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宿主细胞系中复制的研究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宿主细胞系中复制的研究

一、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义成[1](2021)在《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构建及其在粘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杆状病毒,可感染多种鳞翅目害虫,可高效的携带外源基因进入细胞内表达,具有开发成基因传递载体的潜力,但因其对寄主昆虫具有高致病性,导致难以将其应用于鳞翅目害虫基因功能研究。本研究通过诱导调控表达系统控制AcMNPV复制必须基因的表达来降低其对寄主昆虫的致病性,使其成为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昆虫细胞进行基因沉默、敲除、过表达和蛋白标记的载体,并使用构建的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a中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将AcMNPV用作基因功能研究工具首先需要包装病毒,目前杆状病毒常利用Bac-to-Bac系统包装,在哺乳动物中,细菌侵染可介导基因转移至哺乳动物细胞和组织表达。本研究将文献报道的对哺乳动物细胞有侵染性的因子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表达,筛选对昆虫细胞具有侵染性的因子,最终筛选到来源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的yad A蛋白可提高细菌对sf9细胞的侵染能力,利用表达yad A的细菌介导AcMNPV转移到sf9细胞制备病毒时,表达yad A的菌株介导杆状病毒传递到sf9细胞的效率是普通菌株的4.9倍。为了降低AcMNPV对其寄主的致病性,本研究利用Red重组系统将AcMNPV的复制必须基因ie1敲除,再利用Tet-On 3G系统控制ie1基因表达,此AcMNPV在sf9细胞中存在少量背景复制,但在粘虫体内复制完全不受控制,表明单独使用Tet-On 3G系统控制杆状病毒复制时背景表达水平过高,达不到控制杆状病毒复制的目的。鉴于使用Tet-On 3G系统控制病毒复制时背景表达水平仍然过高,本研究采用多种策略降低Tet-On 3G系统的背景表达水平,一是利用Csy4系统在转录后水平降低Tet-On 3G系统的背景表达水平,另一种策略是构建转基因粘虫将Tet-On 3G基因整合到粘虫基因组中。使用优化后背景表达水平更低的Tet-On 3G-Csy4系统控制AcMNPV的ie1基因表达时,病毒在sf9细胞中的复制可受诱导剂强力霉素Dox调控,将病毒注射粘虫喂食Dox后,从第24h至第48h开始往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abacavir,粘虫感染率可达到60.2%-70.1%,而存活率保持在58.9%-82.2%,在粘虫体内可实现病毒复制可控,病毒可感染粘虫而不杀死粘虫。而在构建转基因粘虫降低背景表达水平的方式中,我们虽成功将Tet-On 3G基因插入到粘虫基因组,但这个转基因品系不能支持ie1基因敲除的病毒复制。为了将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用于粘虫基因功能研究,我们将ds RNA基因表达盒和CRISPR/Cas9系统装载到AcMNPV基因组中,选择粘虫Mschs B基因作为靶标,分别进行基因沉默和敲除实验,但未能检测到靶标基因沉默和敲除。本研究筛选对sf9细胞具有侵染能力的因子,利用细菌介导基因转移至sf9细胞的方式生产杆状病毒,简化了病毒包装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为高通量生产杆状病毒提供便利;通过构建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降低AcMNPV其对寄主的致病性,可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昆虫体内进行沉默、敲除过表达和蛋白标记等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樊江斌[2](2020)在《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 GV)是一种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幼虫具有专一性和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目前,Cp GV已经被开发成生物杀虫剂,应用在数十万公顷的苹果和梨等蔷薇科水果的种植生产中,是最成功的杆状病毒商业化产品之一。近年来,田间发现的三种抗Cp GV(I-III型)的苹果蠹蛾种群以及可以克服这三种抗性的Cp GV分离株,为研究杆状病毒宿主相互适应性提供了理想的模型。本论文旨在阐明中国西北地区收集的Cp GV分离株对敏感和抗性苹果蠹蛾种群的毒力差异,病毒基因组多态性。同时开展了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剂的研究。运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七个Cp GV分离株的种群结构,包括Cp GV-ZY、-JQ、-ALE、-KS1、-KS2、-ZY2和-WW,寻找这些新分离株基因型和生物学差异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七个Cp GV对抗性苹果蠹蛾的生测结果表明Cp GV-JQ、-KS1和-ZY2可以克服I型抗性,感染幼虫的死亡时间明显延迟。新分离株遵循克服抗性的“pe38模型”,即缺少2×12 bp重复序列。尽管Cp GV-WW具有克服I型的特征,但是它不能高效杀死I型抗性苹果蠹蛾,却克服II型和III型抗性苹果蠹蛾。除了Cp GV-WW以外,其他Cp GV分离株生物测定结果与分离株的pe38重复序列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即pe38基因是苹果蠹蛾Cp RR1中抗性靶标。2.根据Illumina二代测序数据,完成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分离株采样地点相距甚远,但是它们的基因组高度保守且和已知Cp GV分离株有关联。基于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除了已报道的五个基因组类群A,B,C,D和E,发现和命名了两个基因组类群F(Cp GV-JQ和-ZY2)和基因组类群G(Cp GV-ALE)。设定Cp GV-M为参考基因组,定量不同分离株基因组类群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组份,确定其遗传构成。共发现563个SNPs,其中新发现223个SNPs属于这七个Cp GV。Cp GV-WW在基因组构成上是高度同质的,属于基因组类群E。其他的六种分离株则是由至少两种基因组类群组成的混合物。其中Cp GV-ZY、-KS1和-KS2基因组构成非常相似,分别由不同比例的基因组类群A(Cp GV-M)和基因组类群E(Cp GV-WW)组成。3.室内和半田间生测结果表明,在病毒悬液中添加7mg/ml的氧化铁能够显着提高Cp GV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与未添加氧化铁处理相比较,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3.88%和96.64%。说明添加低剂量氧化铁,增强了Cp GV对田间强日光、强紫外线的适应性,提高了该病毒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说明氧化铁有作为商业化Cp GV产品助剂的潜力,能提高Cp GV对苹果蠹蛾防治效果。4.喂食半致死剂量的Cp GV病毒后,研究敏感性和抗性苹果蠹蛾三龄幼虫热休克蛋白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变化。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在Cp S幼虫中Cp GV-M和-S感染引起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先增加,后降低。与对照比较,Cp GV-S感染引起Cp RR1幼虫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在侵染前期保持稳定,至第7天时转录水平增加了3倍多。对比hsp70s在Cp S和Cp RR1幼虫转录时相,发现Cp GV诱导hsp70s上调在Cp RR1幼虫中延迟了大约2天。当Cp GV在苹果蠹蛾幼虫体内成功建立侵染时,hsp70s转录水平上调。综上所述,七个Cp GV分离株对不同抗性苹果蠹蛾种群的毒力差异明显,其中高毒力分离株为Cp GV可持续防治苹果蠹蛾提供了病毒资源。根据基因组类群特异性SNP分布和频率计算未知分离株基因型组成和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杆状)病毒。低剂量氧化铁可保护Cp GV免受紫外线伤害,具有发展成Cp GV助剂的潜力。热休克蛋白hsp70s与Cp GV在苹果蠹蛾幼虫体内成功建立侵染有关。理解杆状病毒种群结构和遗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利用病毒保护剂提高田间防效,有助于改善当前Cp GV抗性治理和生物防治持续发展。

王承锐[3](2020)在《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开发新型的生物杀虫剂,我们从自然死亡的春尺蠖幼虫分离到新病毒株。通过电镜观察,初步确认该新病毒株是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食料给毒法测定其对春尺蠖3龄幼虫和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并研究新病毒株与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之间的增效作用。结果如下:(1)新毒株病毒的包涵体为多角体,一个多角体内包埋多个粒病毒粒子。在形态上与其他CPV无明显差别,确定其为质型多角体病毒。命名为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ocheima cinerarius cypovirus,ApciCPV)。(2)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1.42×104 OBs/mL。当Apc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时,相比Apc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10.9 d、最终致死率提高6.7%~43.3%。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Apc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3)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6.62×105 OBs/mL。当Dek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时,相比Dek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20 d、最终致死率提高2.8%~66.2%。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Dek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4)高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存在增效作用,且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当复配剂中NPV浓度的增加时,增效作用会逐渐减弱最后表现为相加作用;低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则更多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

王林美,岳冬梅,李树英,范琦,叶博,赵振军,张波[4](2013)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柞蚕蛹卵巢细胞感染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及形态发生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体外培养柞蚕蛹卵巢原代细胞,ApNPV病毒悬液感染细胞,测定细胞感染率及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ApNPV感染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ApNPV感染柞蚕蛹卵巢细胞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发现细胞胀大,细胞内有多角体病毒出现;感染7 d,细胞内多角体病毒数量增多,细胞感染率为40.2%,细胞上清液中无包涵体病毒(NOV)效价滴度为6.95×105TCID50/mL。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早期表现为细胞核膨大,而后核内出现病毒发生基质和核衣壳,核衣壳获得套膜形成病毒束,发育为成熟的病毒粒子,众多病毒粒子同时封存在一个折光性强,具有蛋白质性质、直径在0.7-10μm的多角体中。得出结论,ApNPV对柞蚕蛹卵巢细胞高度敏感,其在柞蚕蛹卵巢细胞内复制为典型的杆状病毒非同步复制。

杨苗苗[5](2012)在《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毛虫类害虫是我国重大森林害虫之一。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目前防治该害虫以化学农药为主。杆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专化性,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病原微生物杀虫剂。世界上已有50多种商品化生产的杆状病毒杀虫剂用于农林害虫的控制。因此,寻找致病力强的杆状病毒来防治该害虫显得非常必要。目前,作者在云南思茅松毛虫重灾区采集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kiNPV)形态学和毒力研究发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定名为DekiNPV。多角体呈不规则型,直径大小0.792.31μm(n=100),平均直径1.64±0.1μm,其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大量的长条形、圆形孔洞,长条形居多,大小(173.00254.00)×(55.10116.00) nm;一个多角体中有多个杆状病毒粒子,杆状病毒粒子长约(252.22359.38)×(70.18200.00)nm,两端钝圆或平截,其内含有19个核衣壳,大小(24.0028.60)×(242.00340.00)nm,平均大小25.80±0.86×265.00±12.66nm (n=50),为多粒包埋型。用浓度2.2×1042.2×108PIB/mL5个浓度的DekiNPV接种于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发现,DekiNPV对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有很强的毒力;LT50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长,分别为6.89、7.18、8.16、10.31和11.13d,LC50为1.72×105PIB/mL;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感染DekiNPV后第7d幼虫开始大量死亡,死亡高峰期为感染病毒后的第710d。对在实验室连续传四代后的DekiNPV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传代后的DekiNPV形态结构与原代一致,具有稳定性。2. DekiNPV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分析了DekiNPV全基因组序列,DekiNPV基因组大小为141,454bp, C+G含量为48.04%。预测DekiNPV含有14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大小在150个核苷酸以上,并与其它ORF有最小的重叠。其中有133个DekiNPV的ORF与报道已测序的杆状病毒具有同源性,13个ORF为该病毒特有,占全基因组的12.4%。基于DekiNPV的29个杆状病毒核心基因构建了该病毒的进化树,进化分析发现DekiNPV属于鳞翅目杆状病毒Group Ⅰ组,与MaviMNPV、BomaNPV、BmNPV、PlxyMNPV、RoMNPV和AcMNPV亲缘关系近。DekiNPV基因组中含有16个保守的结构基因,DekiNPV基因组缺失P6.9和odv-e56。该基因含有抗凋亡基因iap-1,iap-2和iap-3。DekiNPV基因组含中有12个bro基因。DekiNPV分别与AcMNPV、BmNPV、ChchNPV、LdMNPV、MacoNPV-B、SeMNPV和XecnGV进行了基因对等比较分析,发现该病毒与AcMNPV和BmNPV表现出了最好的线性关系。同源区分析发现,DekiNPV中共有11个hr。3. DekiNPV的PCR检测方法根据DekiNPV特有阅读框ORF146设计两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用DekiNP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了426bp和655bp片段,PCR产物经测序结果与引物选取片段大小一致。分别以两对引物对DekiNPV的基因组DNA、多角体进行检测,最小量检测均达到了0.8fg/mL DNA和5PIB/mL,在感病虫体内检测到了DekiNPV的存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检测等特点,可以用于DekiNPV寄主域、替代寄主和病毒在种群中动态变化等领域的研究。4. DekiNPV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用11种鳞翅目昆虫(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马尾松毛Dendrolimus punctatus、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两株昆虫细胞系[sf-9细胞和杨扇舟蛾细胞(CAF-clan II)]研究了DekiNPV的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研究发现DekiNPV具有很强的专化性,但DekiNPV可以诱发美国白蛾、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文山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体内潜伏性感染病毒。

王成燕[6](2012)在《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作为一类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丰富,对害虫作用独特且对环境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害虫生物防治剂。但天然的昆虫病毒因宿主范围窄、作用速度慢和作用活性低,大大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如何打破昆虫病毒的专化性以及提高它们的毒力成了拓宽昆虫病毒应用范围的重点和难点。NPV间自然重组现象较为普遍,不同NPV间重组可产生宿主域扩大病毒;另外病毒的毒力与宿主密切相关,在一种新宿主中的连续传代可提升其对传代宿主毒力,不过其对原宿主毒力显着下降。病毒在两种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后,病毒能否对两种宿主同时具有高毒力?尚无实验证明。因此,研究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及其在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过程中的毒力演化对于揭示病毒进化规律及发掘宿主域扩大和病毒毒力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鳞翅目重大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甜菜夜蛾S. exigua为靶标对象,首先研究两种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接着研究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最后研究病毒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和遗传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扩大和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本文选用不能经口感染甜菜夜蛾的斜纹夜蛾NPV (SINPV)日本福冈株和不能经口感染斜纹夜蛾的甜菜夜蛾NPV (SeNPV)美国株,将它们共同侵染甜菜夜蛾后,获得了能同时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宿主域扩大病毒株系,其对斜纹夜蛾的致病力与SINPV相当,致死中浓度(LC50值)无显着差异,同时对甜菜夜蛾也具备了一定的侵染力,但尚显着低于SeNPV对甜菜夜蛾的毒力。进一步将该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两种宿主中按4种模式进行交替传代,分别为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传代,以及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非严格交替传代,研究病毒毒力的演化规律。发现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经历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多代交替传递过程中,其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有显着上升,且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未有显着下降,但在传递20代过程中,除从斜纹夜蛾开始的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一直呈上升趋势,以甜菜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模式以及两种非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毒力未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4代以内显着上升,此后则有所下降。研究表明两种宿主中的交替传代可以提高病毒对一种宿主的适应性且同时保持了其对另一种宿主的适应性。2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其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比较了混合侵染前、混合侵染后、交替传代后以及连续传代后病毒的多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各病毒均属多粒包埋型病毒,混合侵染没有引起病毒多角体大小的改变,多角体直径无显着差异。但经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以及在斜纹夜蛾中的连续传代后,病毒多角体的直径显着减小。同时还发现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都没有造成病毒多角体内病毒束数量的改变,多角体内病毒束平均数量在各病毒间无显着差异。但带来病毒束内核衣壳数量的变化,经过混合侵染及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的一次交替传代后,病毒束内平均病毒核衣壳数较起始的SINPV福冈株显着下降,在经历20代次交替后,仍显着低于福冈株,而在斜纹夜蛾中连续传代时病毒核衣壳的数量未有显着变化。另外从各病毒束内不同核衣壳的分布来看,SeNPV美国株中病毒束内核衣壳分布均匀,62.5%病毒束中病毒核衣壳数量为3个,而其余病毒则分布较广,在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后的病毒中,病毒核衣壳的数量在1-12个间。研究表明,SeNPV和SlNPV昆合侵染以及在两种宿主中交替繁殖后能够改变其多角体的组装,从而带来多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3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polh和iap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组酶切、基因克隆分析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后的遗传变异。病毒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结果表明,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较混合侵染前的SINPV福冈株没有产生明显变化,Pst Ⅰ、Hind Ⅲ、EcoR Ⅰ和Xba Ⅰ这4种限制性酶切图谱均与混合侵染前一致。进一步对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分析发现,病毒混合侵染后其polh基因序列较混合侵染前SlNPV在第281个碱基上发生突变,氨基酸序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另还对宿主域扩大病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进行了克隆,发现其与已报道的SpliNPV iap基因同源性达95%,与SlNPV中国株G2iap基因同源性和SlNPV日本株iap同源性均只有80%。4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变化分析对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前后三个病毒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SlNPV和SeNPV经过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在基因组大小上较SlNPV福冈株变小,基因数量也有变化,少了1个基因,基因总长度也有增加;再经过交替传代,基因总长度进一步变长。再从各病毒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的百分比来看,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较混合侵染前SlNPV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百分增加,再经交替传递20代后,百分比进一步增加。各病毒株系GC含量变化不大。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具体分析则发现混合侵染后病毒lef-8(晚期表达因子)基因产生了一个碱基的变化,另外病毒基因组内有一个255bp片段的插入,且在进一步交替传递20代后,此变化仍存在。

唐平[7](2011)在《一株新鉴定的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杆状病毒具有闭合环状双链DNA基因组,是一类主要感染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病原物,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造成环境污染,宿主专一性强,能有效控制田间害虫种群密度等优点。本文对一株分离自棉铃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电镜观察,表明其为多粒包埋型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感染实验表明其与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HearSNPV)有不同的宿主域,细胞感染实验表明其与HearSNPV有不同的病理效应,因此对其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与其它杆状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对一株分离自棉铃虫的病毒纯化后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其呈不规则多角体型,包涵体中有多个包含病毒核衣壳的囊膜,每个病毒囊膜内含有2个以上核衣壳,符合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特征,将其命名为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multinucleo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HearMNPV)。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HearMNPV的DNA在棉铃虫体内复制经历了减少期、隐晦期、增长期及稳定期4个时相,表明其宿主体内复制良好。HearMNPV对其它昆虫的感染性实验表明它对东方粘虫有较好的感染性,但不能感染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而HearSNPV不能感染东方粘虫,表明两者有着不同的宿主域。HearMNPV对Hz-AM1细胞系感染后没有多角体产生,也不显示明显的细胞病理效应;对棉铃虫胚胎细胞系QB-Ha-E-5细胞系感染后有大量多角体产生,呈现较好的感染性。Hz-AM1是HearSNPV的敏感细胞系,用源自HearSNPV的HaBacmid-egfp对QB-Ha-E-5细胞系感染,细胞感染后有明显的荧光产生,表明HearMNPV和HearSNPV对宿主细胞感染性存在不同。为进一步分析HearMNPV,将Sau3AⅠ部分酶切HearMNPV基因组DNA,SalⅠ完全酶切pUC19载体,以Klenow酶分别对回收的片断和载体进行半补齐反应,经连接、转化后,得到用半补齐法构建的覆盖率大于99.9%的HearMNPV基因组文库。对HearMNPV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表明基因组的大小为154,196bp,G+C含量为40.07%,推测含有162个与相邻的ORF有最小重叠且大于150bp的ORF,占基因组全序列的90.16%,4个同源重复区等非编码区序列占整个基因组的9.84%。基因对等图表明HearMNPV与HearSNPV共线性较低,HearMNPV基因组结构与披肩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株(Mamestraconfigurata nucleopolyhedrovirus-B,MacoNPV-B)有很好的共线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earMNPV与HearSNPV不在同一簇中,而与MacoNPV-B存在同一簇中。HearMNPV与HearSNPV在基因组的大小、内容,同源基因的排列、一致性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别,结合昆虫宿主域实验确定HearMNPV是一株不同于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SNPV)的新病毒种。与MacoNPV-B基因组结构相比,HearMNPV缺失了包含ORF54、55、56、57、58的片断,长度约为5.4kb,其基因组中HearMNPV orf66、orf17、bro基因、hr序列与MacoNPV-B存在明显的不同,表明其与MacoNPV-B的亲缘关系然很近,但在基因组的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温发园[8](2009)在《杨扇舟蛾等几种重要林业昆虫细胞系的建立及颗粒体病毒体外增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建立了来源于150多种昆虫的800株以上的昆虫细胞系,其中260株以上为鳞翅目昆虫的细胞系,但相对于已知的几十万种昆虫来说,这些细胞系还远远不够。在某些研究方面,仍然需要特定昆虫种类来源或者特定细胞类型的细胞系。在培养细胞中,各种病毒也具有不同的受纳细胞系统。一般说来,核型多角体病毒比较容易在昆虫细胞系中复制,但在颗粒体病毒中至今尚未建立一个比较满意的颗粒体病毒——细胞离体系统,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多新的昆虫细胞系,为害虫病毒的规模化扩增打下基础。本研究选取9种重要的林业害虫进行细胞系建立和杆状病毒增殖,并尝试对已建立的细胞系进行无血清培养,试图为林业昆虫病毒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选取的9种重要的林业害虫为: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枣尺蠖(Sucra jujuba)、茶尺蠖(Ecotropis Obliqua)、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月季叶蜂(Arge pagana)。对这些害虫先进行解剖,取胚胎、卵巢、精巢、血细胞和脂肪体,然后建立原代培养,选用TNM-FH, IPL-41, Excell-405, Excell-420, TC-100昆虫培养液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产下约4天的鳞翅目昆虫受精卵比较容易游离出细胞并建立成细胞系。经过培养,成功建立了两株来源于杨扇舟蛾胚胎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AF-ClanⅠ和CAF-ClanⅡ,现已传代分别传到第78代和57代,其合适的培养液为TNM-FH+10%灭活的胎牛血清,最适宜的pH值是6.4。两株细胞系的特点为:CAF-ClanⅠ细胞大部分悬浮,有少量贴壁,细胞的形状有:圆形、梭形和似巨噬形3种;CAF-ClanⅡ的细胞大部分贴壁,主要由圆形和梭形细胞组成。在27℃培养条件下,CAF-Clan I第22代细胞和CAF-Clan II第24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68.5h和38.2h;两株细胞系第15代的染色体数目范围大部分在62100之间,也有少数细胞超过260 (n=30)。随后,运用DAF-PCR方法鉴定了这两种细胞系表明其来源于杨扇舟蛾。并测定了两株细胞系对几种杆状病毒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AF-ClanⅡ细胞系对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anGV)、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三种病毒敏感,所产生AcMNPV和EoNPV的包涵体产量分别为129±4OBs/细胞和124±15 OBs/细胞。出芽型ClanGV(ClanBV)接种CAF-Clan II的TCID50为6.5×105 TCID50/mL。与CAF-ClanⅡ相比,CAF-ClanⅠ细胞系对ClanGV和AcMNPV敏感性稍低,对Eo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和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iNPV)不敏感。两株细胞系长期冻存在-80℃和液氮中并多次成功复苏。CAF-Clan I的单细胞克隆正在进行放大培养。研究中,还进行了所培养的细胞系接种、复制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系接种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后,在15℃和27℃的温度条件下,受侵染的细胞系细胞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病毒粒子和包涵体等不同阶段的形态结构发生,但未观察到包涵体中的单粒包埋病毒粒子,包涵体大小与接种的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大小一致,表明ClanGV可以侵染CAF-ClanI和CAF-ClanII细胞,但复制是否完整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针对两株细胞系在几种培养液中的生长状况,尝试配制了一种无血清培养基。目前,CAF-Clan I和CAF-Clan II已在这种培养基中生长了5代。这种改进的无血清培养基的成本是商品化培养基的31.8~47%。论文还对其他8种重要林木害虫的细胞系培养进行了研究。其中,取自美国白蛾胚胎的一瓶原代培养细胞已经成功传了第4代,有望建成1株新的细胞系。春尺蠖和光肩星天牛等其他林业昆虫的原代培养还在进行中。适合美国白蛾和春尺蠖细胞生长的的培养液是IPL-41+10%FBS。本研究建立了2株新的鳞翅目昆虫细胞系,丰富了昆虫细胞系资源;进行了两种细胞系复制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试验,表明其对病毒敏感,具有良好的体外复制该颗粒体病毒的前景;再者,本研究中研制的无血清培养液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病毒、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以及规模化生产昆虫病毒杀虫剂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还进行了美国白蛾及其他8种重要的林业害虫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为它们的成功建系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还发现,在进行昆虫细胞系建立时,选取产下约4天的受精卵,将解剖出的胚胎组织切成微小的组织块可以促使其游离出较多的细胞,便于建立成昆虫细胞系。本结论为今后建立新的昆虫细胞系提供了技术上借鉴。

杨唯一[9](2009)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辅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美国白峨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HcNPV)的毒力进行生物测定,并研究了增效物质、光保护物质和保存剂对其增效作用、紫外防护作用和常温保存作用。对应用于超低容量喷洒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细度进行筛选,确定适宜的喷洒细度。取得结果如下:(1)用HcNPV感染美国白蛾3龄幼虫,幼虫对HcNPV敏感性高,测得LC50为2.1×105 PIB.mL-l,HcNPV感染浓度越高,幼虫死亡越快,幼虫死亡速度与感染浓度呈正相关。(2)HcNPV分别与0.5% g/mL荧光增白剂BA、VBL、CBS-X以及1% g/mL和2% g/mL荧光增白剂BA、VBL、CBS-X混配饲喂美国白蛾3龄幼虫。结果表明:在HcNPV中加入0.5%的VBL和1%的BA均对美国白蛾幼虫有很强增效作用。添加0.5%VBL的增效比值SR为182.14,添加1%BA的增效比值SR为178.00。(3)HcNPV分别与0.5% g/mL荧光增白剂BA、VBL、CBS-X以及1% g/mL和2% g/mL荧光增白剂BA、VBL、CBS-X混配,分别在日光下照射2h、4h、8h、16h后取样饲喂美国白蛾3龄幼虫。结果表明:1%的BA和1%的VBL为理想的光保护剂。其中加入1%的荧光增白剂BA光保护效果最为理想,光照16小时后仍保持了73.3%的致死率,毒力减退率仅为21.4%。(4)HcNPV分别与0.1% g/mL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以及0.3% g/mL和1% g/mL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混配,将配好的混配液分别置于4℃和25℃下保存,每隔一个月取样一次,进行生测实验。结果表明:0.1%双乙酸钠效果最为理想,保存10个月后毒力保持率达到37.5%,0.1%和0.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个月后毒力保持率分别为29.3%和33.3%。每个处理随着保存时间的不同,均表现出保存时间与死亡率的显着相关性,死亡率与保存时间成负相关。

李轶女[10](2008)在《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基因组全序列分析》文中指出杆状病毒是已知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呈杆状,仅感染无脊椎动物,具有大的双链,共价闭合,环状的DNA基因组。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基因功能和它们的进化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已经有大量的杆状病毒基因组已经被测序,方便了我们对病毒基因组的进一步的了解而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主要对两种杆状病毒: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I(SpltNPV II)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1. PsGV和SpltNPV II的形态学特性根据包涵体形态的不同,将杆状病毒分为NPVs和GVs两类,NPVs的包涵体呈多角体形,内有多个病毒粒子,而GVs的包涵体呈颗粒体形,内只有一个病毒粒子。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纯化的PsGV的包涵体形状规则,大小比较均一,长度约为0.5μM,直径为0.3μM。通过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每个包涵体内部有一个杆状病毒粒子,长约310nm,宽约40nm,每个病毒粒子内只有一个核衣壳。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纯化的SpltNPV II的包涵体形状不太规则,大小也不均一,直径约1.3μM。在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每个包涵体内部有多个杆状病毒粒子,长约260nm,宽约50nm,每个病毒粒子内含有多个核衣壳。2. PsGV的基因组全序列分析测定了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病毒(PsGV)基因组全序列,PsGV基因组大小为176,677bp,是目前已经测序的杆状病毒基因组中仅次于XecnGV的第二大基因组。其G+C含量为39.79%,编码183个ORFs,每个ORFs大小为150核苷酸或以上,并且与其它ORF具有最小的重叠。与已经测序的AcMNPV、XecnGV和HearGV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发现PsGV与XecnGV和HearGV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和共线性,而且这三个基因组均有9个hrs,它们的结构以及在基因组中的位置都非常保守。在183个预测的ORFs中有69个与AcMNPV具有同源性,占整个基因组的37.7%;有166和169个ORFs分别与XecnGV和HearGV具有同源性,分别占整个基因组的90.7%和92.3%。PsGV与XecnGV和HearGV的同源基因的氨基酸相似性为79%,远远高于与AcMNPV同源基因的相似性(34%)。除了PsGV基因组特有的7个ORFs以外,还确定了12个bro基因、2个helicase基因和3个enhancin基因。在PsGV基因组中有两个完全一致的反向互补的重复基因(ORF39和49),并通过PCR扩增进行了验证。通过质谱分析,在PsGV(OB)中鉴定了12个颗粒体组成蛋白,包括6个ODVs特异性蛋白组分和1个ODVs和BVs共有的蛋白组分。其中ORF174由于它的功能至今未见报道,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判定其属于一种新的颗粒体组成蛋白。3. SpltNPV II的基因组全序列分析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 II)基因组全序列,表明这是一个新的杆状病毒。该基因组大小为148,634bp,G+C含量为45%,编码149个ORFs,每个ORFs大小为150核苷酸或以上,并且与其它ORF具有最小的重叠。其中141个ORFs(94.6%)与其它的杆状病毒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包括97个与AcMNPV同源,96个与SpltNPV I同源,133个与SeMNPV同源,这些同源基因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41.4%、44.6%和76.5%。在SpltNPV II基因组中有8个特有的ORFs和7个hrs。除了2个bro基因以外,在SpltNPV II基因组中还有2个重复的ORFs:p26和odv-e5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的每个重复的来源都不同。SpltNPV II和SpltNPV I是从相同的宿主分离到的两种杆状病毒,对它们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包括基因组大小、ORFs数目、G+C含量、基因内容、基因顺序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结合之前的杀虫效果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与苏州大学朱江教授交流),认为SpltNPV II是一种不同于SpltNPV I的新病毒。4. PsGV和SpltNPV II的系统进化分析迄今为止,已知有45种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它们共有29个保守的基因,被认为是杆状病毒的核心基因,这些基因通常编码最基本的功能。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这29个核心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后的系统进化树,这个进化树支持了将杆状病毒分为鳞翅目NPVs、鳞翅目Gvs、膜翅目杆状病毒和双翅目杆状病毒的最新建议分类系统,其中鳞翅目NPVs又分为Group I和Group II。根据这个系统进化树, PsGV属于鳞翅目GVs,PsGV与HearGV和XecnGV的进化关系最近,这与本文第四章中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这个系统进化树还可以看出:SpltNPV II属于鳞翅目Group II NPVs,与SeMNPV关系最近。虽然SpltNPV II与SpltNPV I共同属于鳞翅目Group II NPVs,但是关系却比较远,再次验证了SpltNPV II是一个不同于SpltNPV I的新病毒。

二、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构建及其在粘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鳞翅目昆虫基因功能研究现状
    1.2 杆状病毒简介
    1.3 杆状病毒遗传改造方法简介
    1.4 四环素诱导调控系统简介
    1.5 Csy4 系统简介
    1.6 杆状病毒制备方法简介
    1.7 细菌侵染介导基因转移到真核细胞研究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菌侵染介导基因转移包装杆状病毒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侵染因子载体构建
        2.2.5 吞噬体逃逸相关因子克隆
        2.2.6 细菌侵染昆虫细胞效率检测
        2.2.7 构建asd基因敲除DH10Bac菌株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细菌侵染效率检测
        2.3.1.1 耶尔森氏菌侵染因子检测
        2.3.1.2 立克次氏体侵染因子检测
        2.3.2 构建asd基因敲除的DH10Bac菌株
        2.3.3 细菌侵染介导基因转移包装AcMNPV
        2.3.4 吞噬体逃逸相关因子功能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构建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昆虫
        3.2.2 质粒和菌株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试剂
        3.2.5 构建egt基因敲除的AcMNPV载体
        3.2.6 构建ie1 基因敲除的AcMNPV载体
        3.2.7 构建Tet-On 3G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
        3.2.8 检测病毒在粘虫体内复制情况
        3.2.9 利用tTS降低Tet-On 3G系统的背景表达水平
        3.2.10 利用Csy4 降低Tet-On 3G系统的背景表达水平
        3.2.11 利用Tet-On 3G-Csy4 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re-lox66/77 敲除载体构建
        3.3.2 构建egt基因敲除的AcMNPV载体
        3.3.3 构建Tet-On3G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载体
        3.3.3.1 构建ie1 基因敲除的AcMNPV载体
        3.3.3.2 Tet-On3G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在 sf9 细胞中复制情况
        3.3.3.3 Tet-On3G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在粘虫中复制情况
        3.3.4 利用t TS系统降低Tet-On3G系统的背景表达
        3.3.5 利用Csy4 系统降低Tet-on3G系统背景表达
        3.3.6 利用Tet-On3G-Csy4 系统控制 AcMNPV复制
        3.3.6.1 Tet-On3G-Csy4 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在 sf9 细胞中复制情况
        3.3.6.2 Tet-On3G-Csy4 系统控制ie1 基因表达的AcMNPV在粘虫中复制情况
    3.4 讨论
第四章 转Tet-On3G基因粘虫构建及功能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供试昆虫
        4.2.2 质粒和菌株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试剂
        4.2.5 piggy Bac转座子载体构建
        4.2.6 粘虫胚胎注射
        4.2.7 转基因粘虫鉴定
        4.2.7.1 粘虫DNA检测
        4.2.7.2 PCR鉴定插入位点鉴定
        4.2.7.3 RT-PCR检测Tet-On3G表达情况
        4.2.8 转Tet-On3G基因粘虫功能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利用piggy Bac转座子构建转Tet-on3G基因粘虫
        4.3.2 转Tet-On3G基因粘虫鉴定
        4.3.2.1 转Tet-On3G基因粘虫DNA检测
        4.3.2.2 转Tet-On3G基因粘虫m RNA检测
        4.3.2.3 Tet-On3G基因插入位点鉴定
        4.3.3 转Tet-On3G基因粘虫功能验证
    4.4 讨论
第五章 AcMNPV载体在粘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供试昆虫
        5.2.2 质粒和菌株
        5.2.3 实验仪器
        5.2.4 实验试剂
        5.2.5 AcMNPV介导RNAi
        5.2.5.1 构建表达dsRNA质粒
        5.2.5.2 在sf9 细胞中质粒介导RNAi效率检测
        5.2.5.3 构建表达dsRNA的 AcMNPV载体
        5.2.5.4 在sf9 细胞中AcMNPV载体介导RNAi效率检测
        5.2.5.5 在粘虫中AcMNPV载体介导RNAi效率检测
        5.2.5.6 统计分析
        5.2.6 AcMNPV介导CRISPR/Cas9
        5.2.6.1 粘虫U6 启动子克隆
        5.2.6.2 粘虫U6 启动子功能验证
        5.2.6.3 Cas9 基因表达盒敲入AcMNPV基因组
        5.2.6.4 Mschs B基因g RNA载体构建
        5.2.6.5 Mschs B基因CRISPR/Cas9 载体构建
        5.2.6.6 AcMNPV载体介导粘虫基因敲除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AcMNPV介导RNAi
        5.3.1.1 在sf9 细胞中质粒介导RNAi
        5.3.1.2 在sf9 细胞中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介导RNAi
        5.3.1.3 在粘虫中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介导RNAi
        5.3.2 AcMNPV介导CRISPR/Cas9
        5.3.2.1 粘虫U6 启动子克隆
        5.3.2.2 粘虫U6 启动子功能验证
        5.3.2.3 Cas9 基因表达盒敲入AcMNPV基因组
        5.3.2.4 粘虫体内AcMNPV介导基因敲除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蠹蛾的发生与分布
    1.2 苹果蠹蛾的生物防治方法
    1.3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分类状地位和组织病理学
    1.4 苹果蠹蛾颗粒病田间应用
    1.5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田间抗性发生
    1.6 Illumina第二代测序在杆状病毒中的应用
    1.7 CpGV紫外线保护剂
    1.8.热休克蛋白70
    1.9 .研究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七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毒力差异和多样性
    2.2 引言
    2.3 材料与方法
        2.3.1 待试昆虫
        2.3.2 病毒扩繁
        2.3.3 毒力测定
        2.3.4 Cp GV分离株中pe38 基因序列比较
    2.4 结果
        2.4.1 CpGV分离株的毒力差异
        2.4.2 Pe38基因PCR产物分析
        2.4.3 多重序列比对pe38基因扩增片段
    2.5 讨论
第三章 七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遗传构成
    3.2 引言
    3.3 材料和方法
        3.3.1 CpGV分离株及扩繁
        3.3.2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3.3.3 系统发育分析
        3.3.4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4 结果和讨论
        3.4.1 基因组组装和系统发育
        3.4.2 基因组注释和比较
        3.4.3 Pe38基因重复序列多态性
        3.4.4 SNP分类和Cp GV分离株基因组组成
第四章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紫外线保护剂的研究
    4.2 引言
    4.3 材料与方法
        4.3.1 供试虫源、Cp GV-ZY及氧化铁
        4.3.2 试验方法
        4.3.2.1 氧化铁对苹果蠹蛾幼虫死亡率影响
        4.3.2.2 不同浓度氧化铁混合Cp GV-ZY后进行UVB照射处理
        4.3.2.3 不同浓度氧化铁混合Cp GV-ZY后进行自然光处理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氧化铁对苹果蠹蛾幼虫死亡率影响
        4.4.2 不同浓度氧化铁对Cp GV-ZY免受UVB辐射损害的效果
        4.4.3 不同浓度氧化铁对Cp GV-ZY免受强日照辐射损害的效果
    4.5 讨论
第五章 感染不同Cp GVs的苹果蠹蛾hsp70s转录水平差异
    5.2 引言
    5.3 材料与方法
        5.3.1 昆虫与病毒
        5.3.2 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
        5.3.3 收集RT-PCR的样品
        5.3.4 测定苹果蠹蛾热休克蛋白转录水平
    5.4 结果
        5.4.1 半致死剂量(LD50)
        5.4.2 定量热休克蛋白70转录水平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质型多角体病毒
        1.1.1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类
        1.1.2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结构及生化特性
        1.1.3 质型多角体的寄主域/交叉感染
        1.1.4 质型多角体的侵染与发生
        1.1.5 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昆虫的影响
        1.1.6 质型多角体病毒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1.1.7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用
    1.2 春尺蠖及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1.3 思茅松毛虫及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病毒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试剂及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ciCPV)新病毒株鉴定
        2.2.2 ApciCPV对春尺蠖的毒力测定
        2.2.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2.2.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2.2.5 复配剂(Dek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3.1.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3.1.2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3.2 ApciCPV对春尺蠖的生物活性
        3.2.1 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3.2.2 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3.3 ApciCPV与Apc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3.3.1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
        3.3.2 复配剂(ApciNPV+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3.3.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3.3.4 ApciCPV与ApciN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3.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生物活性
        3.4.1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3.4.2 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3.5 ApciCPV与Dek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3.5.1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毒力
        3.5.2 复配剂(DekiNPV+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3.5.3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3.5.4 ApciCPV与DekiN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ApciCPV的寄主域
        4.2.2 ApciCPV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松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1.1.1 松毛虫病毒种类
        1.1.2 国内外松毛虫病毒的应用
        1.1.3 松毛虫病毒的交叉感染研究
        1.1.4 松毛虫病毒基因组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5 问题及展望
    1.2 杆状病毒的分类学和生物学
        1.2.1 分类
        1.2.2 杆状病毒的感染周期
        1.2.3 杆状病毒基因组结构
        1.2.4 杆状病毒的重复基因
        1.2.5 涉及杆状病毒宿主域的病毒基因
        1.2.6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
    1.3 杆状病毒杀虫剂
        1.3.1 体内生产
        1.3.2 体外生产
        1.3.3 病毒的利用
        1.3.4 杆状病毒在害虫防治中的限制因素
        1.3.5 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利用前景和展望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及毒力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2.3 方法
        2.3.1 病毒的初步鉴定
        2.3.2 病毒的分离纯化
        2.3.3 病毒的染色鉴定
        2.3.4 病毒超微结构观察
        2.3.5 毒力测定
        2.3.6 传代病毒超微结构的观察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思茅松毛虫室内饲养
        2.4.2 病毒鉴定
        2.4.3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
        2.4.4 不同感染浓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DekiNPV 来源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3.2.4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3.2.5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6 DNA 测序
        3.2.7 DNA 序列分析
        3.2.8 系统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
        3.2.9 核酸序列号
    3.3 结果
        3.3.1 DekiNPV 基因组序列分析
        3.3.2 DekiNPV 基因组结构
        3.3.3 DekiNPV 与其它杆状病毒的 ORF 的比较
        3.3.4 结构基因
        3.3.5 DNA 复制和晚期基因的表达
        3.3.6 抗凋亡基因
        3.3.7 辅助功能基因
        3.3.8 重复基因(bro genes)
        3.3.9 DekiNPV 特有 ORF
        3.3.10 基因对等图分析
        3.3.11 同源区(homologous regions/hr)
        3.3.12 进化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 PCR 检测方法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病毒株和多角体纯化
        4.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4.2.3 主要仪器
        4.2.4 病毒 DNA 的提取
        4.2.5 病虫总 DNA 的提取
        4.2.6 健康虫总 DNA 的提取
        4.2.7 DekiNPV 的 PCR 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与特异性检测结果
        4.3.2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6 个浓度的 PCR 检测结果
        4.3.3 不同底物目标片段的检测结果
        4.3.4 DekiNPV 寄主域的 PCR 检测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虫来源
        5.2.2 细胞来源
        5.2.3 主要试剂
        5.2.4 主要仪器
        5.2.5 病毒纯化
        5.2.6 接种物 DekiNPV 纯度的检查
        5.2.7 病毒粒子的制备
        5.2.8 基于 11 种鳞翅目昆虫对 DekiNPV 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
        5.2.9 两种处理后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
        5.2.10 两株昆虫细胞系在 DekiNPV 寄主域上的研究
        5.2.11 两种处理后死亡的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多角体的分离和鉴定
        5.2.12 病毒 DNA 的提取
        5.2.13 酶切分析
        5.2.14 幼虫总 DNA 的提取
        5.2.15 美国白蛾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5.2.16 四种松毛虫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5.2.17 两种处理后 4 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分离到的多角体是否含有DekiNPV 的 PCR 检测
        5.2.18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接种物的纯度检测
        5.3.2 DekiNPV 对 11 种鳞翅目昆虫的致死率
        5.3.3 两种处理后 5 种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结果
        5.3.4 DekiNPV 对 2 株昆虫细胞系的感染研究
        5.3.5 两种处理后死亡虫体内病毒的超微结构观察
        5.3.6 两种处理后美国白蛾幼虫中分离到的病毒身份的鉴定
        5.3.7 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的潜伏性病毒的确认
        5.3.8 DekiNPV 诱发潜伏感染的能力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昆虫病毒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1.1 核型核多角体病毒
        1.2 颗粒体病毒
        1.3 质型多角体病毒
        1.4 昆虫痘病毒
    2 病毒重组拓宽病毒杀虫谱研究进展
        2.1 昆虫病毒自然重组拓宽杀虫谱
        2.2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大宿主域
    3 宿主中连续传代提升病毒毒力研究进展
    4 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及杀虫速度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4.1 与宿主域相关的基因
        4.2 与毒力速度相关的基因
    5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时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扩大和毒力演化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扩大
        2.2 宿主域扩大病毒交替传代时对斜纹夜蛾毒力的演化
        2.3 宿主域扩大病毒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演化
    3 讨论
第三章 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病毒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
        1.2 病毒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1.3 超薄切片样品制备
    2 结果分析
        2.1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polh和iap基因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毒混合侵染前后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图谱比较
        2.2 宿主域扩大病毒polh基因变异
        2.3 宿主域扩大病毒Iap基因的克隆
    3 讨论
第五章 病毒宿主域扩大和毒力提升后其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
        1.2 病毒DNA的提取
        1.3 DNA浓度测定
        1.4 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基因预测
        2.2 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一株新鉴定的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杆状病毒
        1.1.1 杆状病毒分类学
        1.1.2 杆状病毒对宿主的侵染过程
        1.1.3 杆状病毒基因组研究
        1.1.4 影响宿主功能的杆状病毒基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毒株和多角体病毒纯化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
        2.2.2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电镜观察
        2.3.2 透射电镜观察
第三章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体内体外复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质粒和菌种
        3.1.2 昆虫细胞及病毒
        3.1.3 试验昆虫
        3.1.4 试剂
        3.1.5 细菌培养基
        3.1.6 昆虫细胞培养基
        3.1.7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
        3.1.8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的传代
        3.2.2 细胞的冻存
        3.2.3 细胞的复苏
        3.2.4 病毒感染细胞
        3.2.5 昆虫添食病毒
        3.2.6 碱法少量快速抽提质粒 DNA
        3.2.7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
        3.2.8 玻璃奶法纯化回收 DNA 片段
        3.2.9 DNA 的连接
        3.2.10 感受态细胞的小量制备
        3.2.11 感受态细胞的大量制备
        3.2.12 质粒 DNA 的转化
        3.2.13 快速细胞破碎法鉴定重组质粒
        3.2.14 绝对定量 PCR
    3.3 结果
        3.3.1 HearMNPV 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体外复制)
        3.3.2 HearMNPV 在棉铃虫体内的复制
        3.3.3 HearMNPV 对其它昆虫的感染
    3.4 讨论
第四章 半补齐法构建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文库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HearMNPV 的扩增
        4.2.2 多角体病毒 DNA 的提取
        4.2.3 用 Sau3AⅠ酶对 HearMNPV 基因组 DNA 随机切割
        4.2.4 半补齐反应
        4.2.5 连接与转化
        4.2.6 插入片断大小鉴定及文库覆盖率
        4.2.7 DNA 测序
        4.2.8 基因组序列组装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解析
    5.1 实验方法
        5.1.1 ORF 的确定
        5.1.2 启动子基序搜索
        5.1.3 同源重复区(hrs)的寻找
        5.1.4 基因组内容、组织及排列分析
        5.1.5 系统进化分析
    5.2 结果
        5.2.1 HearMNPV 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5.2.2 基因对等图分析
        5.2.3 系统进化分析
        5.2.4 HearMNPV 与 MacoNPV-B 基因组结构的比较
        5.2.5 HearMNPV ORF6644
        5.2.6 HearMNPV ORF1746
        5.2.7 HearMNPV unique ORF
        5.2.8 bro genes
        5.2.9 hrs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性研究
    6.2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体内体外复制研究
    6.3 半补齐法构建 HearMNPV 基因组文库
    6.4 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解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杨扇舟蛾等几种重要林业昆虫细胞系的建立及颗粒体病毒体外增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
        1.2.2 昆虫细胞培养研究现状
        1.2.3 昆虫细胞培养液研究进展
        1.2.4 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扇舟蛾胚胎细胞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原代培养
        2.2.2 传代及建立细胞系
        2.2.3 细胞系的形态特征
        2.2.4 细胞系的生长曲线
        2.2.5 染色体分析
        2.2.6 运用DAF-PCR 鉴定细胞系
        2.2.7 细胞系对pH 值的选择
        2.2.8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2.2.9 单细胞克隆
        2.2.10 细胞系对ClanGV 等五种杆状病毒的感染敏感性测定
    2.3 小结
第三章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在细胞系细胞中的形态发生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形态
        3.2.2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在细胞内的形态发生
    3.3 小结
第四章 杨扇舟蛾细胞系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细胞系对不同培养基的选择
        4.2.2 无血清培养基的配方
        4.2.3 细胞对无血清培养基的适应和生长特性
        4.2.4 配制培养液与购买商品化培养液成本比较
    4.3 小结
第五章 其他几种重要林业害虫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美国白蛾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5.2.2 春尺蠖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5.2.3 茶尺蠖及枣尺蠖的原代培养
        5.2.4 鞭角华扁叶蜂及月季叶蜂的原代培养
        5.2.5 光肩星天牛及桑天牛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胚胎时期的选择与细胞能否传代继而建系的关系
        6.2.2 细胞系形态的变化
        6.2.3 传代方法
        6.2.4 两株细胞系对杆状病毒敏感性不同原因的分析
        6.2.5 胚胎来源的细胞系与颗粒体病毒敏感性的关系
        6.2.6 颗粒体病毒体外复制的稳定性
        6.2.7 细胞低温培养与颗粒体离体复制的关系
        6.2.8 关于研制的无血清培养液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试剂配制及供试培养液
    附录B 实验仪器及耗材型号、厂家
    附录C 专有名词表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辅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昆虫病毒学研究进展
    1.3 杆状病毒研究进展
        1.3.1 杆状病毒
        1.3.2 杆状病毒的分类学地位
        1.3.3 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
    1.4 NPV 研究进展
        1.4.1 NPV 的结构
        1.4.2 昆虫NPV 多角体的理化性质
        1.4.3 昆虫NPV 的感染机制及其复制
        1.4.4 昆虫NPV 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
    1.5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概况
        1.5.1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1.5.2 美国白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5.3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强作用研究
        1.5.4 各类增效剂可能的增效机理
    1.6 荧光增白剂在昆虫病毒上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7 国内外HcNPV 制剂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目的
        1.8.2 主要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HcNPV 的活性及其增效研究
    2.1 HcNPV 的室内活测定性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HcNPV 与荧光增白剂混配的增效作用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HcNPV 光保护剂研究
    3.1 HcNPV 的室内活性测定
        3.1.1 材料与方法
    3.2 HcNPV 与荧光增白剂混配的光保护作用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HcNPV 常温保存剂的研究
    4.1 HcNPV 的室内活性测定
        4.1.1 材料与方法
    4.2 HcNPV 常温保存剂的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杆状病毒的生物学和分类学
    1.2 杆状病毒基因组
        1.2.1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测序概况
        1.2.2 杆状病毒基因组结构
        1.2.3. 杆状病毒的基因结构
        1.2.4. 保守基因及其功能
        1.2.5. 可变基因
        1.2.6. 基因组的重组
    1.3 杆状病毒的系统发生和进化
        1.3.1 杆状病毒的系统发生史
        1.3.2 杆状病毒的进化
第二章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方案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案
第三章 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的形态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病毒株和颗粒体病毒纯化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
        3.2.2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
        3.3.1 扫描电镜观察
        3.3.2 透射电镜观察
第四章 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病毒株和颗粒体纯化
        4.1.2 菌株和质粒
        4.1.3 工具酶
        4.1.4 试剂
        4.1.5 培养基及有关溶液的配制
        4.1.6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颗粒体病毒DNA 的提取
        4.2.2 碱法少量快速抽提质粒DNA
        4.2.3 碱法大量制备质粒DNA
        4.2.4 DNA 浓度测定
        4.2.5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
        4.2.6 玻璃奶法纯化回收DNA 片段
        4.2.7 DNA 的连接
        4.2.8 质粒DNA 的转化
        4.2.9 重组质粒的鉴定
        4.2.10 随机文库的建立
        4.2.11 DNA 测序
        4.2.12 基因组序列分析
        4.2.13 基因组中2 个同源基因位置的确定
        4.2.14 PsGV(ODVs)颗粒体组成蛋白的制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sGV 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4.3.2 PsGV 的ORFs 与其它杆状病毒的比较
        4.3.3 PsGV 特有的ORF
        4.3.4 同源区(hr)
        4.3.5 杆状病毒的重复基因(bro genes)
        4.3.6 PsGV 基因组中的两个同源基因
        4.3.7 PsGV 基因组中最大的基因
        4.3.8 PsGV 增效蛋白基因(enhancin)
        4.3.9 PsGV(OBs)颗粒体组成蛋白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I 的形态特征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病毒株和多角体纯化
        5.1.2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3.1 扫描电镜观察
        5.3.2 透射电镜观察
第六章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I 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6.1 实验材料
        6.1.1 病毒株和多角体纯化
        6.1.2 菌株和质粒
        6.1.3 工具酶
        6.1.4 试剂
        6.1.5 培养基及有关溶液的配制
        6.1.6 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SpltNPV II 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6.3.2 SpltNPV II 的ORFs 与其它杆状病毒的比较
        6.3.3 SpltNPV II 特有的ORFs
        6.3.4 同源区(hr)
        6.3.5 杆状病毒的重复基因(bro genes)
        6.3.6 SpltNPV II 中含有两个同源序列的基因
        6.3.7 SpltNPV II 与SpltNPV I 比较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PsGV 和 SpltNPV II 的系统进化分析
    7.1 实验材料
    7.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的形态特性研究
    8.2 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基因组序列分析
    8.3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II(SpltNPV II)的形态特性研究
    8.4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II(SpltNPV II)基因组序列分析
    8.5 PsGV 和 SpltNPV II 的系统进化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制可控型AcMNPV载体构建及其在粘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D]. 周义成.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D]. 樊江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承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柞蚕蛹卵巢细胞感染性研究[J]. 王林美,岳冬梅,李树英,范琦,叶博,赵振军,张波.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6)
  • [5]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D]. 杨苗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6]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影响及机制[D]. 王成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 [7]一株新鉴定的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分析[D]. 唐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3)
  • [8]杨扇舟蛾等几种重要林业昆虫细胞系的建立及颗粒体病毒体外增殖研究[D]. 温发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9]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辅剂研究[D]. 杨唯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基因组全序列分析[D]. 李轶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标签:;  ;  ;  ;  ;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宿主细胞系中复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