剩余油饱和度等重要数据参数。最终目的是提高油田的油气产量和采收率。大庆油田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探明油气田52个,其中油田28个,气田12个,油气田12个,含油面积2289.17×104㎞,动用地质储量486400×104t,油田可采储量229432×104 t,已投入油水井61582口。这种客观实际要求油田动态测井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要求有相应的数字化测井地面装备来快速、可靠地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任务。本论文研究内容,依据大庆油田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以数字化测井地面设备为研究载体,以数字化的测井数据为工作单元,以数字化地面测井结果为管理目的,开展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的研究工作,为大庆油田动态态测井数据库的建立,资料解释数字化的分析,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本论文研究思想,通过VXI总线测井模块的设计开发、实时测井采集软件的设计开发、综合控制箱的设计开发和数字化测井信息管理等四大开发技术的整合和梳理,特别是“VXI总线在动态测井模块首次应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在测井“硬件软件化”的改进, VXI Plug&Play模拟技术在测井仪器驱动程序的实现和数字化动态测井地面信息综合应用的理念等有机的结合,使该项研究思想在国内油田测井技术系统中尚属首例。本论文研究成果,通过在大庆油田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以及在国内外油田测井的技术服务,得到油田动态测井技术管理人员的认可,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文辉清[7](2006)在《用于电力系统短路限流器的辅助电源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电子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电力系统,短路限流器就是综合利用了电力电子器件、拓扑结构、DSP控制及磁特性等达到能及时限制短路电流目的的装置。但该装置需要在极高电压和突然冲击电流时为多个晶闸管提供驱动脉冲,同时DSP控制系统、霍尔元件等也需要供电,本文所介绍的多输出高压隔离电源很好的满足了这些要求。论文从改善输出波形质量、提高效率及可靠性入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论文介绍了本课题的背景。在简要介绍了各种短路限流方法后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新型固态限流器的原理及特点,以便对本课题的整个系统有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论文介绍了两种交流母线结构。本章对母线类型的选择、总线电压值(或电流值)的选择、前端及负载端变换器的拓扑比较及选用、EMI滤波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为后面章节电路设计做一些准备。 新型多输出高压隔离电源采用交流电压和电流两种母线,第三章介绍为为控制系统DSP供电的半桥电路,第四章介绍电流型交流母线,电流母线大小为2~4A可调,采用BUCK、全桥及谐振网络三级结构。这两章主要介绍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器件及芯片选用、参数确定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控制。采用了理论分析、仿真确认及试验调节相结合的手段。 第五章介绍晶闸管驱动模块的设计,特别研究了开关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最后,论文在前面介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500W以上,100KHZ的实验样机,并给出了实验波形,验证了该电路的可行性。

高自伟[8](2005)在《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对XLPE 电缆稳态运行下发热特性、载流能力预测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电缆的发热方程和等值热路,推导出载流能力与外护套温度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载流能力在线预测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为电力调度提供了准确依据,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XLPE 电缆结构进行分析,给出了交流电阻、介质损耗、金属护套损耗、铠装损耗及电缆本体热阻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载流能力与外护套温度的关系,分析了载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其次,研究了外护套温度信号的提取方式并设计制作了32 路同步数据采集系统。最后,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开发了载流能力预测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针对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把整个系统的设计任务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分别对这些模块进行设计,最后把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综合,完成整体设计,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载流能力预测装置。预测结果表明,该装置预测的载流能力和载流能力经验值误差在5%以内,满足工程的要求。

娄永旺,李俊文,冯天喜,柳平,石爱雪[9](2002)在《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来实现缆芯的智能切换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地面信号与井下信号的通信由手工操作方式到自动方式的转换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文章阐述了系统设计思想 ,介绍了系统中光电耦合隔离、译码锁存、驱动控制等电路特点

刘杨,杨永红[10](1999)在《智能化大厦综合通讯网络结构、设计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叙述了智能化大厦的综合通讯网络的基本性能、功能、结构,重点介绍了综合通信网络的构架、配线方式以及各个不同子系统的电缆配置和基本性能要求,并分析了智能化大厦的综合数字通讯系统和电信网、CATV网的统一化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的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提供设计参考。

二、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化测井地面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信号采集箱
    1.2 接线控制箱
    1.3 电源部分
2 信号采集卡及工作过程
    2.1 信号采集卡
    2.2 信号采集卡工作过程
3 采集软件设计
4 应用实例
5 结束语

(2)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设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地震勘探主要仪器设备的研究
    2.1 脉冲式震源
        2.1.1 脉冲式震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2 脉冲式震源系统的工作过程
    2.2 管状直线电动机
        2.2.1 管状直线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2.2.2 管状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 震波发生器
    2.4 Σ-Δ型Α/D转换器
        2.4.1 Σ-Δ型Α/D转换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2 Σ-Δ型Α/D转换器的增量调制
        2.4.3 Σ-Δ型Α/D转换器的过采样与量化噪声
        2.4.4 基于Σ-Δ型Α/D转换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
    2.5 数字式地震检波器
        2.5.1 数字式地震检波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5.2 数字式地震检波器的性能特点
    2.6 铠装测井电缆
        2.6.1 铠装测井电缆的结构
        2.6.2 铠装测井电缆的选型要求
第三章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设计
    3.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供电方案及其工作过程
    3.3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震源系统的设计
        3.3.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震源系统的指标
        3.3.2 管状直线电动机的设计
        3.3.3 震波发生器的设计
    3.4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和指标要求
        3.4.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
        3.4.2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指标
    3.5 基于ADS1282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3.5.1 ADS1282芯片介绍及引脚说明
        3.5.2 ADS1282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3.5.3 基于ADS1282的数据采集单元的系统构成
        3.5.4 ADS1282的输入接口电路
        3.5.5 ADS1282的数据输出接口电路
        3.5.6 数据采集系统供电电路的设计
    3.6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测井电缆
        3.6.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测井电缆的选型及主要指标
        3.6.2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测井电缆的Multisim仿真分析
        3.6.3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测井电缆的使用与维护
第四章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实验分析
    4.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4.1.1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4.1.2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控制系统的工作时序测试
        4.1.3 基于PLC的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4.2 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测试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2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子式互感器概述
    2.1 电子式互感器定义
    2.2 电子式互感器分类
    2.3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原理
        2.3.1 无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原理
        2.3.2 无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
    2.4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原理
        2.4.1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原理
        2.4.2 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
    2.5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组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
    3.1 信号的采集
        3.1.1 A/D转换器
        3.1.2 低通滤波器
        3.1.3 积分器
    3.2 逻辑控制
    3.3 ADE7569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纤传输系统与供电系统
    4.1 光纤传输系统
        4.1.1 光纤传输系统的特点
        4.1.2 光纤传输系统组成
    4.2 供电系统
        4.2.1 常用供电方式
        4.2.2 激光供电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总体设计
    5.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1.1 ADE7569结构
        5.1.2 数据采样
        5.1.3 电源管理
        5.1.4 8052内核
        5.1.5 数据输出
    5.2 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5.3 供电系统设计
        5.3.1 激光光源部分设计
        5.3.2 光电池的选择
        5.3.3 DC-DC转换器设计
        5.3.4 激光供电系统总体设计
    5.4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总体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FPGA的分布式光纤光栅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研究现状
        1.2.1 红外测温系统
        1.2.2 基于点式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监测系统
        1.2.3 感温电缆温度监测系统
        1.2.4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1.3 光纤光栅传感器
        1.3.1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点
        1.3.2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状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光纤光栅电缆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1 电缆的温度场分析
        2.1.1 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2.1.2 电缆温度场理论分析
        2.1.3 左、右和下边界条件
        2.1.4 上边界条件
        2.1.5 电缆温度场分布图
    2.2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2.2.1 耦合模理论
        2.2.2 光纤布拉格光栅基本光学性质
        2.2.3 温度对Bragg 波长的影响
        2.2.4 应力对Bragg 波长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解调技术
    3.1 干涉解调法
        3.1.1 非平衡马赫-曾德干涉检测法
        3.1.2 非平衡扫描迈克尔逊干涉仪法
    3.2 可调谐光源检测法
    3.3 阵列波导光栅解调法
    3.4 滤波解调法
        3.4.1 匹配光栅滤波法
        3.4.2 边缘滤波法
        3.4.3 可调F-P 滤波法
    3.5 光栅色散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方案设计
    4.2 光路部分设计
        4.2.1 宽带光源的选择
        4.2.2 可调F-P 滤波器的选择
        4.2.3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4.3 电路部分设计
        4.3.1 FPGA 简介
        4.3.2 光电转换与放大电路设计
        4.3.3 FFP-TF 扫描电压的产生
        4.3.4 数据采集的设计
        4.3.5 低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4.3.6 FPGA 配置电路的设计
        4.3.7 液晶显示的设计
        4.3.8 串口通讯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5.1 光纤光栅温度特性的测量
    5.2 FFP-TF 扫描电压与通过光波的中心波长关系的标定
    5.3 电缆测温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过套管技术在深井地层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完成的主要任务
    1.4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测井技术简述及过套管技术
    2.1 测井技术简述
        2.1.1 测井的基本概念
        2.1.2 世界测井技术的运用发展
        2.1.3 电法测井
    2.2 过套管电阻率原理
        2.2.1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原理
        2.2.2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实现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过套管电阻率测量系统部件结构
        3.1.1 井下部分
        3.1.2 地面部分
    3.2 测量系统电气结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套管地层探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1 主控芯片选型
        4.1.1 当代单片机内核结构的发展趋势
        4.1.2 AVR单片机概述
    4.2 测量板电路简介
        4.2.1 测量板电路总体组成框图
        4.2.2 电路主要器件与工作原理
        4.2.3 CS5321/5322 AD接口电路
        4.2.4 信号放大电路
    4.3 基于RS485串行总线监控系统
        4.3.1 RS485总线的特点和介绍
        4.3.2 RS485驱动芯片及接口应用
        4.3.3 RS485现场总线测控系统组成结构
        4.3.4 RS485总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措施
        4.3.5 PC与RS485通信接口设计
    4.4 曼彻斯特变码电路
        4.4.1 地面井下通讯示意图
        4.4.2 有源增压部分原理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井下下位机软件设计
    5.1 AVR C语言开发环境简介
    5.2 选择 ICCAVR作为开发工具
    5.3 系统主要模块软件设计
        5.3.1 485网络节点软件设计
        5.3.2 RS485网络通信协议与软件编程要点
        5.3.3 地面井下数据传输软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位机软件流程设计及实验结果
    6.1 LabVIEW开发工具介绍
    6.2 过套管地层探测系统上位机前面板
    6.3 前面板软件工作流程
        6.3.1 测量状态下软件模块工作原理
        6.3.2 监控状态软件模块流程图
    6.4 数据接收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Atmega64单片机终端485通信程序

(6)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大庆油田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1.2 大庆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3 大庆油田上游生产信息建设情况
    1.4 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现状
    1.5 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发展历程
    1.6 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技术研究的创新点
2 地面数字化技术的设计思想
    2.1 总体方案设计思想
    2.2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4 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实践
    2.5 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
3 地面数字化技术硬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1 数据处理子系统
    3.2 采集子系统
    3.3 地面数字化技术信号调整子系统
    3.4 电源子系统
    3.5 辅助子系统
4 地面数字化技术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4.1 软件系统特点
    4.2 虚拟仪器驱动程序
    4.3 UL2000 通用测井软件
    4.4 超声成像测井软件
    4.5 C/O 能谱测井软件
    4.6 环空测井软件
    4.7 氧活化测井软件
5 地面数字化仪器指标检测
    5.1 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系统综合性能指标
    5.2 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系统性能指标检测
6 地面数字化技术现场试验
    6.1 现场实验概况
    6.2 现场实验及资料分析对比
    6.3 现场实验结论
7 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
    7.1 在测井数据传输与成果外报中的应用
    7.2 在国内油田技术服务中的应用
8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用于电力系统短路限流器的辅助电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新型桥式固态短路限流器
    1.1 短路限流器
        1.1.1 短路限流器的种类及特点
        1.1.2 固态短路限流器
        1. GTO开关型固态限流器
        2. 串联谐振式固态短路限流器
        3. 并联谐振式固态短路限流器
        4. 可变阻抗型限流器
        5. 无损耗电阻型限流器
        1.1.3 短路限流器的发展与现状
        1. 国外短路限流器的进展
        2. 国内固态限流器研究现状
    1.2 新型桥式固态短路限流器
        1.2.1 新型固态短路限流器单相拓扑
        1.2.2 变压器耦合三相桥式固态限流器
        1.2.3 带旁路电感的变压器耦合三相桥式限流器
    1.3 该实验系统供电及晶闸管驱动的特殊性
        1.3.1 晶闸管系列器件
        1.3.2 晶闸管的工作特性及触发要求
        1.3.3 本课题中晶闸管驱动的特殊性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交流母线系统
    2.1 分布式电源系统
        2.1.1 分布式电源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2.1.2 直流母线分布式电源系统
        2.1.3 交流总线分布式电源系统
    2.2 本课题分布式电源系统(DPS)的设计方案
        2.2.1 总线类型的选择
        2.2.2 总线电压值(或电流值)的选择
        2.2.3 前端变换器的拓扑比较及选用
        2.2.4 负载端变换器的拓扑比较
        2.2.5 EMI滤波器滤波器设计考虑
第三章 电压型高频交流母线的研究
    3.1 半桥拓扑及工作原理
    3.2 半桥电路的设计
    3.3 半桥电路控制芯片 UC3825
    3.4 电压交流母线的研究
第四章 电流型高频交流母线的研究
    4.1 电路总体框图
    4.2 BUCK电路
        4.2.1 拓扑及工作原理
        4.2.2 BUCK电路的设计
        4.2.3 BUCK电路控制芯片 TL494
    4.3 全桥逆变电路及与 BUCK电路的配合控制
        4.3.1 全桥逆变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
        4.3.2 全桥控制芯片 UC3875
        4.3.3 BUCK及全桥逆变电路的配合控制
    4.4 谐振网络的设计
        4.4.1 基本的谐振电路
        4.4.2 谐振网络的设计
第五章 晶闸管驱动模块的研究
    5.1 磁环耦合电路
        5.1.1 磁性材料
        5.1.2 实验结果及磁芯选择
        5.1.3 变压器模型
    5.2 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
        5.2.1 整流滤波电路
        5.2.2 线性稳压电路的分析
        5.2.3 开关型稳压电路初探
    5.3 晶闸管驱动电路
第六章 实验调试及实验波形
    6.1 主电流泵电路的实验调试
        6.1.1 半桥电路的调试
        6.1.2 BUCK电路及全桥电路的调试
        6.1.3 负载谐振模式电流泵的调试
    6.2 晶闸管驱动模块的实验调试
        6.2.1 磁环传输特性的研究
        6.2.2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6.3 在限流器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6.3.1 EMI措施
        6.3.2 系统调试波形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载流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载流能力预测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载流能力预测参数计算
        2.2.1 线芯交流电阻
        2.2.2 介质损耗
        2.2.3 金属护套损耗
        2.2.4 铠装损耗
        2.2.5 热阻
    2.3 载流能力预测原理
        2.3.1 电缆发热方程及热值电路
        2.3.2 载流能力预测
        2.3.3 电缆载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引言
    3.2 温度传感器及其选择
        3.2.1 热电偶
        3.2.2 热电阻
        3.2.3 热敏电阻
        3.2.4 集成温度传感器
        3.2.5 温度传感器的选取
    3.3 多路开关及其选择
    3.4 模/数转换器及其选择
        3.4.1 模/数转换器分类
        3.4.2 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3.5 下位机的选择及设计
        3.5.1 下位机的选择
        3.5.2 下位机的设计
    3.6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下位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2.1 单片机内部资源分配
        4.2.2 单片机的程序流程图
    4.3 上位机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软件设计
        4.3.1 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的选择
        4.3.2 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思想
        4.3.3 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载流能力预测系统的验证
    5.1 引言
    5.2 预测软件的检验
    5.3 硬件系统的检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数据采集板原理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化测井地面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J]. 姜辉,曹春锋,魏涛,陈强,伍红成,张世福.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06)
  • [2]勘探用单井地震系统的设计与控制[D]. 冯宝文. 西京学院, 2016(02)
  • [3]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研究与设计[D]. 赵冠. 山东大学, 2010(08)
  • [4]基于FPGA的分布式光纤光栅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D]. 康瑞雪. 燕山大学, 2010(08)
  • [5]过套管技术在深井地层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田霖.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6]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聂锐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7]用于电力系统短路限流器的辅助电源系统研究[D]. 文辉清. 浙江大学, 2006(08)
  • [8]电力电缆在线载流能力预测系统的研究[D]. 高自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01)
  • [9]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J]. 娄永旺,李俊文,冯天喜,柳平,石爱雪. 石油仪器, 2002(06)
  • [10]智能化大厦综合通讯网络结构、设计与发展趋势[J]. 刘杨,杨永红. 中国有线电视, 1999(05)

标签:;  ;  ;  ;  

总线式缆芯转换系统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