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解决冲突的民主方法:成本最低、最有效

阅读 2:解决冲突的民主方法:成本最低、最有效

一、阅读2: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代价最小,效果最好(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阳[1](2020)在《用户生成内容视角下混剪视频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剪视频是近年来依托用户生成内容蓬勃发展的一种视频类型,与其他视频不同的是,混剪视频是一种对版权作品进行二次制作的结果。在数字网络环境中,大众可以轻而易举的对版权作品进行复制和使用,然而获得权利人许可的却少之又少。混剪视频大量使用版权作品,但使用的合理性却屡屡遭到诟病,这已经成为伴随其蓬勃发展的致命困境。理论界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有力遏制,另一种是鼓励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然而司法实务界目前只有我国台湾地区有一例正在起诉尚未审判的案件,这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脱节使混剪视频的前途未卜。并且在我国的理论学界,多数对混剪视频的研究是将其置于各种不同的前提下,作为某一种研究的一个小分支来进行粗浅的说明,并未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将重点聚焦于用户生成领域中的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引起争议的混剪视频和绝大多数混剪视频都是用户生成内容;二、混剪视频的天然侵权性使得它只能依靠合理使用制度来获得合法身份;三、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制度较为刻板,其本身就充满争议。因此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各种数据、资料的整理等方法,希望能够厘清“混剪视频”概念本身并与其他法学界研究的常见概念进行区分,说明混剪视频自身的特性,弄清混剪视频在合理使用上的困境,最终结合其自身特性得出混剪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本土化方法。

苏倩[2](2020)在《车让人背景下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人通常被认为是脆弱的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极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与机动车安全方面车车交互相比,行人让行安全受到的关注要少很多。虽有关于机动车要在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的规定,但是机动车驾驶员经常会不遵守规定,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前不减速不让行。为了更好的了解机动车礼让行人现状,构建愈加文明有序的交通秩序,本文选取西安市朱雀大街北段路段中一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研究。采用无人机视频录像法收集数据,并结合YOLO v3+Deep Sort的物体检测及跟踪技术,对视频中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运行轨迹坐标进行提取。进一步将机动车类型分为三类: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即异质机动车群体,分析它们在人行横道前的让行率,减速让行、停车让行下的让行速度与代价、让行距离、让行角度、让行停车距离、让行等待时间特征;并分析不同让行类型下的安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及建议。研究表明:让行率上,异质机动车群体中公交车总让行率与停车让行率均最高,出租车次之,私家车最低,公交车的让行态度最好,出租车次之,私家车最低,但总的来说最低的私家车也达到了71.41%,“车让人”政策下机动车让行整体表现良好。让行距离上,异质机动车群体的减速让行距离均大于停车让行,其中出租车的让行距离最远,私家车次之,公交车让行距离最近;让行视野上,无论是减速让行还是停车让行,公交车对于超出正常视野范围的让行较多,说明公交车驾驶员更谨慎,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对于停车让行来说,公交车的停车距离与让行的等待时间都是最大的,出租车次之,私家车最差。让行行为安全评价中,减速让行下,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能够较为安全的让行,但仍需要排查存在隐患的部分机动车;在停车让行安全性评价中,公交车与出租车的冲突时间均值相差无几,私家车最小,私家车的停车减速率偏高,对人行横道上过街的行人有较大安全隐患;对于冲突时间与停车减速率的聚类和距离-速度图分析,私家车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私家车分别占22.11%和27.49%。无论是减速让行还是停车让行,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让行特征和安全性均比私家车表现的好,因此需要对私家车的行为给予更多关注,及时排查让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车让人背景下的让行安全性。

韩建勇[3](2019)在《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流动人口基数日益庞大,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问题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居住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设计问题,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政策引导、人口激增以及行业发展等多因素共振,推动了租赁公寓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下解决社会居住问题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当前体验经济的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被广泛接受,人们越来越重视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在繁华城市的各处,居住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五湖四海的租赁群体,数量庞大,居住空间狭小。受居住空间、行为偏好以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着独特多元的生活方式。租赁群体的饮食行为作为居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和需求。然而目前公寓餐厨空间的设计存在客群定位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空间形式混乱等问题。在公寓集约化设计的原则下,满足用户餐厨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为用户创造舒适的餐厨环境,追求用户心理上的情感愉悦是未来公寓餐厨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于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租赁公寓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相关易混淆概念进行了概念的辨析,通过阅读各类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公寓和厨房的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范围、研究方法;其次,以行为学为切入点,深度挖掘饮食行为与餐厨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再次,针对对现有公寓餐厨空间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调研方案,从当前公寓餐厨空间现状和租赁群体生活形态两个方面展开调研,对所获取的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现状问题,为结论提供实践依据,挖掘公寓租赁群体对于餐厨空间的诉求;最终,基于前文的研究,将租赁公寓的餐厨空间从功能配置、空间尺度和环境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空间设计方法。以期将公寓租赁群体生活形态的多样化特征作为最根本的设计依据,不断优化餐厨空间设计,规避通用设计,为租赁群体创造一个满足需求、环境舒适的公寓餐厨环境。

王忠勇[4](2018)在《哲学视域中的共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主体间存在的利益分化和价值分歧,时常导致严重的冲突和分裂,威胁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一定主体间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识,可以缓和冲突、弥合分裂,实现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从哲学视域加强对共识、共识问题和共识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构建整体的中国共识理论体系,有助于深化共识学科研究,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还有助于中国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个体提供美好的精神家园。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等三大部分构成。引言部分论述共识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学术目标、创新点和难点等问题。正文五章分别研究共识问题理论溯源、共识的本质、共识的类别划分、共识的运行发展、构建当代中国共识的路径等内容。结语部分,对构建共识的前景进行积极展望。第一章对共识问题进行理论溯源。关注近代之前共识思想的萌芽,分析近代以来共识思想的发展,研究现当代共识思想的兴盛。近代之前的中国,在价值目标上对“大同”世界的追求,在实现方法上对“和而不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都显露出共识思想的萌芽;近代之前的西方,对“理想国”“太阳城”“乌托邦”“基督城”等美好世界的追求,也显露出共识思想的萌芽。近代以来的中国,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救亡图存、革命独立成为各个社会主体主要的共识;近代以来的西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无产阶级的共识。五四运动以来,共识思想逐渐兴盛。在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共识思想;在西方,涌现出“重叠共识”“商谈共识”“道德共识”等共识理论。第二章研究共识的本质。通过界定共识概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分析共识的主体,研究共识的出发点、前提和实现方式,概括共识的特征等步骤,深入揭示共识的本质。对“共识”概念及与之联系紧密的“共识问题”“共识理论”等概念进行界定;按照达成共识的形式、范围和层次,分析共识的类主体、国家主体、群体主体、个体主体;指出具体的历史的个体是共识的出发点,分歧的存在是共识的前提,说理性方式和强制性方式是共识的实现方式;分析共识的相对性、共识在阶级社会所具有的阶级性、共识的主体间性等特征。第三章对共识进行类别划分。按照主体、内容、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等标准对共识分类。以主体为标准把共识分为类的共识、国家的共识、民族的共识和政党的共识;按照内容将共识分为经济共识、政治共识、文化共识、社会共识和生态文明共识;按照层次将共识分为价值共识、程序共识和政策共识;按照性质和存在方式,把共识区分为正确共识、错误共识,真实共识、虚假共识。第四章研究共识的运行发展。共识始终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主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有其自身的生成机制、运行动力、评价机制和维护机制。共识的生成机制包括建立平台、循序渐进、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运行动力包括内在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评价机制包含确定评价主体、选择评价标准、确立评价原则;维护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扩张机制。第五章研究构建当代中国共识的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综合分析,梳理总结1949年以来中国在共识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构建当代中国共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构建当代中国共识的路径。在共识问题上的教训主要是或受“左”倾、“右”倾思想的裹挟,以错误共识、虚假共识凝聚各个社会主体,或放松对共识问题的关注;在共识问题上的经验主要是因时因地制宜地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战略层面凝聚共识。构建共识面临的机遇,在国际上表现为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加,在国内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理念的牢固确立和逐步实施。构建共识面临的挑战体现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主建设任重道远、文化领域存在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建设领域新的矛盾不断涌现、生态环境危机严重等方面。提出以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生态美好等作为构建当代中国共识的路径。结语部分,展望构建国内共识和国际共识的前景。提出各个主体应当尊重差异,克服偏见,通过时间积累、制度试错、实践磨合,形成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广泛的当代中国共识。同时,开放胸襟,扩大视野,站在平等主体的位置上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对话,不断扩大共识的领域,与世界各国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郭丹凤[5](2017)在《乔治·凯南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是美国的着名外交家、苏联问题专家、外交政策评论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一生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设计、执行、批评和研究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极大的影响。自从1947年沃尔特·李普曼批评凯南遏制战略是一个“战略的畸形物”(strategic monstrosity)以来,凯南就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轮番被大量的评论家(包括自由派和保守派)、外交家、新闻工作者和学者等评论。凯南的遏制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过程、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性分析,这些都成为后人研究凯南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研究样本。就目前大量的研究成果来看,从历史角度出发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凯南在1947年至1952年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参与过程;从外交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其重点是凯南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与评论;从人物传记出发的相关研究,其书写重点是凯南一生的经历。作为一名政治现实主义思想家,凯南的现实主义思想包括哪些基本观点?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它们大多集中在凯南的遏制理论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上,但鲜有人专门论述凯南的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凯南的着述为研究样本,从凯南的政治哲学观点、国际政治观点和外交政策观点来诠释凯南的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本文诠释内容包括凯南对人性的假设,及其由此衍生出的对权力、道德、民族国家、国际社会、国家间权力均衡等思考,这些构成了凯南国际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此外,文章力图从凯南的政治哲学观点、国际政治观点和外交政策观点中找到其现实主义思想的连贯性机制。

李福清[6](2016)在《交通规划中专用道设置问题建模和求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运输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是交通规划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如最短路径问题(SRP)、旅行商问题(TSP)和车辆路径问题(VRP)等。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中又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新的实际问题,如专用道设置问题(LRP)。专用道设置问题是指受交通道路资源及运输任务的特殊要求等的限制,只能在现有交通网络中选择一些路段来设置专用车道供特殊车辆行驶,才能完成所要求的运输任务,同时又要求整个交通网络中设置专用车道的代价最小,由此而形成的一类交通运输的路径规划问题。专用道设置问题是运筹与优化领域一类新的问题,它是涉及到交通、物流、管理、社会与人文科学、运筹与组合优化、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研究问题,可应用于诸如大型特殊事件中的紧急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等情况。开展专用道设置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虽然很早就有在实际交通管理中采用设置专用车道这一交通管制措施的做法,但专用道设置问题作为学术问题使用数学方法加以定量分析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本论文以专用道设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交通运输学、运筹与组合优化和启发式算法分析与设计等理论知识及工具方法,在问题的规范描述和形式化定义、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扩展问题的定义及其建模、传统构造式启发式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利用元启发式算法框架设计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及仿真实验分析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在专用道设置问题中,需要为每一个运输任务规划一条满足其要求的一条可行路径。因而,从完成运输任务的角度来说,专用道设置问题属于交通规划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本论文分析了路径规划问题的层次划分,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路径规划问题,阐述了车辆路径问题的构成要素、数学模型、扩展问题及其求解算法。通过与这些经典问题的比较,重点与相似度最高的具时间期限的开放车辆路径问题的比较,提出专用道问题与以往的问题在节点可被多个任务访问、专用道设置与使用方式、任务的时间限制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是一类新的路径规划问题。作者以举办大型运动会时在交通网络中设置专用车道的实际应用为背景,通过分析运送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车辆行驶路径要求、专用道设置要求与使用方式、专用道设置后对其他车辆的影响评价等,从规范和形式化角度较为正式地描述和定义了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然后构建其0-1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将模型归约为0-1背包问题得出其为NP-Hard问题,以此作为后续分析和设计近似算法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论文研究了在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基础上扩展出来三个问题:1)考虑运送任务合并条件下的专用道设置问题,该问题考虑到将多个车辆线路合并为一条以减少规划线路数目和降低交通管理成本,其实质是对车辆行驶的路径增加了约束条件,即某条路径中必须包含某些节点。2)危化品运输的专用道设置问题,该问题是出于运输车辆的行驶安全考虑。虽然减少了车辆行驶时间限制的约束条件,但该问题仍然属于NP-Hard问题。3)多目标的专用道设置问题。该问题增加了目标函数,形成一个线性规划的多目标问题。在分析他人提出的启发式算法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代价比选择策略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是一种构造式算法,即按照一定的约束条件,每次选择交通网络中时间代价比最大的路段来设置专用道,直到所有运输任务的时间约束条件均得到满足。由于缺少适合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标准测试数据库,作者参考Waxman方法和问题本身的一些要求,自行设计了实验的算例。从仿真实验的结果来看,作者在本论文提出的启发式算法的求解效果比精确算法和其他启发式算法更好。元启发式算法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解。但元启发式算法主要是一种算法框架,且每种元启发算法由于其原理及方法的原因,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本论文提出了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该算法把禁忌搜索算法作为遗传算法中的局部优化算子,可将全局多点并行寻优和局部“智能记忆”寻优的优势结合起来。针对专用道设置问题这一具体问题,详细设计算法框架中的每个具体规则、方法和算子等。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提高解的质量方面非常有效。虽然,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本论文在研究专用道设置问题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该问题范畴不亚于车辆路径问题,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刘永春[7](2016)在《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就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历程中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问题。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一切改造中国的政治方案都要接受这两大历史主题的检验。本文以救亡、启蒙和民主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通过分析器物救亡、制度救亡、文化救亡的民主启蒙和政治实践,阐释西方民主让位于马克思主义民主、人民民主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过程和历史逻辑。第一章主要研究民主在近代中国提出的历史依据、任务和规定性。由于缺失先进的政治制度、主体性救亡力量和从容的时间和空间,中国救亡一开始就陷入困境。民主正是在破解救亡困境的历史课题中被提出的。民主启蒙可以唤醒群体意识,实现合力救亡;民主革命通过建构民主国家可以消除中西之间在制度上的代差;在民主制度的崭新平台上可以生成崭新的意识形态,达成新的社会认同。在回应救亡与启蒙两大历史主题的过程中,中国民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展现出救亡与启蒙的规定性。第二章研究在器物救亡阶段,随着采西学、制洋器由口号到实践的深化,现代意识启蒙在近代中国起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经世致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洋务派借助中体西用谋求地主阶级的自救。虽然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是,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为民主在中国的萌生积累了主客观条件,历史的变动跑到了历史主体的前面。第三章阐述在制度救亡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救亡接力。甲午战败引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但清王朝依然固守君主专制制度。于是,中国的救亡运动在经历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后,走向了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造成了不可逆的制度革命。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面中国出现了第一次民主启蒙浪潮,另一方面民主启蒙落后于民主救亡的事实也显露出来。第四章研究在文化救亡阶段中国民主启蒙指导思想的转变、中国民主革命领导力量的转变。新文化运动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达到高峰。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启蒙产生了保留和转向,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民主启蒙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工人阶级登上了民主革命的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救亡与启蒙的新局面。第五章研究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规定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转变为民主现实的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合力救亡的形式、在民主主体的阵容、在政党制度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满足不了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要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民主救亡和民主启蒙的旗帜,经过土地革命的坚守,抗日战争的转折,解放战争的决胜,中国人民的救亡与启蒙终于造就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救亡、启蒙、民主三者矛盾运动的历史结果。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支撑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展现了它对推动人类民主进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李宏斌[8](2014)在《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建设、社会转型都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基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促进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理想出现分化和弱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严重两极分化,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等问题凸现出来,社会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我国社会表现出了多元、多向、多层和发展失衡、失序、失范等转型特征,陷入了“转型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家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大众思想意识滞后于时代是一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有两大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一是大众主体的遗忘,二是大众文化的缺位。强国亦须强民,这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的关键点和困难点。从五四运动延续而来的救国救民语境,经改革开放语境的转换,应进一步转型到当前社会需要的强国强民语境,这是时代对中国振兴、民族复兴提出的一个重要转型任务。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视阈,从我国当前社会三大现实性问题(一是如何统一大众思想意识,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如何妥善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觉悟也能相应地提高到与之相适应的层面或阶段吗?)出发,以我国社会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大众为逻辑分析起点,综合运用文化层次结构、文化心理结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三个分析框架,从文化和文明双转型角度和“三个差异(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精英与大众)”、“四个审视(主体审视、文化审视、时代审视、方法审视)”,系统剖析了转型期社会冲突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改进、改善的对策与策略,力求引导和帮助社会大众适应社会转型,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理论层面提出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理论的同时,在实践层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时代化观念体系。本论文的框架为:绪论、正文(四部分)、结束语。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文献评析、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是从学术和理论的角度对本研究的三组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行了多角度辨析。从质的向度(时代性、公共性、公众性)创新性地界定了社会大众概念,从需的向度界定了大众文化。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大众观念文化的概念和任务。明确了本研究的分析工具——文明与文化双转型的框架、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视角,研究背景——社会转型和社会文化,研究对象——社会冲突和社会大众。对文化调适的概念、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基本阐述。第二章主要从文明、文化、大众文化视角下,从全球化到中国梦,再到大众个体,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冲突和社会大众进行了现实考察和学术剖析,探寻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社会现实内在根据、内在需要和内在可行性。第三章主要是从理论上构建文化调适理论。在明确文化调适概念与应用域,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调适理论的模型,明确了文化调适的前提、对象、性质、原理、模式等。第四章是文化调适理论应用研究。提出两条关键性路径和四项国家性配套,具体推进三项新型文化(社会、政法、生产生活)的建设。总之,本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冲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大众的时代化不够”和树立科学的矛盾冲突观等新论点,从文化调适角度提出了理论雏形和具体对策。其中总对策是“形成社会合力,综合促进大众的时代化转型”,重点是“三改”和“六模式转换”,具体是大众观念的系统化阐释、时代化更新等。试图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大众文化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学理研究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大众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全面进步。

何华玲[9](2014)在《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年底的中东北非地区,发生了一场持续至今、波及到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大动荡。这场源起于一位突尼斯年轻人自焚的偶发事件,最终点燃了长期以来中东北非地区强人政治下民众积压的愤怒之火,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蔓延到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给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历史变革。它吹皱了阿拉伯地区看似一潭死水的专制体制,给许多研究者不曾看好的中东地区的民主转型带来了可能。然而,这场被许多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社会运动,却在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具有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后果。在出现一系列社会抗争运动的国家中,影响最大的是突尼斯、埃及、也门、叙利亚和利比亚这五个威权体制国家,而海湾地区如沙特和巴林等君主制国家则在经历短期的社会振荡之后,以不同方式恢复了之前的统治秩序。发生政治转型的5个国家,都是伊斯兰信仰的威权主义国家;除叙利亚的巴萨尔在2000年才继承执政30多年的父亲,执政时间稍短之外,其他四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在20年以上;经济发展问题很大,但是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场政治转型,力图分析在该地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威权体制下的国家,发生政治转型的相似的条件、行动者的不同策略选择及引发的不同转型的过程、绩效以及转型的前景。政治转型进程中,五个国家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各异,造成了不同的具体的转型途径,埃及和突尼斯的统治者退出政坛,也门的执政者通过谈判下台,叙利亚和利比亚发生了大规模的内战,叙利亚的内战还在继续;不同的转型路径导致完全不同的绩效和转型前景。本文旨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什么样的具体转型过程把不同国家引向不同的未来,以及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对转型过程的决定性意义。本文正文一共包括7个部分。导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对有关中东地区政治转型和民主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直到2010年之前,“中东例外论”是西方民主化问题研究的主流认知,尽管中东地区及伊斯兰世界的民主化并非没有一点成绩,如土耳其的民主化成果,但中东在亨廷顿所说的民主化“第三波”中的缺位,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民主不适于中东的偏见。尽管存在着这些偏见,但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研究,仍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和相对比较集中的核心主题。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性、伊斯兰教传统与民主化的关系以及影响中东北非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包括石油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公众态度、公民社会、政体类型和地缘政治格局等)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相关文献的积累也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高质量的研究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的成果不多见。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尝试对本文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构建,提出了政治转型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结构-行动者-过程-绩效”。这其中,民主化的周期论和条件论属于政治转型的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了经济、文化传统、体制和制度这些结构性因素对政治转型的影响;“行动者-过程-绩效”分析则是政治转型的过程分析,指出政治转型中的各方行动者和他们的策略选择建构了转型进程、路径和方式,也最终影响到不同国家政治转型的绩效。结构性条件对政治转型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行动者及其行为才是决定政治转型过程及其结果的最具能动性的变量。第三章具体分析了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该地区盛行的强人-威权体制,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威权体制的类型、盛行原因和特点;伊斯兰的文化传统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真主主权”、政教合一及部族政治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威权政体下,经济的发展或不发展,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称为发展的悖论,经济畸形的发展伴随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与之相对的是权贵的奢靡和民生凋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现象经过新媒体的报道发酵,酝酿出越来越浓厚的抗争情绪。第四章通过各方行动者在此次事件中的行动策略与博弈,分析了行动者及其行为对政治转型路径及其结果的决定性影响。政权当局的政治领袖、政党、军队和警察等行动者中,领袖及军队的行动选择是事件发展过程的关键,决定转型代价的大小,以及转型发生后民主能否建立并得到巩固;抗争群体在此次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大众的抗争,就不可能有威权体制的垮台,然而政治转型中的抗争群体不是转型节点上的决定性因素;中东北非地区,反对派一直活跃在政治的舞台,2010年底以来的政治变局,给他们带来了问鼎政权的机会,然而反对派自身也问题重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西方的支持下才艰难地推翻了卡扎菲的独裁政权,埃及的穆兄会通过民选获取政权一年后又失去了政权,叙利亚的反对派鱼龙混杂等等。但无论如何,政治反对派作为此次事件的行动者是个赢家;外部势力作为重要的行动者,一直是政治转型的考量因素,其干预行动在有的国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在利比亚,在有的国家则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如在叙利亚。所以,行动者在政治转型进程中的不同策略选择和博弈,型构了各国独特的转型路径和方式。第五章通过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收益和代价的梳理,对该地区政治转型的绩效及前景进行了分析评价。政治转型的阵痛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无论经济上、社会上还是潜在心理上,同时也开启了无限种可能的未来空间。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断言某一具体国家政治转型的成功或是失败,是走向阳光的民主大道还是在民主的边缘苦苦徘徊,但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弥足珍贵。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此次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转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对于同样正处在伟大现代化征程中,关键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来说,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得与失的思考,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蔡源远[10](2014)在《群体维权与政府维稳的行动策略选择 ——G省K村群体性事件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冲突现象,当今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事件双方关系的权衡考量、事件的落幕及其后续影响,深刻反映了当今农村的利益关系格局、政治生态、群众心理及政府的治理能力。研究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对于重构农村的社会秩序和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无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基于G省K村事件的实证研究,从农民维权和政府维稳的两个层面,以期揭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逻辑、一般特点、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及有效治理的对策。文章首先对K村事件做了整体性的回顾与矛盾解析,论述了土地利益与农民权利意识的关系,叙述和分析了村民上访、政府应对不当导致以及村民集体行动的升级过程。接着,围绕K村村民的维权策略,描述了村民从早期的温和抗争到暴力抗争、再到与政府的妥协、合作之理性行动逻辑的变化。然后,审视了地方政府维稳模式及其在应对K村事件中的行动逻辑、处置效果及治理能力。最后,讨论了如何改善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善治体制、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机制等议题。

二、阅读2: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代价最小,效果最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阅读2: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代价最小,效果最好(论文提纲范文)

(1)用户生成内容视角下混剪视频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创新之处
    1.4 文章结构及文章的不足之处
2.用户生成内容视角下混剪视频的侵权困境
    2.1 混剪视频概念厘清
        2.1.1 混剪视频的定义及其产生发展
        2.1.2 混剪视频特点
        2.1.3 混剪视频相关概念辨析
    2.2 用户生成内容中的混剪视频
        2.2.1 用户生成内容
        2.2.2 用户生成内容与混剪视频
        2.2.3 混剪视频目前最大的生存模式就是UGC
    2.3 混剪视频面临的法律与现实生存困境
        2.3.1 混剪视频的侵权基因
        2.3.2 混剪视频的现实生存困境
3.混剪行为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分析
    3.1 混剪行为是否适用合理使用观点
        3.1.1 不支持适用合理使用
        3.1.2 较支持适用合理使用
    3.2 利益博弈与技术进步中的合理使用
        3.2.1 混剪行为中大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博弈
        3.2.2 数字网络环境下的新利益平衡
    3.3 混剪行为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3.3.1 对混剪行为进行合理使用研究的必要性
        3.3.2 混剪行为援引合理使用为抗辩
4.混剪视频合理使用相关案例分析
    4.1 “谷阿莫案”分析
    4.2 “图解电影案”分析
    4.3 “梦幻西游2”案
    4.4 美国“克莱因夫妇案”
5.我国混剪视频合理使用问题解决路径
    5.1 法律路径——转化性使用规则的合理引入
        5.1.1 四要素法判断的难适应性
        5.1.2 转换性使用规则的本土化
    5.2 非法律路径
        5.2.1 政策性引导和规制——“标准化”分类并进行适度引导
        5.2.2 用技术手段将混剪限制在合理使用范围之内
        5.2.3 自治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车让人背景下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机动车让行行为研究
        1.2.2 机动车让行安全性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人车交互交通特性分析
        2.1.1 人车交互状态划分
        2.1.2 机动车特性
    2.2 人车交互安全指标
        2.2.1 人车交互安全指标选取
        2.2.2 人车交互安全指标计算原理
    2.3 距离-速度图安全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3.1 数据调查与采集
        3.1.1 调查内容
        3.1.2 调查地点选择
        3.1.3 调查方法
        3.1.4 预调查
        3.1.5 实际调查
    3.2 数据预处理
        3.2.1 轨迹数据提取原理
        3.2.2 提取数据步骤
        3.2.3 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3.2.4 让行行为数据获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特征
    4.1 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行为
        4.1.1 公交车让行过程分析
        4.1.2 出租车让行过程分析
        4.1.3 私家车让行过程分析
    4.2 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特征分析
        4.2.1 让行率分析
        4.2.2 让行行为速度与让行代价分析
        4.2.3 让行距离
        4.2.4 让行角度
        4.2.5 让行停车距离
        4.2.6 让行等待时间
        4.2.7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安全评价
    5.1 距离-速度图
    5.2 交通冲突技术
        5.2.1 冲突时间
        5.2.2 停车减速率
        5.2.3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安全程度等级划分结果
    5.3 结果分析
    5.4 相关改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一线城市租赁需求巨大
        1.1.2 国家出台相关租赁政策鼓励和引导租赁
        1.1.3 租赁住房餐厨空间形式混乱
        1.1.4 公寓租赁群体饮食行为的现状
        1.1.5 公寓餐厨空间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
        1.3.1 概念解析
        1.3.2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公寓的研究现状
        1.4.2 厨房的研究现状
        1.4.3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饮食行为与餐厨空间基础性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行为建筑学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情感化设计理论
    2.2 饮食行为
        2.2.1 行为的概念
        2.2.2 居住行为
        2.2.3 饮食行为
    2.3 餐厨空间及其要素
        2.3.1 餐厨空间
        2.3.2 餐厨空间要素
    2.4 饮食行为与餐厨空间的关系
        2.4.1 饮食行为主导餐厨空间
        2.4.2 餐厨空间反作用饮食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租赁公寓餐厨空间的调研与分析
    3.1 公寓族群餐厨生活形态调研
        3.1.1 调研的理论基础
        3.1.2 调研的方案设计
        3.1.3 公寓族群生活形态总结
    3.2 租赁公寓餐厨空间现状调研
        3.2.1 调研的过程
        3.2.2 餐厨空间现状总结
    3.3 公寓饮食行为特征总结
        3.3.1 现代饮食观念解析
        3.3.2 公寓饮食行为特点
        3.3.3 公寓饮食行为模式
    3.4 公寓族群餐厨空间诉求
        3.4.1 按需所有的功能配置
        3.4.2 精简集约的空间尺度
        3.4.3 舒适惬意的空间氛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方法
    4.1 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4.1.1 适应可变原则
        4.1.2 集约紧凑原则
        4.1.3 环境舒适原则
    4.2 按需所有的餐厨空间功能配置
        4.2.1 餐厨空间功能解析
        4.2.2 模块化设计方法应用
        4.2.3 餐厨空间功能配置
    4.3 集约紧凑的餐厨空间尺度设计
        4.3.1 人体基本尺度解析
        4.3.2 功能模块模数体系及尺寸设计
        4.3.3 餐厨空间尺度及面积
    4.4 舒适惬意的餐厨空间环境氛围营造
        4.4.1 空间材质
        4.4.2 空间色彩
        4.4.3 采光照明
        4.4.4 可供性景观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哲学视域中的共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构框架
    五、学术目标、创新及其难点
第一章 共识问题理论溯源
    第一节 近代之前共识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近代以来共识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现当代共识思想的兴盛
第二章 共识的本质
    第一节 共识概念及与之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共识的主体
    第三节 共识的出发点、前提和实现方式
    第四节 共识的特征
第三章 共识的类别划分
    第一节 按主体划分共识
    第二节 按内容划分共识
    第三节 按层次划分共识
    第四节 按性质和存在状态划分共识
第四章 共识的运行发展
    第一节 共识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共识的运行动力
    第三节 共识的评价机制
    第四节 共识的维护机制
第五章 构建当代中国共识的路径
    第一节 建国以来在共识问题上的教训和经验
    第二节 构建当代中国共识面临的机遇
    第三节 构建当代中国共识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当代中国共识的形成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5)乔治·凯南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乔治凯南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研究
    二、现有文献述评
    三、本文的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四、本文的概念辨析和前提假设
    五、本文的研究结构
第二章 乔治·凯南生平
    第一节 孤独的成长时期(1904 至 1925)
    第二节 从美国驻东欧国家领事到驻苏第一代外交官(1927 至 1947)
    第三节 往返于华盛顿和普林斯顿之间(1947 年至1962年)
    第四节 从冷战共识的塑造者到反对冷战的和平主义者(1962年至 2005 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乔治·凯南的政治哲学观点
    第一节 人性的缺陷及其塑造来源
    第二节 人性的救赎源自基督教信仰及其道德价值
    第三节 人性的缺陷产生权力与政治
    第四节 政治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政治观点
    第一节 国际社会行为体的产生源于人性的脆弱和限制
    第二节 国家间关系本质源于人际之间的权力之争
    第三节 国际社会特征及美国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四节 权力均势与地缘环境中的美国利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乔治·凯南的外交政策观点
    第一节 凯南的外交政策理念
    第二节 美国政治结构在外交决策中的陋习
    第三节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误区
    第四节 乔治·凯南外交政策观点中的矛盾之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交通规划中专用道设置问题建模和求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VRP研究现状
        1.2.2 LRP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路径规划问题综述
    2.1 交通规划中的路径规划问题
        2.1.1 路径规划的层次
        2.1.2 经典路径规划问题
    2.2 车辆路径问题
        2.2.1 车辆路径问题的描述
        2.2.2 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学模型
        2.2.3 车辆路径问题扩展问题
        2.2.4 求解VRP问题的算法
    2.3 专用道设置问题
        2.3.1 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提出
        2.3.2 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描述
        2.3.3 与OVRPTL问题比较
        2.3.4 求解专用道设置问题的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
    3.1 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的交通网络模型
        3.1.1 交通网络图的基本结构
        3.1.2 交通网络图中弧的属性
        3.1.3 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的交通网络模型
    3.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3.2.1 目标函数的确定
        3.2.2 约束条件的确定
    3.3 标准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
    3.4 问题求解复杂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扩展问题
    4.1 考虑运送任务合并条件下的专用道设置问题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
        4.1.3 模型的检验
    4.2 危化品运输的专用道设置问题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
        4.2.3 模型的检验
    4.3 专用道设置问题的多目标模型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
        4.3.3 模型的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启发式求解算法
    5.1 现有启发式算法介绍
        5.1.1 问题及其整数规划模型
        5.1.2 启发式算法介绍
    5.2 基于时间代价比选择策略的启发式算法
    5.3 仿真实验与分析
        5.3.1 实验设计
        5.3.2 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6.1 常用元启发式算法介绍
        6.1.1 遗传算法
        6.1.2 禁忌搜索算法
        6.1.3 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6.2 求解专用道设置问题的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6.2.1 遗传算法的设计
        6.2.2 解的判定、修复和完善
        6.2.3 禁忌搜索算法的设计
    6.3 实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二)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救亡与启蒙:近代中国民主选择与建构的历史主题
    一、救亡与启蒙的历史困境
        (一) 封建制度应对救亡无效
        (二) 民众缺失救亡的主体性
        (三) 救亡与启蒙的时空被压缩
    二、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一) 民主启蒙可以实现联合救亡
        (二) 民主革命可以创建现代国家
        (三) 民主政权可以重塑意识形态
    三、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规定性
        (一) 救亡与启蒙对民主形式的规定
        (二) 救亡与启蒙对民主内容的规定
第二章 器物救亡与现代意识的觉醒
    一、经世致用:旧体制与新挑战的惯性对接
        (一) 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应对危机的惯性
        (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策略
        (三) 西方"长技"中初显的民主因素
    二、中体西用:旧体制加新器物的复杂结果
        (一) 被多项解读的"中体西用"
        (二) 以"新用"来巩固"旧体
        (三) "新用"在"旧体"内发酵
    三、启蒙的星火:现代意识一小步
        (一) 现代科技意识的觉醒
        (二) 世界意识的萌生
        (三) 救亡意识的增长
第三章 制度救亡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困境
    一、政治改良:对君主立宪的鼓吹与试验
        (一) 思想启蒙与维新变法相互推动
        (二) 立宪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三) 革命是救亡的必由之路
    二、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一) 三民主义学说的确立
        (二)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 帝制覆灭与民国建立
        (四) 民国沦落与共和幻灭
    三、启蒙困境:民主启蒙滞后于制度救亡
        (一) 制度救亡的急进与激进
        (二) 民主启蒙的功利与迟滞
        (三) 国民与民国的思想距离
第四章 文化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启蒙
        (一) 对"个性解放"的齐声"呐喊
        (二) 启蒙由制度层面转入价值层面
        (三) 旧民主主义的传播达到最高峰
        (四) 资本主义启蒙方案的失败与转向
    二、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启蒙
        (一) 把人的个性解放立足于社会解放的基础之上
        (二) 用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取代少数人的思想批判
        (三) 用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取代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中国共产党与启蒙的新局面
        (一) 救亡与启蒙领导核心的更替
        (二) 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
        (三) 救亡与启蒙的主体开始转换
第五章 人民民主:救亡与启蒙的历史选择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各革命阶级联合救亡
        (一) 新三民主义对救亡与启蒙规定性的把握
        (二) 民主联合阵线绘出民主主体的近代轮廓
        (三) 国共党内合作的努力与政党协商的萌芽
        (四) 资产阶级领导的联合专政无法实现救亡要求
    二、土地革命时期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尝试
        (一) 从农村到城市的民主政权成长路径
        (二)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的创造与局限
        (三) 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的转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一) 抗日救亡激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救亡与启蒙规定性的全面破解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四) 人民民主是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历史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特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 研究的特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调适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一、文化与中国文化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与文明
    二、社会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社会大众
        (二) 社会大众文化
    三、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一) 社会转型
        (二) 文化转型
        (三) 文明转型
    四、文化调适与社会发展
        (一) 文化调适的内涵
        (二) 文化调适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冲突的剖析
    一、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外因性背景
        (二) 当今中国追求的内生性新目标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与特点
    二、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致的社会冲突
        (一) 当前中国社会失调与冲突的现象
        (二) 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文化根源
    三、文化与文明双转型框架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大众的时代差度与转型
        (二) 大众文化的时代关注与紧张
第三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构建
    一、文化调适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相关借鉴——西方学界的相关理论
    二、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挖掘与整合
        (一) 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
        (二) 文化调适与思想借鉴
        (三) 文化调适与传统资源
    三、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雏形
        (一) 文化调适的分类与对象调适
        (二)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特性与局限性
        (三)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思路与原理
        (四)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模式框架
第四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应用研究
    一、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现实性路径
        (一) 继续努力培育新型社会大众
        (二) 积极促进大众观念文化的转化
    二、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国家性配套
        (一) 加强互动,大力促进新型社会认同
        (二) 改善制度,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制度硬环境
        (三) 改革体制,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和软环境
        (四) 改革教育,提高社会教育及教化质量
    三、社会冲突调适与社会文化重构
        (一) 倡导和践行新道德文化
        (二) 端正信仰和尊崇观
        (三) 从整体上追求和谐
        (四) 加快促进共享文化
    四、社会冲突调适与政法文化重构
        (一) 发展新型政治文化
        (二) 大力建设法律文化
    五、社会冲突调适与经济文化重构
    六、社会冲突调适与生态文化重构
        (一) 改进生产及生活方式
        (二) 简化礼俗,强化规则
        (三) 净化社会风气与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典籍文献类
    二、中文着作类
    三、中文译着类
    四、期刊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9)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核心概念
    三、 研究设计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 国内外研究文献概览
        (一) 国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概览
        (二) 国内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概览
    二、 国内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一)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的内容分析
        (二) 国内相关文献的主题与内容分析
    三、 国内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评论与展望
        (一) 西方中东政治民主化研究中的“中东例外论”:傲慢与偏见?
        (二) 国内中东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评析
        (三) “阿拉伯之春”与中东北非政治转型研究的转向
第二章 结构-行动者-过程-绩效:一个政治转型研究的新框架
    一、 政治转型的历史分析:民主化的周期论
    二、 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民主化的条件论
        (一) 政治转型的体制根源:威权政体的绩效悖论
        (二) 政治转型的经济动因:经济增长与资源分配
        (三) 政治转型中的文化传统:宗教与习俗
        (四) 政治转型的制度基础:秩序与能力
    三、 政治转型中的行动者:构成与互动
        (一) 政治转型中行动者的构成
        (二) 政治转型中行动者的策略与博弈
    四、 政治转型的过程分析:解构与重构
        (一) 政治转型的阶段论
        (二) 政治转型的过程论
        (三) 政治转型的路径类型
    五、 政治转型的绩效分析:目标与维度
        (一) 政治转型的目标诉求:建立有效的民主政体
        (二) 政治转型绩效分析的三个维度
第三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
    一、 强人-威权体制格局下的“民主赤字”
        (一)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威权政体的类型学
        (二)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权威主义的盛行
        (三)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威权体制的特点与影响
    二、 伊斯兰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民主疏离”?
        (一)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与“真主主权”
        (二) 政教合一抑或政教分离纠葛中的“有限民主化”
        (三) 部族政治对权威主义心理的形塑和现代国家认同的阻滞
    三、 经济畸形发展与社会转型压力下的政治危机
        (一) 威权政体下的经济绩效与发展悖论
        (二) 政治权贵的腐败奢糜与底层的民生凋敝
        (三) 社会转型风险引发全面政治危机:公众参与诉求的扩张与政治僵化
第四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过程-行动者”分析
    一、 行动者Ⅰ:政权当局——“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 领袖:政治强人终身掌权,世袭传承
        (二) 组织:政党、军队与警察
        (三) 政权当局的行动选择
    二、 行动者Ⅱ:抗争群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一) 危机中挣扎的底层民众
        (二) 观念冲突中的知识精英
        (三) 网络新媒体塑造的“新青年”
        (四) 社会抗争群体认同的聚合:偶发事件引发认同共鸣
    三、 行动者Ⅲ:政治反对派——“从乌合之众到众志成城”
        (一)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逐步整合
        (二)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初次执政的失败尝试
        (三) 叙利亚:鱼龙混杂的反对派势力
    四、 行动者Ⅳ:外部势力——干预抑或旁观中的抉择
        (一) 风云际会的大国角力
        (二) 变局中的地缘竞争:“阿拉伯国家联盟”与卡塔尔;土耳其;伊朗
        (三) 媒体:半岛电视台的“第五纵队”
        (四) 极端势力:“基地”组织的渗透搅局
    五、 政治转型的路径生成
        (一) 抗争-镇压-退出:突尼斯-本·阿里;埃及-穆巴拉克
        (二) 抗争-镇压-谈判:也门-萨利赫
        (三) 抗争-镇压-崩溃:利比亚-卡扎菲
        (四) 抗争-镇压-僵持:叙利亚-巴沙尔
        (五) 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的类型学
第五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绩效与前景
    一、 转型代价:经济停摆与社会割裂
        (一) 转型的经济代价
        (二) 转型的社会阵痛
        (三) 转型的潜在伤害
    二、 转型收益与前景:不确定性的未来
        (一) 政治转型演进前景的不确定性
        (二)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不利因素
        (三)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有利因素
结论与启示
    一、 变革是威权体制的根本出路
    二、 行动者的策略与博弈构建了政治转型的进程
    三、 “结构-情境-行动者”的不同组合形塑了差异化的转型路径和结果
    四、 中东政治转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一) 着作
        (二) 学术论文
        (三) 博士/硕士论文库
    二、 英文部分(主要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群体维权与政府维稳的行动策略选择 ——G省K村群体性事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以往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
        1.3.1 群体性事件
        1.3.2 理性
    1.4 理论视角
        1.4.1 理性选择理论的起源和基础
        1.4.2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K村村情概况及K村事件矛盾解析
    2.1 K村的基本情况
    2.2 K村事件的演进过程与逻辑
        2.2.1 村民与当地政府的第一次冲突
        2.2.2 二次上访及集体行动的升级
        2.2.3 省政府介入处理与事态缓和
        2.2.4 村委会的重新选举
    2.3 冲突:K村村民与政府的对抗
        2.3.1 土地:农民切身利益之根本
        2.3.2 民主权利:新时期农民的切实关注
        2.3.3 政府的不恰当应对:直接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2.3.4 抗争意识:抗争政治的催化剂
第3章 理性的维权:K村村民维权策略的逻辑分析
    3.1 维权方式的选择与变化
        3.1.1 行动者温和的早期抗争
        3.1.2 法人组织的形成
        3.1.3 对峙与暴力的形成
    3.2 理性选择:寻求自身利益与政府控制间的平衡点
        3.2.1 依法自律:不突破政府管理的底线
        3.2.2 接触妥协:寻求与政府合作的契机
        3.2.3 开始合作:表示善意赢得空间
第4章 理性的治理逻辑:地方政府维稳模式的选择
    4.1 K村村委会及D镇、B市基层政府处理K村事件行动及效果的逻辑分析
        4.1.1 行动动机
        4.1.2 行动可能
    4.2 G省政府应对K村事件行动及效果的逻辑分析
        4.2.1 行动比较
        4.2.2 行动效果比较分析
    4.3 政府治理策略探讨
        4.3.1 治理理念的改变:构建善治体制
        4.3.2 治理方式的转变:整合社会资源
        4.3.3 应对事件观念的转变:健全预防和处置机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卷内备考表

四、阅读2: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代价最小,效果最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户生成内容视角下混剪视频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D]. 孙舒阳. 暨南大学, 2020(05)
  • [2]车让人背景下异质机动车群体让行特征研究[D]. 苏倩. 长安大学, 2020(06)
  • [3]租赁公寓餐厨空间设计研究[D]. 韩建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4]哲学视域中的共识问题研究[D]. 王忠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乔治·凯南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研究[D]. 郭丹凤. 外交学院, 2017(09)
  • [6]交通规划中专用道设置问题建模和求解研究[D]. 李福清. 广东工业大学, 2016(03)
  • [7]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D]. 刘永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D]. 李宏斌.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9]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D]. 何华玲. 苏州大学, 2014(09)
  • [10]群体维权与政府维稳的行动策略选择 ——G省K村群体性事件个案研究[D]. 蔡源远.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阅读 2:解决冲突的民主方法:成本最低、最有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