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业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农业科研所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四川省档案馆[1](2021)在《四川省档案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中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十四五"时期档案馆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四川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省档案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邹燕琴[2](2020)在《人工智能+档案 ——档案智慧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人工智能+档案”跨界融合应用将对档案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产生变革性影响,使档案变得更加“智慧”,让档案服务变得更加“智慧”,为档案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赋能。国内外已经初步研究了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与理论模型建构,但是目前档案学界的相关研究内容缺乏足够的案例研究,也缺乏对“人工智能+档案”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案例的系统梳理,还没有针对“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体系能助力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以“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对档案服务产生的变革性影响,深度挖掘与总结国内外现有相关案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分析、从微观视角到宏观视角对档案智慧服务体系构建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作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层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人工智能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概念,具体包括人工智能的内涵及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的概念、智慧服务的概念、档案智慧服务的概念及“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第三部分从基础设施层、档案资源层、技术处理层和服务应用层四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体系,深度挖掘国内外“人工智能+档案”的实践应用实例,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档案智慧服务,最终初步构建起“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体系。第四部分系统深入地从理念、资源、技术和人员四个维度研究构建档案智慧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困境,目前还存在服务道德伦理问题、档案数据与个人隐私问题、技术发展瓶颈与应用风险、人员替代危机与创新要求等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现有困境提出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与法律、做好档案数据优化与保护、推进技术发展与安全防御、人机共存思维与馆员培养引进等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张燕[3](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董强[4](2020)在《基于GIS的灾害文献史料数据库构建与可视化实现研究——以日本灾害事例数据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现有的灾害文献史料数据库主要以目录检索和文献展阅功能为主,对灾害文献史料的研究潜能和数据价值挖掘不够。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灾害事例数据库",充分发挥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可视化实现技术功能优势,为相关领域的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介绍日本在此领域的建设经验,并结合国内现有数据库研发情况,以探究GIS灾害史料数据库与可视化实现建设设计思路,以期对现代大数据思维下的我国灾害史研究方法有所裨益。

郝燕[5](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黄碧航[6](2019)在《“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文献资源保障评价研究成果以及对国内30所高校发布的《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适用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效率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献资源的建设现状是否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地改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献资源配置,优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为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读者满足率提供实用的、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网站调查法、德菲尔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在查阅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基础上拟定基础指标,构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诚邀专家对各层级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评分,运用界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并使用层次分析法设置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首轮专家咨询遴选了20名专家参与咨询,共18名专家有效回复了问卷,积极系数达到90.0%。有效答复的专家中,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以及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各占50%。专家熟悉程度与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Kendall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05、0.303和0.219。第二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94.4%,Kendall W协调系数为0.479。(2)通过首轮专家咨询从初步拟定的85项指标中删除了“文种结构”、“时效性”等2项二级指标和11项三级指标;修改1项二级指标:“等级结构”修改为“文种/等级结构”,1项三级指标:“系统是否具备备份机制”更名为“提供存档或永久使用”;增加1项三级指标:载体比重。建立的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资源质量、资源复合/整合、资源保障、资源结构、资源利用、资源共建共享等6个维度,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51项。(3)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三个层级各个指标的权重数值。六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2688、0.0787、0.2228、0.0927、0.1994和0.1376。二级指标中权重较大的六个指标分别为“权威性”、“数字资源”、“专业性”、“经费保障”、“共享方式”以及“共享程度”。【结论】研究结论如下:(1)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时代的第一个周期,目前基于“双一流”视角的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少有文献涉及。(2)目前“双一流”建设已全面推进,资源配置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双一流”视角,以“文献资源保障”为主导,从多个维度对各项指标内涵进行分析,从而对指标进行整理、筛选和修改,设计指标结构。在注重有效遴选指标的同时,把“双一流”建设相关指标列入评价体系中,更能立体反映“双一流”建设文献资源保障目标的实现情况。(3)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构建了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有一定实用和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源保障评价体系,但缺乏对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因而无法应用构建后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获得反馈,从而根据实际的评价效果进行改进。

刘志霞[7](2017)在《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转型中的文献信息收藏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图书和虚拟文献的迅速发展,给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收藏和利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的"藏"与"用"应该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文章从文献馆藏的发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收藏在信息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刘巧园[8](2017)在《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大学学生用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数字馆藏逐步超过传统纸质馆藏成为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数字资源馆藏极大丰富后,如何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便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重点关注的课题。资源获取是资源利用的前提,数字资源的可获取性直接影响着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乃至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绩效。本文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选取武汉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数字资源获取用户满意度的提升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对数字资源可获取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论述了评估模型建设中涉及到的用户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其次,笔者通过综合梳理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成果,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的构成因素划分为资源、系统、服务及用户信息素养四个层面,并阐述了每个构成因素所包含的子元素及其内涵;随后,本文引入了美国用户满意度理论(ASCI)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用户预期、资源质量感知、系统质量感知、服务质量感知、用户质量感知及用户价值感知等六个结构变量和用户满意度一个因变量,并根据该模型进行了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通过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实地发放问卷的形式获取了本次研究所需的数据,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进而得出了研究结论。经研究发现,用户预期、资源质量感知、系统质量感知、服务质量感知、用户质量感知及用户价值感知等六个结构变量和用户满意度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假设成立;最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当从资源、系统、服务及用户四个层面来提升用户获取数字资源的满意度。

仇新明[9](2016)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06年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在辛辛那提大学采用合作教育策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理念开始在美国大陆传播。二战后,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官产学”,都是这种人才培养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产学合作教育以来,在民间组织的推动下、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迅速,合作模式多样化,但也出现不少问题,表现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合作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合作主体之间契约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对契约人的合作行为形成规范与约束;合作运行过程中,政府未能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政策,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中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产学研合作层次浅、时间短、效率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基本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产学研之间如何建立一个稳定、长效、持久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考察发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能否有效运行,包括产学研育人资源能否有效集聚、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及相应保障措施的供给。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为切入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产学研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战略联盟的构想,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研究空间,探讨如何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集聚、处于集聚状态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产学研组织由于组织性质差异,存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与目标追求的冲突,而易引致联盟风险,如何应对联盟风险,维持联盟持续稳定,以保障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主体之间能否为对方提供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异质性资源,是促进产学研结成战略联盟培养人才的根本动力;资源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直接动力;市场竞争是企业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要外力;政策鼓励是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重要外部推力。如何针对企业参与联盟合作培养人才动力不足的现状,黏合驱动产学研三者合作的动力因素,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本研究从政、产、学、研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体化的“棱锥形”联盟动力机制,即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吸引企业参与联盟;大学与科研院所延伸科研链,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形成面向市场的科研机制,推动企业参与联盟;产学研组织联合制定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改进与学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保障制度,保证联盟运行的资源需求。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合作盟友的选择、联盟模式的选择及产学研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过程。联盟选择的本质是资源异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选择。盟友间的资源异质是联盟的基础,联盟模式影响联盟资源配置,而利益分配维系着联盟的稳定与持续运行,是联盟选择的核心。这三者的选择依次递进,始于盟友选择,终于利益分配方式选择。根据盟友选择的程序,将盟友的选择分为信息互通、优势比较、盟友选择与联盟合约的形成与签订四个阶段。根据联盟双方资源投入的情况与联盟主体的综合实力,联盟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产学研互为主导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或政府协调模式。不同联盟模式有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产学研互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混合支付的利益分配方式、产品开发收益适宜按股分利、技术改进适宜提成支付的方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在技术改进收益分配上适宜分期支付或利润提成的方式、产品开发收益分配上适宜按股分利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上适宜固定报酬的方式;企业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中,技术改进收益适宜按股分利、产品开发收益适宜采用提成支付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采用混和支付的方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中,产学研彼此根据根据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达成一定的利益分配契约,由政府分期支付,产学研按比例获取收益。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是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运行的中心。本研究从学习过程、导师指导、主体互动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学校理论学习、科研院所科研训练及企业实践工作三个方面,建构多环节链式学习机制,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被视为人力资本“价值链”的源头,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中获取应用性知识的探索、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及实践工作则为人力资本“价值链”增值环节。基于网络化理论,根据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利用产学研导师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建构由产学导师、学研导师、产学研导师联合指导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的多导师联合指导机制。基于创新型人才对隐性知识的需求,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利用科研院所与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建构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构成的多元互动机制。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产学研主体之间文化思想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利益追求的冲突,使联盟的稳定受到威胁。本研究基于产学研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和本位功能区别三个维度,构建联盟调适机制为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对于产学研文化三个层面的差异,即表层的物质与行为文化层面、里层的制度文化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深度会谈建立产学研组织信任关系、通过联盟中产学研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实现产学研文化相互融合,抵御文化差异造成的联盟风险。对于产学研主体职能差异,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高校发起、企业配合、校企共商”产学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协调员”制度,协调人员流动,设立人才培养资源部,整合产学人才培养资源,在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以人才需求为契机、科研项目的合作为抓手建立主体协调机制,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降低产学研组织本位职能差异对联盟的冲击。针对产学研利益冲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联盟主体风险损失;实施利益补偿,对利益损失主体形成利益救济;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平衡利益差异;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建设,保障产学研利益平衡,防御利益冲突产生的联盟风险,增强联盟风险防御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需要产学研主体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异质性资源的高效配置,还需要政府积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鼓励、规范、引导合作,克服因社会环境的不确定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产学研主体在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上稳定、持续、高效的运转,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具体表现为:政府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系统,为产学研之间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系统的信息资源;组织专家,成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认证组织,考查合作的真实性与合作主体的匹配性;切实积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金资助与产学研之间人才流动的支持政策;委托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发公共项目;制定相关法律,保证各种资助政策的有效贯彻,监督产学研合作契约的公平、公正及违约的制裁。

郑小香[10](2015)在《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初探——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广西区内各类图书馆的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各馆有关东盟文献的收藏在数量上不等,在内容侧重上也有较大的不同。指出在广西区内建立东盟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并提出东盟文献共建共享的可能范围。

二、农业科研所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科研所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档案馆“十四五”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以资源立馆,夯实档案事业基础
        1. 强化省直立档单位档案进馆工作。
        2. 加强新时代重要档案资源收集。
        3. 拓宽档案资源征集渠道。
        4. 加大口述史料采集力度。
    (二)以服务活馆,提高档案服务质效
        5. 服务中心大局工作。
        6. 优化档案公共服务。
        7. 加大档案开放力度。
        8. 强化基层业务指导。
    (三)以开发兴馆,发掘档案时代价值
        9. 用好红色档案资源。
        1 0. 深化档案编研工作。
        1 1. 做好档案展陈工作。
        1 2. 创新档案开发方式。
    (四)以科技智馆,赋能档案现代治理
        1 3. 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
        1 4. 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 5.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16.深化科研能力建设。
    (五)以安全固馆,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17.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与管理。
        18.强化档案保管保护工作。
    (六)以人才强馆,厚植档案人才优势
        19.强化档案人才培养。
        20.做优做强档案教育。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二)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档
    (三)强化宣传舆论,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交流合作,促进整体提升

(2)人工智能+档案 ——档案智慧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基本概念
    2.1 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
        2.1.1 人工智能的起源及概念
        2.1.2 “人工智能+”的概念及辨析
        2.1.3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及应用
    2.2 智慧服务
        2.2.1 智慧服务的概念
        2.2.2 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及智慧服务的概念辨析
    2.3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
        2.3.1 档案智慧服务的概念
        2.3.2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的概念
第三章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体系构建
    3.1 基础设施层
        3.1.1 机房设施
        3.1.2 软硬件设施
    3.2 档案资源层
        3.2.1 馆藏档案资源
        3.2.2 业务管理数据
        3.2.3 用户服务数据
        3.2.4 用户开放数据
    3.3 技术处理层
        3.3.1 档案智慧收集
        3.3.2 档案智慧整理
        3.3.3 档案智慧鉴定
        3.3.4 档案智慧检索
        3.3.5 档案智慧存储
        3.3.6 档案智慧服务
    3.4 服务应用层
        3.4.1 资源服务多元智慧化
        3.4.2 服务空间泛在虚拟化
        3.4.3 用户服务精准智慧化
        3.4.4 服务反馈与学习优化
第四章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现实困境
    4.1 理念:服务道德伦理问题
        4.1.1 人工智能伦理设计
        4.1.2 主体价值取向
        4.1.3 主体责任权重
    4.2 资源:档案数据与个人隐私问题
        4.2.1 档案数据整合壁垒
        4.2.2 档案数据存储空间
        4.2.3 用户个人隐私风险
    4.3 技术:发展瓶颈与应用风险
        4.3.1 技术发展瓶颈
        4.3.2 网络安全风险
        4.3.3 行业融合制约
    4.4 人员:替代危机与创新要求
        4.4.1 人员替代危机
        4.4.2 人员创新要求
第五章 “人工智能+”档案智慧服务解决策略
    5.1 制度构建:完善伦理规范与法律
        5.1.1 制定伦理规范标准
        5.1.2 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5.2 资源优化:档案数据优化与保护
        5.2.1 统一数据与平台
        5.2.2 优化系统与技术
        5.2.3 保护个人隐私
    5.3 技术迭代:技术发展与安全防御
        5.3.1 关注AI技术发展
        5.3.2 建立安全防御体系
    5.4 人员升级:人机共存与教育培养
        5.4.1 人机共存思维
        5.4.2 学科教育培养
        5.4.3 馆员培训引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基于GIS的灾害文献史料数据库构建与可视化实现研究——以日本灾害事例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馆藏资源利用
    1.1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概况
    1.2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馆藏资源及其利用
2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平台构建及其设计思路
    2.1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平台构建
    2.2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信息编码及数据结构
        2.2.1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信息编码
        2.2.2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类型
    2.3 灾害事例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3 中国灾害文献史料数据库和GIS历史地理数据库的建设概况
4 日本灾害事例数据库建设的启示
5 结论

(5)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结
结论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参考文献
致谢

(6)“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现状研究
        1.4.2 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研究
        1.4.3 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研法
        1.5.2 网站调查法
        1.5.3 德尔菲法
        1.5.4 层次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图书馆馆藏分析研究
        2.1.1 馆藏分析现状
        2.1.2 馆藏评价实证研究
    2.2 国内图书馆文献资源研究
        2.2.1 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2.2.2 文献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文献资源评价实证研究
3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文献调研
        3.1.2 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研究
        3.1.3 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拟定
    3.2 指标体系的确立
        3.2.1 设计专家咨询表
        3.2.2 专家咨询统计结果分析
        3.2.3 指标筛选结果
    3.3 计算指标权重
        3.3.1 建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3.3.2 确定重要性对比标准、构造判断矩阵
        3.3.3 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方根法)
        3.3.4 一致性检验
        3.3.5 计算综合评分
4 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点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7)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转型中的文献信息收藏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信息的收藏
    2.1 制定科学的馆藏发展政策
    2.2 建立信息专业化、特色化、系列化、电子化的馆藏体系
    2.3 整合网络信息, 构建虚拟数字馆藏
    2.4 科学的电子出版物收藏, 系统的馆藏利用
    2.5 计算机管理与手工相结合的操作模式
3 文献信息的利用
    3.1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开发
    3.2 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
    3.3 文献信息的网络化服务
    3.4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5 增设在线咨询服务
    3.6 网络时代实现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

(8)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大学学生用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数字资源可获取性的概念与理论
        2.1.1 可获取性的概念
        2.1.2 可获取性与可见性、可得性及可用性的关系
        2.1.3 可获取性与资源利用率的关系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获取现状
    2.3 用户满意度理论及其在数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2.3.1 用户满意度理论
        2.3.2 用户满意度理论在数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2.4 基于用户满意度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意义
3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的构成因素
        3.1.1 数字资源可获取性构成因素确立的文献支持
        3.1.2 数字资源可获取性构成因素确立的实践支持
        3.1.3 数字资源可获取性构成因素的确立
    3.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的评价原则及方法
        3.2.1 评价原则
        3.2.2 评价方法
    3.3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4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假设
        4.1.2 问卷设计
    4.2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获取
        4.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2.2 数据采集
    4.3 样本及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4.4.1 问卷信度分析
        4.4.2 问卷效度分析
    4.5 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4.5.1 相关分析
        4.5.2 回归分析
    4.6 假设验证
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获取用户满意度的提升策略
    5.1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质量,提高资源开放性
    5.2 完善图书馆系统机能,确保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
    5.3 提升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加大图书馆培训力度
    5.4 培养用户信息意识,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水平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1.3.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1.3.3 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
        2.1.1 产学研合作
        2.1.2 产学研战略联盟
        2.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2 资源基础理论
        2.2.1 资源基础理论诞生的背景
        2.2.2 资源基础理论的形成
        2.2.3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2.2.4 资源基础理论的适切性
    2.3 分析框架
第3章 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1 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1.1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类型
        3.1.2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问题剖析
    3.2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3.2.1 英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2 美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3 加拿大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2.4 日本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3.3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启示
        3.3.1 政府:建立合作平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3.3.2 大学: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
        3.3.3 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协同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
第4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动力分析
    4.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内部动力因素
        4.1.1 异质性资源
        4.1.2 交易成本
    4.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外部动力因素
        4.2.1 市场竞争
        4.2.2 政府政策
    4.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动力机制构建
        4.3.1 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
        4.3.2 构建研发链,改革评价机制
        4.3.3 建立保障机制,整合培养资源
第5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选择
    5.1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盟友选择
        5.1.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的选择原则
        5.1.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条件
        5.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过程
    5.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5.2.1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5.2.2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5.2.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类型
    5.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5.3.1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原则
        5.3.2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类型
        5.3.3 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第6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
    6.1 链式学习机制
        6.1.1 链式学习机制构建
        6.1.2 大学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运行
        6.1.3 科研院所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6.1.4 企业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6.2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6.2.1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构建
        6.2.2 产学导师联合指导机制运行
        6.2.3 学研导师联合指导运行机制
        6.2.4 产学研多导师联合运行机制
    6.3 多元互动机制
        6.3.1 多元互动机制构建
        6.3.2 产学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6.3.3 学研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第7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调适
    7.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文化协同
        7.1.1 产学文化协同
        7.1.2 学研文化协同
    7.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体协调
        7.2.1 产学主体协调
        7.2.2 学研主体协调机制
    7.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利益平衡
        7.3.1 利益平衡原则
        7.3.2 利益平衡举措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8.2.1 可能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初探——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盟及东盟文献信息资源
二、图书馆关于东盟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以下简称“广西区图”)
    (二) 广西民族大学 (以下简称“民大”) 图书馆
    (三)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以下简称桂科研所) 图书馆
    (四)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三、东盟文献共建共享的意义
    (一) “书是为了用的”
    (二) “每个读者有其书”
    (三) “每本书有其读者”
    (四) “节省读者时间”
    (五)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四、东盟文献共建共享的范围
    (一) 合作建设馆藏
    (二) 合作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
    (三) 合作编目
    (四) 共同组织整理网络资源
    (五) 馆际互借
    (六) 互借馆藏
    (七) 合作解答咨询
    (八) 联合培训馆员
    (九) 合作开展研究开发项目
五、结语

四、农业科研所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档案馆“十四五”发展规划[J]. 四川省档案馆. 四川档案, 2021(06)
  • [2]人工智能+档案 ——档案智慧服务体系研究[D]. 邹燕琴. 山东大学, 2020(10)
  •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4]基于GIS的灾害文献史料数据库构建与可视化实现研究——以日本灾害事例数据库为例[J]. 董强.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5]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黄碧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文献信息服务现代化转型中的文献信息收藏与利用[J]. 刘志霞. 电脑与电信, 2017(08)
  • [8]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可获取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大学学生用户为例[D]. 刘巧园. 武汉大学, 2017(06)
  • [9]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D]. 仇新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初探——以广西为例[J]. 郑小香.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标签:;  ;  ;  ;  ;  

农业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