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州秦代船厂遗址”地貌

论“广州秦代船厂遗址”地貌

一、论“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的地貌(论文文献综述)

罗雨林[1](2021)在《岭南园林建筑砖雕的历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兼有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砖雕,它在岭南园林建筑装饰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它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却鲜为一些研究园林的学者所认可或重视。尤其是它在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眼中,曾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不被正史所记载,而且砖雕又易损毁、破坏,难于保存。本文基于出土物、传世物与文献互证的方式对岭南园林建筑砖雕的历史进行梳理、考证,并对其工艺特点和工匠传承作以总结。

林广臻,陆琦,林广思[2](2021)在《岭南宫苑园林研究历程回顾(1949—1995)》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宫苑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岭南宫苑园林研究还并不多,对于如何继续推动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仍处于开放讨论中。通过对建国后至1990年代中期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了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早期历程。对这个研究历程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结论进行回溯,从而明确岭南宫苑园林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继续完善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推进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刘琳婕[3](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马盟雨[4](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于磊[5](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张雪葳[6](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周罗军[7](2017)在《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以来,广州相继发现南越王墓遗址、南越国宫苑遗址、南汉国药洲遗址等,这些考古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广州作为南越古都的事实,有力地扞卫了广州作为两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史实。为保护好这些灿烂的文化,广州先后兴建了南越王墓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南汉国药洲园等。在这些遗址文化里,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先人治国安邦的经济社会;同时还可探究古都广州皇家园林的营建艺术。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遗址在空间、位置以及景观效果上都受到了限制,也使这些宝物未能充分发挥其宣传古都文化的作用。因此,如何保护好这些遗址?如何地开发利用好这些遗址?如何拓展广州的古都文化与旅游资源?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从遗址的皇家园林艺术角度出发,以南越国、南汉国王朝(下称两南王朝)为时代背景,以南越国宫苑遗址、南汉国药洲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景观资源为主体研究对象,考究两南王朝的园林遗址概况、两南王朝的园林艺术内涵及文化历史价值,并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为参考案例,探索建设广州皇家园林遗址公园的方法,并以两南王朝的皇家园林遗址公园为基础建设广州的园林文化核心区,夯实广州都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再以此为景观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广州皇家园林遗址公园辐射景观圈,拓展广州的旅游资源。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到现场进行考察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总结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开发利用方法,包括制定法规条文、建设遗址博物馆、规划文化主题、景观营造等设计手法。(2)总结两南王朝的背景概况、园林遗址内容、园林艺术内涵及园林遗址价值。(3)分析规划广州皇家园林遗址公园的方法:包括建设拓展范围、遗址公园的皇家园林文化设计内容、皇家园林景观艺术要点等。(4)分析营建广州两南王朝皇家园林核心文化区的方法。(5)分析构建广州两南王朝皇家园林旅游资源景观群的方法。

尚群昌[8](2015)在《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果没有水,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都将无法进行。作为获取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水井的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井的出现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形式。秦汉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汉水井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秦汉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秦汉黄河流域主要包括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及关东地区。黄河流域秦汉时期水井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河北平原三个区域。关中地区水井形制以圆形井为主,兼有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又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和混合井。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以西安、咸阳和渭南地区,尤其是咸阳、长安的宫殿、官署等为多,在农业区内却很少发现,这说明关中地区的水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而非农业用水。其中原因在于政府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系统发达的灌渠,以满足旱地农业对水的大量需求;中原地区水井以圆形井为主,兼有长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瓦井和石井。水井的分布除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开封、鹤壁外,其余地方均有水井发现,以郑州、南阳和驻马店的冶铁、制陶手工业作坊区最为集中,这说明中原地区的水井除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之外,还用于手工业生产;河北平原水井以圆形井为主,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的聚落、农业耕作区域内,这说明秦汉河北平原水井除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以外,还用作农业用水。秦汉长江流域主要包括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长江中游的两湖及鄱阳湖平原及长江下游的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秦汉水井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的水井以圆形为主,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井比较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的城市及交通要道,在农业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冶铸技术与铁器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与普遍使用,为水利的兴修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条件;长江中游地区水井的形制以圆形为主,兼有方形井、多边形井和拱式水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瓦井、土井、木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主要集中分布于古“南襄隘道”和汉水流域及湘水交通线的中下游岳阳—长沙—衡阳一线和资水交通线中下游地区。该区域是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分布比较稠密,且位于河流附近。这说明除河流供给人们生活生产用水以外,水井也是重要的水源之一;长江下游地区水井以圆形井为主,还有部分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石井和混合井。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洪泽湖以东、淮河南北以及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淮北地区秦汉城市分布比较稠密,淮南地区城市密度相对稀疏有关,而城市分布密度又由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秦汉长城的走向经过秦和两汉的变迁,现在主要指西汉长城。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在今甘肃、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均有发现,以圆形水井居多,兼有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土井、砖井、陶井和石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城镇和边境地区交通便利的城邑。分布在这些地区说明水井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兼有为手工业提供生产用水。秦汉濒海地区主要包括北部濒海地区、东部濒海地区和南部濒海地区。秦汉北方濒海地区水井在今河北、天津和辽宁均有发现,以圆形水井为主,方形井很少,没有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混合井和石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渤海湾西岸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金山咀、辽宁省绥中县秦汉行宫遗址和天津西部,说明秦汉北部渤海地区水井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而在渤海湾西岸没有发现秦汉水井遗迹,这可能与汉代发生的海侵有关;东部濒海地区水井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以圆形为主,没有发现方形井和不规则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分为陶圈井、土井、砖井、瓦井和砖陶混合井。这些水井集中分布在冶铁业、制陶业、冶铜业等手工业作坊和聚落,这是因为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冶铁业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秦汉冶铁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井主要是工业用水;南部濒海地区水井主要在今广东、广西和福建,以圆形井为主,兼有方形井。按水井垒制材料可分为陶圈井、砖井、土井、木构井和砖陶复合井。这些水井零星地分布在沿海地区规模比较大的郡治所在地和交通要道附近,这说明岭南及福建地区的水井除用于日常的生活用水外,还用于手工业生产。秦汉时期水井空间分布呈现地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秦汉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长城沿线和濒海地区的水井的形制及其功用不同,其空间分布及其原因各异。

庞辉[9](2013)在《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文中研究说明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文明”一词既可是指有人群聚居且具有一定经济文化的区域,也可是指文化相近的人类群体。在人类历史中曾涌现过众多的“文明体”,它们在岁月的合,最终汇成了今日多彩的世界。磨砺中不断发生着碰撞抑或融判断人类文明是否出现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城市、文字和国家制度。其中,城市作为人类进入文明世界的核心体,浓缩有众多珍贵的信息。从步入文明的那刻起,我们的祖辈便执着于城市的经营,这也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的“黑匣子”。研究各类“文明体”的兴衰,必离不开对相应城市的解读。而研究城市的演进,则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知晓为什么有今天的社会。城市空间是城市的外化表现,它以或实或虚的形式,左右着穿行其间各色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在当今城市的研究领域,其空间营造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理清一座城市的空间营造史,可以使我们更有机地把握该城未来的走向,这也使得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一。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坐落在赣省疆土的中北部,而自南向北纵贯全城的赣江,更是为人类早期文明驻足南昌提供了基础。从豫章最早修筑边城算起,南昌城的建制已绵延走过有两千余年的风雨。在南昌城依旧健壮的体魄中,隐含有吴、越、楚等多个文化因子的基因片断,在闽、粤“苗蛮”同中原“华夏”的反复争夺中,各类文化因子在冲突中或此消彼长,或交汇融合,最终以不同的方式浸染到南昌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今天对南昌城历史的探究,有利于我们从文化及战略的层面去审视南昌城的营造进程。本文撰写的初衷,就是希望以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沿革的审视,挖掘南昌空间营造的影响因子,探索南昌空间营造的内在规律与特性,并以之为基础而对南昌未来城市空间的经营进行预测。本论文系以历史进阶为行文之线索,将全篇分划为五编:第一编为绪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手段。本部分以南昌自然地理为基础,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内、外城市空间领域的探索成果,从地域文化和战略地位的视角,对南昌各历史阶段的空间营造给予剖析,解读其空间尺度等营造特征的大体成因。第二编为南昌城市空间在古代阶段的发展研究,本部分分三章予以论述:第二章介绍秦代以前南昌地区的城市起源及相关营造,探讨百越文化、吴越文化及荆楚文化对南昌地区空间演绎的影响。第三章所叙述之内容,起于西汉而终于五代,主要是探讨在这一段时间段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本阶段为南昌城市空间建设的重要时期,由于稳固南疆及经济交往的需求,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南昌成为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重要的交汇点。本章主要讲述中原文化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推动,同时揭示其作为军事重地和经济要道的营造特点。第四章的时间起止为由北宋至晚清(1859年),主要阐述宋、明、清时期南昌城的营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本阶段的军事斗争中屡次成为争夺的重点,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也因其军事需求而发生着变化。本部分的论述,主要是在军事攻防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城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营造特点。第三编为南昌近代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本部分包含有一章:第五章所涉时间段为由1859年至1919年。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作为江西省会的南昌因维新思想而促成了一系列的变革。由于九江开埠的影响,南昌作为经济要道的优势不复存在,南昌开始推进自身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出现了以近代工、商业为基础的新特征。第四编是以现代南昌城市的空间营造为分析对象,本部分共包含有两章:第六章分析从1919年至194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1925年,南昌市政部门编订了《南昌市政计划大纲》,南昌城市空间也由此而进入现代建设的阶段。由于在中国版图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民国时期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在敌我双方的争夺博弈中,南昌城留下了战争的印记。第七章聚焦于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主要探究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及其特征。第五编探讨当代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问题,本部分包含有三章:第八章主要是探求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南昌城市建设受市场经济影响而出现的新的空间营造特点。第九章为总结部分,通过对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主导因子对南昌城市空间作用的分析,提炼南昌城市空间营建的主要动力机制。第十章结合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研究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与感召下,南昌城未来三十年的走向,预测南昌在这个时间段中的城市空间营造特点。

朱文涛[10](2010)在《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古罗马和汉帝国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中西两大文明。一方面,两者有着丰厚的物质文化,全面形成各自完善的造物体系,代表着当时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古罗马和汉代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虽有间接的传播影响但并无广泛直接的文化交流,是中西方独立发展成熟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造物是物质文明创造的全部过程与结果,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形态。因此,对两者造物艺术的特征和成因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对于中西方古代文化体系的考量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设计文化、设计原理、设计美学三方面的理论基础来建立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平行比较研究的基本结构,因此,全文分为文化成因比较、物质形态比较、审美风格比较三个部分。三部分也是以总-分-总的逻辑关系构成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一部分是以提纲挈领和整体把握的思路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的文化成因进行分析。古罗马和汉代有着各自的自然基础、经济环境与科技发展,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物质因素上的差异。古罗马和汉代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进程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诸多延续与变革因素。古罗马和汉代宗教信仰和风尚习俗的不同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精神因素的差异。两者也有着不同渊源和发展轨迹的艺术形式规律。第二部分是以翔实材料和具体分析为思路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的材质工艺、结构、形制与装饰的形态要素进行比较。古罗马和汉代在金属工艺、陶工艺、纺织工艺、玻璃及漆器工艺、玉石工艺上有着不同的技术传统和发展轨迹。两者在建筑、服装、家具、工具和武器的结构形态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适应。两者在饮食器具、灯具和肖形器物上体现着各自独特的造型特征和审美理念。两者有着各种装饰纹样、装饰题材和主题内容,体现了各自艺术形式的文化渊源和表现方式的差异。第三部分是以综合评述和理论概括为思路对两者造物艺术的审美风格进行比较。我对造物艺术风格的考察基于审美形式的描述与评论、审美心理的分析、风格的演变与发展这三个层面上展开,试图探究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在形式表现上的本质差异,审美主体情感、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内在分岐,以及解释两者造物艺术风格形成、演进和变迁的主要动力和内在原因。本文对两者的造物艺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第一、推动古罗马和汉代物质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着明显差异。古罗马造物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活动,而汉代造物艺术的核心是体现统治规范和社会伦理。第二、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特征有着重要不同,古罗马造物艺术从模仿观念出发恪守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传统,汉代造物艺术则从主体对客体的观象出发通过模件和程式系统体现大一统的规范和宏大气魄。第三、古罗马和汉代在中西方造物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古罗马造物艺术奠定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样式和规范,也是西方造物艺术的传统由盛转衰逐步转向宗教文化的肇始。汉代造物艺术是中国本土物质文化体系的掩卷之作,又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开端。

二、论“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的地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的地貌(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园林建筑砖雕的历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砖及砖雕的起源管见
二、西汉南越国早期的岭南园林建筑砖雕
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墓葬砖雕
    (一)东汉时期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两晋时期
        2. 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至宋元时期的砖雕
    (一)隋唐时期
    (二)五代南汉时期
    (三)宋元时期
五、明清及近代的砖雕
    (一)明代砖雕工艺雕饰
    (二)清代砖雕工艺雕饰
        1. 锦纶会馆砖雕
        2. 黄埔区深井村清代道光年间古建园林砖雕
        3. 花都区塱头村清代道光年间宗祠园林建筑砖雕
        4. 清光绪广州陈氏书院园林建筑装饰砖雕
        5. 广东佛山祖庙及佛山东华里民居砖雕
        6. 其他砖雕
结语

(2)岭南宫苑园林研究历程回顾(1949—1995)(论文提纲范文)

1 岭南宫苑园林的概念认知
2 关于南越国宫苑园林的研究历程
    2.1 南越国宫苑和王陵遗址的发现
    2.2 岭南古典园林发展起点的回溯
3 关于南汉国宫苑园林的研究历程
    3.1 南汉国宫苑园林营造的研究历程
    3.2 药洲遗址园林史价值的认识演化
4 其它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
    4.1 南宋和南明的流亡政权
    4.2 明靖江王府的园林营造
结语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保护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
        1.2.2 拓展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文化资源,丰实古广州文化内涵
        1.2.3 建设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址公园,拓展广州旅游资源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遗址的概念
        1.3.2 遗址公园的概念
        1.3.3 皇家园林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5.1 分析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资源的概况
        1.5.2 分析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状况
        1.5.3 分析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周边环境的概况
        1.5.4 研究建设广州皇家园林遗址公园的方法
        1.5.5 研究建设广州皇家园林遗址公园的价值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对象选择
    2.3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3.1 南越国宫苑遗址
        2.3.2 南汉国药洲遗址
    2.4 调研过程和内容简述
        2.4.1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
        2.4.2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调研
    2.5 研究数据采集
        2.5.1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数据采集
        2.5.2 南越国皇家园林“宫苑遗址”数据采集
        2.5.3 南汉国皇家园林“药洲遗址”数据采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内容
        3.1.1 南越国宫苑遗址皇家园林遗产
        3.1.2 南汉国药洲遗址皇家园林遗产
    3.2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整理和保护现状
        3.2.1 南越国皇家园林遗产的整理和保护现状
        3.2.2 南汉国皇家园林遗产的整理和保护现状
    3.3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现有利用做法
        3.3.1 南越国皇家园林遗产的现有利用做法
        3.3.2 南汉国皇家园林遗产的现有利用做法
    3.4 国内类似遗产西安曲江池遗址的开发利用做法
        3.4.1 西安概况
        3.4.2 西安曲江池遗址概况
        3.4.3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建设原则
        3.4.4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
        3.4.5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4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1.1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利用价值分析
        4.1.2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现有开发利用的成就
        4.1.3 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现有开发利用的不足和问题
        4.1.4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
        4.1.5 历史文化遗产园林开发利用的思路和途径探讨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确定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的依据
        一 概念界定
        二 确定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的依据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二 统计分析方法
        三 空间分析方法
        四 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节 内容结构、创新点
        一 本研究的结构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秦汉黄河流域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黄河最大支流泾渭流域:关中地区
        一 关中地域概念的界定
        二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三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四 关中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核心区域:中原地区
        一 中原地区区域范围的界定
        二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三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四 中原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三节 黄河下游地区:河北平原
        一 河北平原区域范围的界定
        二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类型
        三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四 河北平原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秦汉长江流域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西南地区
        一 西南地区地域概念的界定
        二 巴蜀与“西南夷”
        三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四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五 西南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二节 长江中游地区:两湖及鄱阳湖平原
        一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区域范围界定
        二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水井遗迹类型
        三 两湖及鄱阳湖平原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四 长江中游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三节 长江下游地区: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
        一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二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的类型
        三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四 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汉长城的走向
        一 秦长城
        二 汉长城
    第二节 秦汉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水井遗迹空间特征与区域差异
        一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区域范围界定
        二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三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空间特征
        四 北方长城沿线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秦汉濒海地区水井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北部濒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北部
        一 环渤海地区北部区域范围界定
        二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类型
        三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四 环渤海地区北部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东部濒海地区:山东地区`
        一 山东地区地域概念界定
        二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三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
        四 山东地区水井遗迹的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三节 南部濒海地区:岭南及福建地区
        一 岭南及福建地区地域概念的界定
        二 岭南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类型
        三 岭南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分布的空间特征
        四 岭南地区及福建地区水井遗迹空间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秦汉水井遗迹空间分布表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课题
        1.1.1 题目的选定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演绎的研究概述
        1.3.1 国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3.2 国内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4 研究范围、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技术手段与创新点
        1.5.1 核心任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5.4 研究创新点
        1.6 地域背景
        1.6.1 南昌市自然地理大略
        1.6.2 南昌市社会人文环境概述
        1.6.3 南昌市军事地位概述
        1.6.4 南昌城市建设大略
第二部分 古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第2章 先秦及秦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2.1 我国战国及其之前的南昌空间营造
        2.1.1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区域的遗址发掘状况
        2.1.2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2.1.3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建筑模式
        2.2 我国秦代南昌空间营造
        2.2.1 秦代南昌地区的军事地位
        2.2.2 秦代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2.2.3 秦代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第3章 汉至五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五代以前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因子
        3.1.1 汉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3.1.2 六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3.1.3 隋、唐、五代影响南昌空间博弈因子的分析
        3.2 五代以前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3.2.1 汉代南昌地区城市空间的营建
        3.2.2 六朝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3.2.3 隋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3.3 汉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研究研究
        3.3.1 体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第4章 宋至晚清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南昌宋以前的历史时代背景
        4.2 宋至晚清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4.2.1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政治上地位
        4.2.2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经济上的地位
        4.2.3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文化上的发展
        4.2.4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军事上的地位
        4.3 宋至晚清阶段南昌地区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体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小结
第三部分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5章 1859~191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近代南昌发展的历史背景
        5.1.1 维新思想在南昌的影响
        5.1.2 九江开埠对南昌的影响
        5.1.3 新型工、商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2 1859~1919年的南昌空间营造研究
        5.3 小结
第四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6章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
        6.1.1 五四运动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6.1.2 1919~1939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南昌的影响
        6.1.3 1919~1939军事斗争对南昌的影响
        6.1.4 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对南昌的影响
        6.2 193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2.1 1939~1945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6.2.2 1945~1949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6.3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的研究
        6.3.1 体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小结
第五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7章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7.1.1 1949年军事斗争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7.1.2 1949~195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设计及营建
        7.1.3 1959~197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与设计
        7.2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7.2.2 1949~1979年南昌房地产业的发展
        7.3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尺度分析
        7.3.1 体:城市突破“团型”限制向外拓展,形成“熊掌”状结构
        7.3.2 面:工业区的逐渐形成
        7.3.3 线:南北主轴及四条主干道的形成
        7.3.4 点:由集会广场向纪念广场的转变
        7.4 小结:伴随道路的增长而发展的城市
    第8章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1 1979~198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2 1989~199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3 199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2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特征解析
        8.2.1 市场经济作用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理念
        8.2.2 南昌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8.3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尺度分析
        8.3.1 体:从一江两岸到一核五片
        8.3.2 面:工业用地的分布日渐合理
        8.3.3 线:道路体系日益完善
        8.3.4 点:火车站
        8.4 小结
    第9章 南昌城市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历史动力机制
        9.1 多文化交融下的空间营造
        9.2 军事斗争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9.3 经济体制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第10章 展望:南昌城市空间未来建设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种文化交融下的城市空间
        10.1.1 南昌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解决:保障性住房营建
        10.1.2 文脉的延续:南昌历史老街区的延续
        10.1.3 经济与生态间的平衡:南昌城市建设的低碳发展
        10.1.4 英雄城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南昌城市空间尺度展望
        10.2.1 体:“一江两岸、两核八片”的城镇空间骨架
        10.2.2 面:复合文化交织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三环”、“十一射”营造半小时经济圈
        10.2.4 点:复合文化交织下的空间标志
        10.3 小结:多种文化交融下之南昌开放式空间博弈
        10.3.1 南昌将携手他城打造中国经济之第四级
        10.3.2 营造多种文化交融下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一、全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
        二、比较研究架构下的造物艺术
        三、造物艺术比较研究的选题确定
    第二节 古罗马与汉代的可比性概述
        一、横向维度的比较——民族性和世界格局中的位置
        二、纵向维度的比较——文明发展的性质与阶段
    第三节 课题的相关内容及说明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课题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四节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论文基本结构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历史与现状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篇 造物艺术的文化成因比较
    第一章 古罗马与汉代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经济环境
        一、各具优势的自然生态基础
        二、差异的经济类型与对外贸易方式
        第二节 历史进程下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扩张与统一的历史进程
        二、不同社会制度的建构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
        一、多元融合的信仰观念
        二、世俗欢娱的风化面貌
    第二章 古罗马与汉代的造物范式
        第一节 造物范式的物质因素
        一、自然环境对造物实践规范的作用
        二、经济杠杆对造物实践规范的操纵
        第二节 造物范式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变革因素
        一、传统文化延续下的造物实践规范
        二、政治进程推动中的造物实践规范
        第三节 造物范式的精神因素
        一、精神信仰对造物实践规范的指导
        二、风尚习俗对造物实践规范的影响
    第三章 古罗马和汉代的艺术意志
        第一节 两种艺术意志的内在分歧
        一、中西艺术意志的视知觉方式与心理需求
        二、古罗马和汉代艺术意志的定位
        第二节 两种艺术意志的具体形式差异
        一、共时性的立体空间与历时性的平面空间
        二、不同的构图关系与细节
第二篇 造物艺术的形态比较
    第一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材质与工艺
        第一节 不同技术传统的金属工艺
        一、全面成熟与发展的金银工艺
        二、青铜的锻打技术与铸造工艺
        三、截然不同的冶铁之路
        第二节 陶工艺的两种发展轨迹
        一、陶器工艺不同趋向的转折
        二、更迭与积累的工艺特点
        三、釉陶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第三节 各居主导地位的玻璃与漆器
        一、兴盛一时的罗马玻璃器和汉代漆器
        二、玻璃工艺的两种系统
        第四节 相互交流与促进的纺织工艺
        一、不同的麻织原料与外来的棉纺技术
        二、丝织物与毛织物的交流与传播
        三、织造工艺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第五节 各取其好的玉石工艺
        一、宝石与软玉
        二、各擅其长的工艺技法
        三、不同的石雕材质与工艺
    第二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结构形态
        第一节 观念与结构统一的空间营造
        一、不同中心与方位的空间观念
        二、"天圆地方"与"天地皆圆"的空间形态
        三、空间轴线与分割布局的差异
        四、两种建筑结构体系
        五、"模块化"和"结构化"的空间组织变化
        第二节 社会秩序与审美情趣相应的服饰定制
        一、基本服饰结构的选择与演变
        二、服饰的具体结构形态与审美
        三、灵活与森严的服饰制度
        四、妆饰方式的异趣
        五、适应不同战事的甲胄结构
        第三节 与起居空间相适应的家具结构
        一、起居方式决定的家具结构形态
        二、内部空间影响下的家具结构与陈设布局
        第四节 技术功能为先的工具结构
        一、适应不同农作方式的农具构造
        二、便于海航与河运的船舶构造与技术
        三、车辆构造系统的异同与创新
        四、各自机械发明的丰富成就
        第五节 完善的武器构造系统
        一、军事战术方式沿革下的武器配备
        二、不同兵器品种与性能的构造
    第三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形制
        第一节 饮食器具的器形
        一、型制的传统与演变
        二、与功能对应的平台
        三、主体造型的基本特点
        四、体面线脚和局部处理
        第二节 照明器具的造型
        一、照明技术对灯具造型的影响
        二、灯具的器物原型与演进
        三、灯具造型变化的规律
        第三节 肖形器物的形态分析
        一、肖形的丰富题材
        二、局部具象与整体意象
        三、生硬与自然的细节处理
        四、活泼与沉稳的动态处理
    第四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纹样装饰
        第一节 几何纹样
        一、几何纹样的缘起
        二、连续几何纹样的构成格式
        三、几何纹样的象征含义与组织方式
        第二节 典型纹饰
        一、植物卷须纹和云气纹的渊源
        二、莨苕卷须与云气纹的表现特征
        三、莨苕卷须与云气纹的演化与组织
        第三节 装饰的各式题材与母题
        一、植物题材与母题
        二、动物题材与母题
        三、人物与人造物的题材母题
        四、色彩装饰
        第四节 装饰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方式
        一、装饰的中心主题与内容
        二、装饰的艺术表现方式
第三篇 造物艺术的审美风格比较
    第一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之特征
        第一节 造物风格的形成
        一、渐进形成的古罗马风格
        二、汉代风格的彰显与确立
        三、两种造物风格形成的本质差异
        第二节 造物的"风格描述"
        一、材质的显性与隐性
        二、形式差别的本质
        三、组织结构的整体化与模件化
        第三节 造物的"风格评价"
        一、"风格评价"的历史梳理
        二、相似的"崇高感"
        三、"闳中肆外"与"重丽轻靡"的分析
    第二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之审美心理探源
        第一节 艺术心理的审美定势
        一、外倾与内倾的内心体验
        二、"虚"与"实"的审美观照
        第二节 艺术思维的内在逻辑
        一、数理逻辑和直觉类推
        二、细化分析与整体综合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价值取向
        一、群体伦理与个体意志的价值观念
        二、辩证二元与对立二元的世界观念
    第三章 古罗马与汉代造物风格之演变
        第一节 造物风格的演变规律
        一、造物风格演变与历史进程相契相离
        二、造物风格演变的动因
        三、造物风格演变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的内在演进
        一、从西汉晚期到东汉—汉代造物风格的日臻完善
        二、从弗拉维王朝到安东尼时代—古罗马造物风格的极情尽致
        三、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内在演进的异同
        第三节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的变迁演化
        一、风格演化的内因
        二、风格演化的外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论“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的地貌(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园林建筑砖雕的历史探究[J]. 罗雨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2)
  • [2]岭南宫苑园林研究历程回顾(1949—1995)[J]. 林广臻,陆琦,林广思. 南方建筑, 2021(02)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6]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广州古代皇家园林遗产的开发利用研究[D]. 周罗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D]. 尚群昌. 郑州大学, 2015(12)
  • [9]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D]. 庞辉. 武汉大学, 2013(01)
  • [10]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D]. 朱文涛. 苏州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论“广州秦代船厂遗址”地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