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善对策

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善对策

一、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程须珍,范保杰,王丽侠,刘建军,刘长友,王素华,曹志敏,陈红霖,王彦,王珅[1](2021)在《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减、进口量连年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专用和多抗品种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豆产业及品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绿豆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旨在为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等提供参考。

于泓,卢维宏,张乃明[2](2021)在《我国设施栽培土壤退化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了解决由设施种植面积扩大和栽培年限增加而导致设施土壤质量退化日趋严重的问题,系统阐述了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连作障碍和重金属累积等方面的退化特征及成因,并基于退化特征综述了相对应的改良与修复(包括农艺措施和工程修复措施)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设施栽培土壤退化修复研究中改良剂产品、轮作制度、栽培模式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土壤改良调理剂产品标准、实行合理种植模式、定时对设施大棚进行健康评价、拓展新型设施栽培模式等应对策略。

施万喜[3](2021)在《国审‘陇育5号’小麦丰产广适特性分析与推广应用策略》文中认为分析国审‘陇育5号’小麦丰产性、抗逆性、广适机理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北部旱地小麦高效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借鉴。利用多年多点国家北部旱地、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及高产示范资料,对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陇育5号’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平均为4922.54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8%,增产点(次)率89.97%。有效穗数597.0万/hm2,收获指数39.6%,旱地产量潜力达6399.0 kg/hm2。成穗多与收获指数较高是实现‘陇育5号’高产潜力的基础,抗寒抗旱抗病、耐生育后期高温、粒重变异小是其广适性和大面积推广的重要保障。‘陇育5号’丰产性强,抗寒抗旱、综合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适应范围广。在推广应用中,应采取项目推广方式,订单式原种生产,合同式良种繁育,"科研单位+地方政府+种业企业+示范农户"四位一体的推广模式。

陶晡,齐永志,赵绪生,曹志艳,甄文超[4](2021)在《基于MaxEnt模型的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时空特征及风险区预测》文中认为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严重威胁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产,已成为影响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病在河北省由零星出现逐渐演变成连片发生,年均发生面积26.7万hm2以上,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该病在河北省的发生风险区进行了预测,采用Z-score标准化法对2003~2018年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和发生面积比等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其发生时空特征;基于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分布特点和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预测小麦赤霉病在河北省的发生风险,并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存在中等以上空间相关性;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AUC值为0.816,表明小麦赤霉病预测发生风险与其实际分布拟合度较好。小麦赤霉病发生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面积分别占河北省总面积的14.98%、10.19%,主要集中在冀中、冀南麦区;其中,保定南部、石家庄中部和东部、衡水、邢台中部和东部、邯郸中部和东部等66县为高风险区。通过Jackknife刀切法获取的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 10)、最暖月最高温度(Bio 5)、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 11)、最冷月最低温度(Bio 6)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影响较大。其中,Bio 10相对贡献率最高,达67.9%,重要性占22.2%。河北省小麦赤霉病中高风险区面积占河北省总面积25.17%,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且该病发生存在较高风险。该模型的建立可为病害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杨颖[5](2021)在《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与生态系统质量密切相关。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对于落实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上土壤健康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强调基于土壤多功能性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土壤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大多围绕土壤生产功能,难以全面体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亟需开展定量化评估土壤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在梳理国际上成熟的土壤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封丘、栾城、禹城、商丘和东台等5个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土壤及气候、生物等环境背景数据,构建适合案例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综合评估各典型农田系统土壤健康状况和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土壤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遵循“管理目标—土壤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程序,参考德国Müncheberg土壤评价系统,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土壤多功能性划分为作物生产、持水净水、养分运移与缓冲、碳固存和栖息地与多样性等5项功能。并针对每项功能,分别按照固有属性(I)和动态属性(D)选取对应的基础项指标,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土壤健康基础评分I值和D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限制因子的影响程度,分别对I值和D值进行系数修正,并进行加和以获得土壤各功能的总评分。再对5项功能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取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值。本论文对于土壤功能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针对土壤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中将限制因子对固有属性和动态属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分,不仅能体现土壤基础项指标的贡献,而且能反映不同限制因子的不同作用。(2)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表层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p H介于7.9~8.8之间,整体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暂无污染风险,耕作潜力较大。通过对封丘、栾城和禹城生态站综合样地和辅助样地土壤指标数据分析发现,各台站综合样地土壤肥力较高,未施肥的01号辅助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地,而实施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的禹城站02号辅助样地,其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由此可见,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存在一定差异。(3)从土壤物理、化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来看,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站点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仅少数样地个别指标有所下降。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施肥、耕作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禹城站2015年NPP值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87.5%,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土壤治理和保护性耕作,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4)土壤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商丘站土壤健康状况相对最优,而东台滩涂地区土壤盐碱化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土壤健康综合评分偏低。封丘站土壤生产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力最大。从变化趋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耕作和管理,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商丘站土壤健康评分提升速度最快,2015年综合样地土壤健康评分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升了72.3%。栾城站土壤健康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优水平。封丘和禹城地区历史上曾受盐碱化威胁,经过盐碱土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健康水平也获得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24.9%和36.0%。东台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近年来土壤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土壤健康综合指数仍偏低,盐碱化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对土壤碳固存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验证,R2分别达到0.64和0.56,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较为合理。本论文对国际已有土壤评价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案例区土壤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相近区域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张磊[6](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齐宝晗[7](2021)在《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昌黎县恒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以河北省农业厅推广的十大技术为依据,选择昌黎县农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且在国内普遍认为应用效果较好的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SW(优势和劣势)、OT(机会和威胁)分析,并通过各因素组合分析,制定战略发展矩阵,科学选择发展重点与方向,最后提出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促进黄瓜产业走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增产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在日光温室土壤逆境栽培条件下,5项抗逆栽培技术均可有效缓解土壤逆境的发生。针对不同土壤逆境,运用多种不同抗逆栽培技术,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和对带病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等,从根本上降低土壤逆境发生的可能性。(2)提出5项抗逆栽培技术的共性发展对策与建议如下:加大技术推广宣传与培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增强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另外,针对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还要注意加强微生物菌剂产品市场监管;针对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要注重嫁接机械设备的研发;针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注意秸秆粉碎设备的研发力度,并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针对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要注意降低生产成本。(3)运用SWOT分析法对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组合各项技术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挑战四种因素,绘制SWOT战略发展矩阵,对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出战略性对策及建议,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

王磊[8](2021)在《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马铃薯起源于南美安地斯山脉,于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我国虽然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抗晚疫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十分缺乏,引进马铃薯种质并综合评价,是改良我国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198份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的材料进行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评价该种质资源的抗晚疫病能力,为优良抗病品种选育提供良好的亲本资源。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3年,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2个试验基地进行了198份材料的22个表型性状的评价,发现两地出苗率变异系数相差很大,张北县该指标显着低于康保县,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在两地均高。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J)的评价,除芽眼深浅指标,198份材料的21个表型指标均具丰富的多样性和很好的均一度。因子确定为6水平且遗传距离在40处时,198份材料被聚类为6类,定义为G1~G6组,其中G2组、G5组和G6组均可分为2个亚组,G4组仅有1份材料(BFY005);分析各聚类群含有的资源数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特点后发现,品性优良的资源有G5类群(73份)和G3类群(12份),品性中等为G6类群(57份),品性差的资源有G2类群(52份)、G1类群(3份)和G4类群(1份)。2、利用多态性好的17对引物扩增,获DNA特异性片段186条,清晰条带3360条,其中2770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比82.44%;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介于7~15个之间,Shannon指数(I)1.479~2.301,各位点多态信息指数(PIC)0.680~0.861,故该群体具很好的遗传多样性;当欧式距离为0.44时,198份材料聚类为6类,其中Class 1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198份材料被分为4个Q群,各群体所含材料数量为47份(Q1)、75份(Q2)、50份(Q3)和26份(Q4),其中Q1~Q3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46.81~58.00%,Q4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96.15%,说明Q1~Q3的172份材料来源较为多样化,遗传背景也较为宽泛,来自于Q4群的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极为狭窄。4个Q群体的材料在不同来源的9个群体(A、B1、B3、LTVR、B3-HT、B3-LTVR、BW和VARIETY、来源不明确)中均有分布,分布无明显界线。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优良组的G5类群,其在SSR分群中主要被划归于Class1和Class2群,且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中等组的G6类群和低劣组的G2类群,与G5群的情况类似;表型聚类中也划归为优良组的G3类群,在SSR分群中仅被划归于Class1、2和4群。3、连续三年鉴定198份材料的晚疫病抗性,确定具有晚疫病抗性背景的材料群体具有较多的免疫抗性资源(8.33~14.63%);以抗病毒为目的筛选的75份LTVR群体,晚疫病免疫抗性材料仅占4.00%,且高感和感病材料则达60份;不明来源的材料,也具有较高比例的免疫资源(11.76%);4份染色体倍性不确定的材料,其倍性变化与晚疫病抗性能力无关;SSR技术确定的遗传距离很近的3份材料(BFY089、129、189)的晚疫病抗性能力差别很大。4、77份材料含12个被检测的抗性基因,5份材料仅含11个,当缺乏Rpi_abpt或Rpi-blb1基因时,2份材料表现为高感,但包含12个抗病基因的7份材料也表现出高感,故晚疫病的抗性是十分复杂的,需增加检测基因数量;82份材料基于K-value下分群越多,不同类群的材料交织越多,将其分为2个类群时,其中Q2群体占比高,达77.08%,且2个群的遗传背景均极为单一;基于SNP数据下,82份材料被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a和d类群分别只占1份材料,b类群占33份材料,c类群占8份材料、e类群占39份材料,在这些类群中,b和e类群又分别可分成2个亚群;本聚类结果由于部分基因序列相似、数目较少等,使晚疫病高感材料和免疫材料被聚类在同一个群体中。5、在马铃薯S.tuberosum Group Phureja(DM)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69个NB-LRR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分为CNL和TNL两大类,分别由321个和48个基因组成。对其理化特性、染色体的分布、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基因复制事件、系统发育关系、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筛选出NB-LRR基因家族中响应接种晚疫病P.infestans不同生理小种后的候选基因15个(CNL)和4个(TNL)。

罗慧[9](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史晓玲[10](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绿豆产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绿豆生产基本情况
    1.2 我国绿豆的进出口情况
        1.2.1 出口情况
        1.2.2 进口情况
    1.3 我国绿豆市场消费情况
2 绿豆种子市场规模
3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3.1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及应用状况
    3.2 国外品种的应用情况
4 我国绿豆品种的风险与不足
    4.1 急需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4.2 抗病性差
    4.3 加工专用品种少
5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
    5.1 抗主要病虫害品种的选育
    5.2 营养和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
    5.3 适宜机械化生产品种的培育

(2)我国设施栽培土壤退化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设施栽培土壤主要退化特征及成因
    1.1 次生盐渍化
    1.2 土壤酸化
    1.3 连作障碍
    1.4 重金属元素积累
2 设施栽培土壤退化改良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1 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
        2.1.1 种植填闲作物
        2.1.2 科学灌水排盐
        2.1.3 外源添加碳调节剂
    2.2 土壤酸化改良
        2.2.1 测土配方施肥
        2.2.2 外源添加改良剂
    2.3 土壤连作障碍改良
        2.3.1 更改种植模式
        2.3.2 嫁接技术
        2.3.3 培育耐性品种
        2.3.4 电消毒法
        2.3.5 热水消毒法
    2.4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2.4.1 客土法
        2.4.2 化学稳定法
        2.4.3 生物吸附(还原)法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退化土壤改良调理剂产品标准不完善
        3.1.2 缺乏科学的适于设施栽培的轮作制度
        3.1.3 缺乏基于设施栽培土壤健康评价体系
        3.1.4 设施栽培模式单一
    3.2 解决措施
        3.2.1 完善土壤改良调理产品的标准
        3.2.2 实行合理的种植模式
        3.2.3 定时对设施大棚进行健康评价
        3.2.4 拓展新型设施栽培模式
4 展望
    4.1 深入开展设施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4.2 重视设施土壤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
    4.3 建立设施栽培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

(3)国审‘陇育5号’小麦丰产广适特性分析与推广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分析
        2.1.1 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1.2 生产示范产量表现
    2.2 广适性分析
    2.3 抗逆性分析
    2.4 品质分析
3 推广应用策略
    3.1 以推广项目为载体,明确职责抓协调
    3.2 以种业企业为依托,建立基地抓种源
    3.3 以技术集成为重点,良种良法配套促推广
4 结论与讨论

(4)基于MaxEnt模型的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时空特征及风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1.1 样本数据
        1.1.2 环境数据
    1.2 MaxEnt模型构建
    1.3 MaxEnt模型结果评价
    1.4 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分区预测
    1.5 数据处理
        1.5.1 数据标准化
        1.5.2 空间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时间动态情况
    2.2 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空间分布情况
    2.3 河北省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温湿度与赤霉病发生的空间关系
    2.4 模型实用性检验和环境变量重要性
    2.5 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区
3 讨论
4 结论

(5)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概念
        1.2.2 土壤功能及分类
        1.2.3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1.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1.2.5 国内外土壤健康评价系统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淮海平原
        2.1.2 野外台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样地
    2.2 研究数据
        2.2.1 动态监测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基础地理数据
        2.2.4 其他资料和数据
    2.3 基础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
    3.1 总体框架
    3.2 评价指标选取
    3.3 综合评价方法
    3.4 限制因子乘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健康指标特征及其变化
    4.1 土壤健康指标统计分析
        4.1.1 自然地理特征
        4.1.2 物理指标
        4.1.3 化学指标
        4.1.4 生物指标
        4.1.5 污染指标特征
    4.2 土壤健康指标变化特征
        4.2.1 物理指标变化
        4.2.2 化学指标变化
        4.2.3 生物指标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5.1 土壤健康评价
        5.1.1 指标分级与权重确定
        5.1.2 限制因子乘数的设定
    5.2 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5.2.1 土壤健康及变化
        5.2.2 评价结果验证
        5.2.3 土壤健康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2.2.1 生产效率评价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2.2.4 比较优势分析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4.1 提高生产效率
        2.4.2 提高水稻品质
        2.4.3 创建稻米品牌
        2.4.4 降低生产成本
    2.5 相关评述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3.3.1 播种面积比较
        3.3.2 单产比较
        3.3.3 总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4.1 生产效率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4.1.2 劳动生产率
    4.2 成本与收益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4.2.3 价格
        4.2.4 产值
        4.2.5 利润
        4.2.6 成本利润率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4.4 品质
    4.5 品牌
    4.6 比较优势
        4.6.1 规模比较优势
        4.6.2 效率比较优势
        4.6.3 综合比较优势
    4.7 综合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5.2 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自然条件
        5.2.1.1 积温条件
        5.2.1.2 日照时间
        5.2.1.3 水资源情况
        5.2.1.4 耕地质量
        5.2.2 社会经济状况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5.2.2.3 经营规模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5.2.3 需求条件
        5.2.3.1 运输方式
        5.2.3.2 销售市场
        5.2.3.3 市场细分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5.2.5 政府重视程度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对策建议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逆境成因
        1.1.2 土壤逆境危害
        1.1.3 土壤逆境防治技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SWOT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2.1 调研内容和目的
    2.2 调研对象和方法
    2.3 调研结果
        2.3.1 基本情况
        2.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2.3.3 试验调研结果与分析
    2.4 SWOT分析
        2.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2.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2.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2.4.4 Threats(挑战)分析
    2.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2.5.1 SWOT发展矩阵
        2.5.2 战略选择
    2.6 对策和建议
        2.6.1 加大技术推广宣传与培训
        2.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
        2.6.3 加强微生物菌剂产品市场监管
        2.6.4 增强资金扶持力度
第三章 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3.1 调研内容和目的
    3.2 调研对象和方法
    3.3 调研结果
        3.3.1 基本情况
        3.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3.4 SWOT分析
        3.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3.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3.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3.4.4 Threats(挑战)分析
    3.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3.5.1 SWOT发展矩阵
        3.5.2 战略选择
    3.6 对策和建议
        3.6.1 加强技术推广与培训
        3.6.2 增强技术设备研发创新
        3.6.3 增加资金扶持力度
第四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4.1 调研内容和目的
    4.2 调研对象和方法
    4.3 调研结果
        4.3.1 基本情况
        4.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4.4 SWOT分析
        4.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4.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4.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4.4.4 Threats(挑战)分析
    4.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4.5.1 SWOT发展矩阵
        4.5.2 战略选择
    4.6 对策和建议
        4.6.1 加强技术宣传与培训
        4.6.2 加大机械设备研发力度
        4.6.3 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流程
        4.6.4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第五章 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5.1 调研内容和目的
    5.2 调研对象和方法
    5.3 调研结果
        5.3.1 基本情况
        5.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5.4 SWOT分析
        5.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5.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5.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5.4.4 Threats(挑战)分析
    5.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5.5.1 SWOT发展矩阵
        5.5.2 战略选择
    5.6 对策和建议
        5.6.1 加强技术宣传推广
        5.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
        5.6.3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第六章 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6.1 调研内容和目的
    6.2 调研对象和方法
    6.3 调研结果
        6.3.1 基本情况
        6.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6.4 SWOT分析
        6.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6.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6.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6.4.4 Threats(挑战)分析
    6.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6.5.1 SWOT发展矩阵
        6.5.2 战略选择
    6.6 对策和建议
        6.6.1 增强技术宣传推广,扩大技术使用范围
        6.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降低技术使用成本
        6.6.3 加强政策资金支持,补贴技术使用费用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调研问卷(WⅠ)
附录2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调研问卷(WⅡ)
附录 3《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调研问卷(WⅢ)
附录4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调研问卷(WⅣ)
附录5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调研问卷(WⅤ)
致谢

(8)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种质资源起源与多样性
    1.2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情况
        1.2.1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育种进展
        1.2.2 我国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进展
        1.2.3 引进种质资源在我国马铃薯育种中的利用现状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
        1.3.1 系谱分析
        1.3.2 形态学标记
        1.3.3 遗传标记法
        1.3.4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5 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1.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马铃薯晚疫病与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
        1.4.1 马铃薯晚疫病概述
        1.4.2 寄主与病原物互作机制
        1.4.3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
        1.4.4 马铃薯抗晚疫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
        1.4.5 马铃薯晚疫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全基因组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98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1 试验区情况及材料方法
        2.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2.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2.1.3 田间表型性状测定及赋值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1.4.1 定量性状划分
        2.1.4.2 遗传多样性评价
        2.1.4.3 统计各性状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2.1.4.4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定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1.1 不同试验点定量性状的表现
        2.2.1.2 定量性状与环境和年度的互作效应
        2.2.1.3 定量性状的分布与分级
        2.2.1.4 定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1 定性性状频率与分布
        2.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3 田间21 个形态学性状的因子分析
        2.2.4 田间21 个表型指标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田间22 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3.2 田间21 个表现性状的聚类分析
        2.3.3 几个极端材料的描述
第三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倍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3.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3.1.3 染色体倍性研究方法
        3.1.3.1 试验材料采集与保存
        3.1.3.2 核提取液制备
        3.1.3.3 叶片细胞核悬浮液制备
        3.1.4 SSR遗传标记的聚类分析方法
        3.1.4.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1.4.2 SSR引物筛选
        3.1.4.3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3.1.4.4 SSR标记分析
        3.1.4.5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2.2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3.2.2.1 引物筛选及其退火温度确定
        3.2.2.2 种质资源SSR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分析
        3.2.2.3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3 种质资源的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2.4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与表型聚类的关联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种质资源群体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3.2 种质资源群体的多态性及聚类分析
        3.3.3 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SSR分类群体与表型分类群体的关联性
第四章 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离体评价及其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基因组信息
        4.1.2 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方法
        4.1.3 基因组测序及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3.1 DNA提取和测序方法
        4.1.3.2 SNP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 份材料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鉴定
        4.2.2 82 份材料中12 个晚疫病抗性基因的检测
        4.2.3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主成分分析
        4.2.4 82 份材料基于SN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5 82 份材料的SNP分类与表型聚类和SSR分群的关联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晚疫病抗病能力及所选相关抗性基因的评价
        4.3.2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五章 马铃薯NB-LRR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马铃薯基因组中NB-LRR成员的鉴定
        5.1.2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
        5.1.3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分析与基因重复事件分析
        5.1.4 NB-LRR的进化分析与分类
        5.1.5 NB-LRR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NB-LRR的鉴定及染色体分布
        5.2.2 NB-LRR基因复制事件分析
        5.2.3 NB-LRR进化分析与分类
        5.2.4 NB-LRR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5.2.5 NB-LRR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
        5.2.6 NB-LRR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1 CNL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2 TNLs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7 NB-LRR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1 C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2 T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5.3.1 NB-LRR中CNL家族的分类特征
        5.3.2 NB-LRR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的表达分析
        5.3.3 NB-LRR基因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9)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10)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田静,程须珍,范保杰,王丽侠,刘建军,刘长友,王素华,曹志敏,陈红霖,王彦,王珅. 作物杂志, 2021
  • [2]我国设施栽培土壤退化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于泓,卢维宏,张乃明. 蔬菜, 2021(11)
  • [3]国审‘陇育5号’小麦丰产广适特性分析与推广应用策略[J]. 施万喜. 农学学报, 2021(10)
  • [4]基于MaxEnt模型的河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时空特征及风险区预测[J]. 陶晡,齐永志,赵绪生,曹志艳,甄文超.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10)
  • [5]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D]. 杨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6]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7]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D]. 齐宝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8]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10]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